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宣和元年,臘月初八。
金蓮醫院重新開業的黃道吉日。
天公作美,陽光普照。
一支舞獅隊一大早就開始不間斷的表演,吸引著過往路人駐足觀看。
人氣就是這么積攢來的嘛。
“陽谷縣縣丞楊大人——到!”
聽見在門口迎賓的孟虎扯著嗓子報名號,武大郎連忙出門迎接。
“楊大人親來捧場,武某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哈哈,賢弟開業大喜,是我心急了些,來得太早了。”
“就這還早呢?要不是人家一再催促,恐怕要趕不上吉時啦!”
楊若蘭跟在楊煜身后,嘟著嘴小聲抱怨著。
“抬上來!”
楊府的家丁抬著一副碩大的牌匾,上書“妙手回春”四個鎏金大字,但落款處得一排小字“楊煜謹上”,卻更吸引眼球。
立刻成為圍觀百姓的核心談資。
“不知這店家是何背景,竟能請來縣丞大人親臨捧場!”
“你們仔細瞧,那匾額上寫的是‘謹上’,看來楊大人對這位店主敬重得很吶!”
“嗨,你們都沒聽說么,楊縣丞的老母親楊老夫人,得了癆病,就是被這家醫館的郎中給治好的!”
“?。∧抢芍惺遣皇切瘴??”
“沒錯,我聽縣丞府上養馬的小六子說起過,是一個姓武的神醫,好像還是個侏儒兒。”
“那就對上了!你們瞧正和楊大人說話的那位,八成就是清河神醫武大郎!”
看來清河神醫的大名,也已隨著清河百姓之口遠近聞名。
瞧熱鬧的人們這下更是發自肺腑的高興,倘若傳聞是真,那真是陽谷百姓之福!
這塊牌匾其實是武大郎暗中唆使楊若蘭,撒嬌賣萌求她爹得來的,本來只是打算狐假虎威,沒想到竟還有意料之外的效果。
不過武大郎此刻來不及關注這些瑣事,一心陪著縣領導參觀視察。
門頭上懸掛的店名別具一格。
“金蓮醫院——陽谷店?”
“以后還會有金蓮醫院東平店,應天店,甚至汴京店?!?
“賢弟所謀者大,果真有氣魄!”
大宋全國連鎖店,是武大郎和許萬三的共同目標。
大門兩側的楹聯更是有意思。
上聯“本店假一賠十”。
下聯“全城價格最低”。
“哈哈,簡單明了,直擊要害——賢弟,你這樣搞,有些人怕是要睡不著覺了!”
這就是營銷,必須抓住消費者的痛點。
進入店鋪,溫暖如春。
角落里都擺放著火盆,燃燒的都是市面上最好的無煙碳。
“這里是候診區,為了讓排隊的客人們更舒心,除了給座椅上加了軟墊,還專門添了一張長桌,準備了各色書籍、幾幅象棋,以供消遣?!?
“想得周到。”
“這個小隔間是武某的坐堂之處,一對一為病人診脈,保護個人**不被外人知曉。”
“如此甚好?!?
“這取藥的柜臺是專門定制的,足足有一丈寬,可以容納數位客人同時抓藥,效率大為提升。”
“這些都是你新招的伙計么?”楊煜指著柜臺里排排站的幾個人詢問道?!?
“這些都是你新招的伙計么?”楊煜指著柜臺里排排站的幾個人詢問道。
武大郎點了點頭。
“熱烈歡迎楊大人蒞臨本店指導工作!”
整齊劃一,高亢洪亮。
“好,小伙子們精神頭不錯,只是為何衣衫如此怪異?”
純白的連身大褂,胸口處是潘金蓮親手用紅線繡的“金蓮醫院”,和一個十字架。
除此之外,人人臉上都帶著一張口罩。
“這是本店的工作服,所有人統一著裝,每日換洗,連小弟坐堂時也是必須要穿戴的。”
“還蠻有意思?!?
“不只有意思,除了方便顧客區分,更重要的是為了大家的健康——整日接觸的都是形形色色的病患,必須得多加小心?!?
后世的基本操作,此時卻是開創先河之舉。
尤其是參觀完了“手術室”和后院專門提供免費熬藥服務的愛心廚房,縱使楊煜見多識廣,也是驚嘆連連。
武大郎的運營理念是:
對外海底撈,對內胖東來。
對外把服務做到極致,對內給員工強烈的歸屬感。
這些伙計沒一個懂醫藥的,都是武大郎這些日子轉遍了大半個陽谷縣城,從飯店酒肆高價挖來的店小二。
有察言觀色的眼力見兒,手腳麻利不偷懶,識字兒,足矣。
不認識藥材有什么關系,藥柜上的每一個格子都明明白白的貼著藥名,按方抓取就是了。
畢竟武大郎自己對醫理都是狗屁不通,但也并不妨礙成為一代名醫。
武大郎先前給員工們培訓時,就一個要求:把顧客當玉帝。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不易。
武大郎的鈔能力就發揮了重要作用。
月錢是原先干服務員時的三倍,每人每月八天假期,輪流排班休假,要是加班,雙倍工資。
月度評優,按排名另發獎金。
大小節慶均有福利,生辰當月直接雙薪,年底按利潤分紅。
如此一來,所有員工無不感恩戴德,都跟打了雞血似的,怎會不用心做事。
連孟老爺子都非要晚上也住在庫房,堅守崗位,眾人好說歹說才勸住……
視店如家,再也不只是一句空口號。
“大哥,吉時已到,該剪彩啦?!?
在孟虎的提醒下,眾人全部移步到了店鋪正門口。
敲鑼打鼓,鞭炮齊鳴。
圍觀的人群越聚越多,黑壓壓一片,好不熱鬧。
“清河縣李府恭賀金蓮醫院開業大吉!”
硝煙彌漫之處,一個人高聲吆喝。
定睛一看,卻是李四。
在其身后,兩人抬著一方木匾,上書“華佗在世”,落款“清河李氏”。
看熱鬧的人群中爆發出一陣騷動。
清河首富,誰人不知。
“蓮姐姐,可想煞人家啦!”
“翠果妹妹!你怎么來了?干娘她人近來可好?”
“放寬心,夫人好得很,只是她老人家不便親至,便讓我們來送賀禮啦!”
“你們是如何得知的?”
“姐姐還說呢,都不給我們捎個口信,要不是前一陣子孟虎大哥回清河時說起此事,我們都還蒙在鼓里呢,哼!”……
“姐姐還說呢,都不給我們捎個口信,要不是前一陣子孟虎大哥回清河時說起此事,我們都還蒙在鼓里呢,哼!”
“這不是怕你們麻煩么,再說也不是什么大事?!?
“誰說不算大事,姐姐你猜,人家給你們帶了一件什么禮物過來?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