一般情況下,德國杯對霍芬海姆并沒有太大的吸引力。
所以,今天在萊茵·內卡競技球場的上座率,不足六成。
球場可以容納三萬多人,場內坐了不到兩萬人。
雖然到處看到空坐席,但是球迷的聲勢卻一點沒減少。
歡呼聲、助威聲震聾欲耳。
當霍芬海姆在比賽中取得領先時,也爆發了非常瘋狂的歡呼聲。
......
門將延斯·格拉爾;后防分別是馬蒂亞斯·雅伊斯勒、斯特凡·特斯克、法比安·約翰遜、大衛·亞伯拉罕;
中場塞巴斯蒂安·魯迪和歐根·波蘭斯基拖后,賽亞德·薩里霍維奇、羅伯托·菲爾米諾、塔里克·埃爾尤努西三人一字排開;鋒線上,斯文·席普洛克一人頂在最前。
這基本上是霍芬海姆本賽季的主力陣容,看得出馬庫斯·吉斯多爾還是重視本場比賽的。
圣保利則排出了4-3-3的攻擊陣型。
門將位置,隊長弗里德里希;后防線從左至右依次是,尤爾根、拉波爾特、古拉斯和阿里巴茲;中場是馬庫斯搭檔凱塔的雙后腰,梅赫林出任中前衛;前鋒線是漢寧斯、帕托、馬內三箭齊發。
客場作戰,面對德甲勁旅,圣保利雖是進攻姿態,但開場也是不敢冒進。
騰躍所采取的策略也是以穩為主,首先爭取控制球權、掌握節奏,讓霍芬海姆先攻出來,拉大進攻空間上的深度。
隊員們在場上也是踐行了騰躍的安排,但出現了紕漏。
比賽進行到十二分鐘,凱塔帶球,在猶豫傳球路線時,被薩里霍維奇斷球成功。
這位波黑中場迅速策動反擊,傳出一記高質量的直塞球,足球穿過了圣保利的整條防線。
前鋒席普洛克甩開阿里巴茲,快速斜插中衛身后,停球形成單刀,為霍芬海姆先拔頭籌。
丟球后,圣保利收縮防守,通過不停短傳配合,穩住了場上局勢,也快速組織起了幾次有效的進攻,帕托和馬內各獲得一次攻門機會,但均未能取得進球。
相反霍芬海姆,在進攻中越發的順手。
比賽來到上半時的最后五分鐘,菲爾米諾在圣保利右路斷球,突破阿里巴茲的防守,向中路內切,晃出空當后起腳打門。
古拉斯上前封堵,球確實也堵上了,但是他再一次的衰神附體,碰到足球,讓其改變方向,又是詭異滾進了自家球門。
半個賽季4個烏龍球,古拉斯也算倒霉到家了。
二比零。霍芬海姆半場結束領先兩球。
......
騰躍站在客隊教練席的擋板處,看著場上,面色凝重。
身后還傳來霍芬海姆球迷的嘲笑。
“小子,你太嫩了,現在應該回家找媽媽哭去吧!”
“小鬼,帶著你們球員滾蛋吧,在這里你們只有失敗!”
球迷的嘲笑,很大聲,每一句都直沖入耳,騰躍沒有憤怒,但卻無比郁悶。
都說運氣是實力的一部分,但圣保利這場比賽的運氣太差了。
除了右路確實是出現問題,被對手利用打穿以外,其他地方,霍芬海姆的機會并不多。
在直觀的射門次數上,僅有三次射門就領先兩球,一次打正球門......這效率可謂是太高了。
反觀圣保利,控球率占比68%,射門次8次,射正4次,卻落后兩球。
在所有統計數據都領先的情況下,比分落后。除了自身原因,騰躍認為這里面一定也有玄學。
“霍芬海姆的球迷,估計是憋得太久了。”赫爾曼在旁苦笑道。
“誰說不是呢,連續失敗,他們積怨已深啊。”騰躍此時還保持著平靜。
冬歇期前,霍芬海姆聯賽三連敗,從積分榜第9跌到12,本賽季想要爬到歐戰區,幾乎是沒有機會了。所以球迷的怨氣頗重,可以理解。
其實就騰躍個人而言,除了圣保利的球迷,他在哪里都不受歡迎。
德國人固有的傲慢,他們的優越感。
對新闖入者是敵視的,他們可不想承認你比他們更強。
他們不服氣,一個年輕人,完全顛覆了德國人對主教練的傳統認知。
騰躍的一場場勝利,讓他們坐立難安。
......
下半場開始,局面沒有改變。
“現在怎么辦?”赫爾曼有點焦急。
零比二落后,圣保利的球員有些無助,有些使不上勁的感覺。
騰躍摸著下巴想了想:“讓赫德林去熱身吧。”
赫爾曼有些意外,調整中場?沒有多問,只是點了下頭
沒過多久,赫德林熱完身,跑了過來。
“老大!”
赫爾曼之所以會意外,是因為赫德林在僅有的兩次出場中,表現無比拉垮。
“看到那個十號了嗎?”騰躍手指向場上。
赫德林點點頭:“嗯,菲爾米諾。”
“還有那個8號。”
“波蘭斯基。”赫德林對球員名字倒是很熟悉。
“他們身上都背著一張黃牌,我不管你用什么辦法,再說他們其中一人一張。”
赫德林皺起眉,看眼場上,隨即點頭:“沒問題,看我的,老大!”
......
騰躍看著場上局面,不得不承認,這場比賽想要扳回來,已經非常難了。
霍芬海姆現在領先,已經扎起籬笆穩守,算上傷停補時也不過只有40分鐘,死守不丟兩個球,應該可以做到。
圣保利的隊員,這場比賽的整體狀態都不太好,與他們平時訓練,只發揮了7,80%的能力。
騰躍只能想想不那么正經的招數,畢竟以現在的陣容深度,想在人員調整上來突破,還是有點困難的。
赫德林上場后,替下了中前衛梅赫林。凱塔這時頂在了中前衛的位置,赫德林和馬庫斯搭檔雙后腰。
梅赫林這名球員表現一直不是很理想,但他是目前陣中的最優選擇。
騰躍知道他也盡力了,但能力確實限制了他的高度。
準確的說,去年夏季,圣保利隊中的大部分球員都很難跟得上騰躍的戰術要求。
他們許多人都是從后面的訓練當中,取得進步,提升有高有低,但總歸是捏合成了整體,有了強隊的樣子。
但也不得不承認,上限低了,成長空間就有限。像上賽季的兩名主力中衛,在受傷過恢復后,現在基本沒有上場機會了。
就算有更多的比賽經驗,但是實力上差距,不是靠經驗就能彌補的。
還在恢復期的顧童,陣中就無人可替,這就是上限所決定的。
所以在中場位置,騰躍倒是一直在改變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