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羅河口,阿布基爾灣,思想保守,指揮僵化的法蘭西海軍統帥弗朗索瓦.保羅.布魯伊,正在將法蘭西海軍,送入了萬丈深淵。
其實在艦隊剛決定要停泊于尼羅河口外的阿布基爾灣時,艦隊第二指揮官,海軍少將,三級戰列艦富蘭克林號艦長阿爾芒.布蘭科特就極力反對在這下錨。
他認為海軍就應該在運動中,在大洋上英勇的與敵軍開戰,而不是躲在海灣中,靠陸地上的岸防炮掩護來與英軍決戰。
因為那樣完全讓出了軍艦的機動性,把所有選擇的權力都交給了對手,士氣更會因為這種提前認慫的舉措降低到最低谷。
更可怕的是,如果戰敗,你是下錨在港口中的,跑都跑不動,只要戰敗就基本是全軍覆沒。
然而沒人支持他的觀點就算了,更離譜的還在后面,艦隊主帥弗朗索瓦.保羅.布魯伊的布置,出現了巨大的失誤。
首先,艦隊在下錨點和岸防炮之間留了大片空白水域,這讓英格蘭艦隊有了充足空間穿插進來,把法蘭西艦隊包夾住。
其次,法蘭西海軍十三艘戰列艦互相之間相隔太遠,特別是一頭一尾和中間的旗艦-一級戰列艦東方號之間的距離更是夸張,一打起來很容易被切割開來。
最后,也是最致命的,由于此次遠征埃及需要再最大程度上避開英格蘭艦隊,因此沒有動用太多的運輸船運送給養。
而到了埃及之后,拿破侖為了增強陸軍保障能力,以求盡快拿下開羅和亞歷山大港,把大部分的糧食和淡水都帶走了。
這就導致阿布基爾灣的法蘭西艦隊非常缺乏糧食和水,艦隊司令弗朗索瓦.保羅.布魯伊不得不命令每艘戰艦都出動一定的人員,前往岸上各處搜集糧食、飲水。
而在這途中,他們受到了殘余的馬穆魯克以及一些貝都因輕騎兵的攻擊,搜集糧食和飲水的難度相當大,以至于法軍不得不加派人手以確保供給的穩固。
這就使得法蘭西軍艦長期不滿員,幾乎所有時刻都缺少三分之一甚至以上的士兵和水手。
重重不利因素迭加之下,你哪怕把霍雷肖.納爾遜給法蘭西,這場海戰他們也極難取勝,更別說霍雷肖.納爾遜還在對面。
于是,當英格蘭艦隊找到法蘭西艦隊的時候,納爾遜在一瞬間就發現了法蘭西艦隊的第一二個致命缺點,他立刻命令英格蘭艦隊穿插分割法蘭西艦隊。
火光沖天而起,爆炸聲連遠處的亞歷山大港都能隱約聽見,英格蘭艦隊很快就完成了分割任務,然后集中兵力夾擊法蘭西艦隊。
法蘭西艦隊布陣有致命錯誤,一開打就基本失去了指揮只能各自為戰,而關鍵的水手和炮手又缺員三分之一左右,情況很快就急轉直下。
戰斗是下午兩點開始的,打到晚上九點,法蘭西艦隊旗艦,擁有118門炮的一級戰列艦東方號發生殉爆與火災,并在不久后沉沒,法蘭西艦隊統帥弗朗索瓦.保羅.布魯伊也同時葬生火海。
及至第二日凌晨,后艦隊指揮官,被莫公澤評價為庸才的維爾納夫,才借著凌晨的昏暗與霧氣率領四艘軍艦沖破英格蘭艦隊的封鎖,突圍而出。
戰斗以法蘭西海軍的慘敗,為結束。
在這場被稱為尼羅河口大海戰的戰斗中,英格蘭海軍一共十五艘戰艦參戰,一艘沒有被擊沉,僅僅戰死士兵和水手兩百出頭,受傷四五百人。
法軍十三艘戰列艦、四艘巡航艦,一共十七艘戰艦中,兩艘戰列艦被摧毀,九艘戰列艦被俘虜,兩艘巡航艦被摧毀,僅僅有兩艘戰列艦和兩艘巡航艦突圍而出。
其中兩艘被摧毀的戰列艦中,還損失了東方號這樣的一級戰列艦。
