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縣衙落魄極了,后面的宅院也坍塌了大半,一眼看過去,若非門前還掛著府衙的牌匾,不知道的恐怕都要以為這是什么沒人氣兒的破屋了。
蘇衡玉從馬車上跳了下來,帶著人正要往縣衙里走。
旁邊的人瞧見他們這一行的動作,連忙開口將人喊住:“嘿,你們這些人干什么的,怎么看也不看,就直接往縣衙里鉆?這可是我們南宜城的縣衙,是官老爺待的地方,尋常人不許隨便亂進的。”
說話的是個年輕小哥,他的模樣比起南宜城其余人,瞧著更為生動白嫩一些,似乎并非本地人。
他的嗓門雖然大,但眾人都能聽出來,這人話里沒有惡意,剛剛只是主動站出來提醒他們罷了。
對于旁人的好意,蘇衡玉自然愿意收下,她很快看向年輕人笑著回答:“我們可沒走錯,這地方正是我們該來的。”
說完,她朝著身旁的嚴慎使了個眼色。
對方立刻會意地對外高聲宣布起來:“多謝小哥的提醒,不過我家主子正是要往縣衙來的。因為她就是當今陛下親封的榮嘉縣主,也是朝中剛剛任命的,南宜城知縣!”
此話一出,別說是那個年輕小哥了,其余在一旁看熱鬧的人都給嚇了一跳。
對于朝中的事情,他們其實了解的并不多。
南宜城居于邊關,常年來縣衙一直空置,許多朝中的政令下放到這里,也多是由守邊的謝將軍安排兵卒來跟他們講解。
不過謝將軍通知他們的,也大多是關于稅賦之類的消息。
至于南宜城這片地界成了誰的封地,又或者朝中出了什么新鮮事,他們這邊都是聽不到消息的。
這回讓蘇衡玉前來南宜城做官的圣旨來的突然,他們這邊根本沒有得到任何消息。
怎么突然就來了個知縣,對方還是位年輕的姑娘。
這讓南宜城的百姓又是好奇又是覺得不敢相信,畢竟這個年頭,女子想要讀書都不容易,更何況是做官呢?
他們活了這么多年,還從未見過女知縣呢。
眾人驚奇不已,那個年輕小哥更是直接問道:“知縣,你?皇帝真的封了你做我們南宜城的知縣?”
蘇衡玉轉身,從隨身的行李中取出了裝著圣旨的木匣子。她取出圣旨后,緩步走上了縣衙門前最高的那層臺階。
“諸位鄉親父老,朝中的消息沒能盡快傳過來,是我們的不是。但請諸位相信我,我是陛下親點的南宜城知縣。往后我會盡快將縣衙重新支撐起來,認真執行朝廷律令,安撫南宜城的百姓,管理此地的稅收,幫助此地的鄉親父老耕種……我會盡自己所能,讓南宜城發展起來,讓諸位能夠吃飽穿暖,過上平定富足的日子。”
“我蘇衡玉,在此向各位保證,只要有我在南宜城一日,南宜城的縣衙會是大家最堅固的后盾。諸位若是有需要幫忙的地方,只要在我能力范圍之內,請各位鄉親父老盡管來尋,我絕不推辭!”
蘇衡玉一番話說完,跑來圍觀的百姓們也沒什么太大的反應。
他們已經太久沒有過知縣了,也不大明白縣衙存在的意義。
畢竟這么多年來,他們有謝將軍的庇護,已經習慣了有什么問題去尋謝家軍的人幫忙。
縣衙存在與否,對他們而言似乎沒什么重要的。
蘇衡玉也很清楚,南宜城這個地方十分特殊,她到底是外來人,而且也只是剛剛過來,還怎么都沒做呢,如今不過只是說了些空話罷了,想要讓眾人信服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
她沒在意那些人眼中不信任的目光,只是在簡單介紹了自己的身份后,又繼續帶著紫云和秦嬤嬤他們往縣衙內走。
縣衙實在空置太久了,他們一行人將整個縣衙逛了一圈,這里地方倒是挺大的,只是荒廢了太久,里面雜草叢生,好多房間的房頂都是壞的。
好在因著南宜城所處的位置氣候并不濕熱,屋子里的家具倒是沒有霉爛的跡象,不過也朽壞了不少。
看完了縣衙,蘇衡玉是打算徹底將這里拆了重建,她帶來的人多,縣衙里原有的這些布局并不合蘇衡玉的心意,況且這里實在是太破舊了,即便耗費了大力氣修補起來,估計也用不了多久。
“行了,這地方肯定是不能住人了,嚴慎你先點幾個人,去城中看看哪家客棧空著的房間多,在新的縣衙修建起來之前,我們需得找到住的地方。這兩天就暫且在客棧里湊合一下。”
“另外你再找幾個人,等會兒寫出一張告示來,把新任知縣已經抵達,準備招工重修縣衙的事宣傳一下,過幾日就正式將這里拆了重建吧。”
縣衙這么大個地方,往后蘇衡玉不僅要在這里審理南宜城的案子,還要帶著秦嬤嬤他們住在后面。
以及嚴慎這些人的住所也要修在里面,肯定需要不少人來干活兒。
她打算多請一些人過來幫忙,到時候也能盡早將縣衙修好,她這個知縣也可以上任辦事了。
衙役什么的,蘇衡玉打算讓嚴慎這邊的護衛出幾個,再尋幾個當地的年輕人,到時候有什么需要聯絡鄉里的,也可以讓當地出身的衙役幫忙。
嚴慎等人很快照著蘇衡玉的吩咐去辦事了,南宜城雖然并不怎么繁華,但客棧之類的到底還是有的。
這里常年沒什么人來,所以客棧大部分都是空著的。
嚴慎他們看準了一家打掃的最為干凈的訂了房,然后帶著蘇衡玉他們很快入住了。
另一批人則同樣按照蘇衡玉的吩咐,在府衙前面的木墻上張貼了告示。
為了防止沒什么人看到告示,從而耽誤了他們重新修建府衙,便去雜貨鋪子里買了個銅鑼回來,在府衙門前狠狠地敲了一通。
等到眾人都看熱鬧似地圍過來后,才將新任知縣抵達南宜城,并且后面會招工重修縣衙的事情說了一遍。
“我們知縣大人說了,但凡過來干活兒的,包一餐,每日還有二十文工錢!諸位若是手頭上沒事兒的,都可以過來幫忙。女子也可過來幫著做飯,但只給十文工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