這可是一級戰列艦啊,一百一十八門炮,軍官加士兵一千多人,里面將官、校官成群,每一個都是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培養出來的人才,哪怕以大虞的家底要是沉沒了一艘,莫子布都要心疼幾個月的。
而總計在這場戰爭中,法蘭西海軍傷亡至少三千人,還有超過三千五百人被俘虜,其中光是將軍就有二十多位。
這給了全員就不到四萬人的法蘭西海軍以致命一擊,甚至可以說直接把法蘭西海軍的人才都給打斷檔了,都不為過。
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拿破侖.波拿巴正離開了開羅城向西奈半島方向進軍。
清晨的法軍營地一片忙碌,士兵們都在高唱著歌曲享受早餐。
相比于海軍的慘敗,陸軍進展非常順利,他們輕松擊敗了埃及的統治者馬穆魯克軍閥穆拉德.貝依和易卜拉欣.貝依,奪取了富饒的尼羅河三角洲,并開始向包含耶路撒冷在內的大敘利亞進軍。
如果一切順利,他們就要完成十字軍東征都沒完成的壯舉,在地中海東岸和南岸,建立一個包括埃及和敘利亞,從屬于法蘭西的國家了。
主帥營帳中,吃著埃及傳統大餅,蘸著霍姆斯醬,配上特色烤肉,拿破侖看著身邊的路易.達武,奧古斯特.馬爾蒙,若阿尚.繆拉,路易.拉薩爾等親近軍官,志得意滿的說道:
“印度,這片富饒的土地,是每一個歐洲國家,都極為需要的,我可以這么說,誰控制了印度,誰就能夠在歐洲立于不敗之地。
諸位別看英格蘭王國看起來很強大,工商業也這么興旺,但如果他們失去了印度,僅憑小小的不列顛島,不可能維持如今的規模,我特指的,是海軍的規模。”
拿破侖的話,讓所有的軍官們都情不自禁的點頭,對于中華來說就是門口茅坑的印度,確實是歐洲國家眼中的無上珍寶。
龐大的領土,廣闊的消費市場,足夠多又足夠馴服的百姓,還有傳承了幾千年,積累了大量財富的印度土邦王公和貴族們。
每一樣,對于本土面積小,人口又不多歐洲國家來說,相當相當珍貴,也就大虞這樣的體量,以及這么近的距離,會擔心印度人跑到自己國家來而嫌棄。
若阿尚.繆拉擦了擦剛吃完卷餅的手,贊同的說道:“英格蘭的海軍,不管從規模還是海軍官兵的素質來說,都不是我們能戰勝的。
所以目前法蘭西海軍要做的,應該是避免大決戰,保住艦隊主力,盡一切努力維持住在地中海的優勢,等待我們的遠征勝利,奪取了英格蘭的印度殖民地,那么英格蘭人就完蛋了。
因為失去了印度,他們就無法維持現在的艦隊規模,最多五年,英格蘭王國就會衰弱成現在的西班牙王國。”
若阿尚.繆拉所言,就是目前以拿破侖為主的法蘭西陸軍高層,共同認同的戰略。
即海軍維持住地中海的存在,等待陸軍拿下英屬印度后,一方面法蘭西財政暴漲海軍開始下餃子,另一方面英格蘭王國財政枯竭,維持不住現在的海軍規模,跌落到西班牙的水平。
到了那個時候,英格蘭王國就完蛋了。
至于后面拿破侖幾次試圖跨海遠征不列顛島,只是在這個戰略失敗后的無奈選擇。
“司令,奪取英屬印度并不難,英格蘭人在印度沒有特別強大的軍隊,但是我們必須要取得塞力斯帝國皇帝的支持,不然我們是不可能建立一個富裕的法屬印度的。”
說話的是路易.亞歷山大.貝爾蒂埃,他是拿破侖最依賴的參謀長,歷史上也是現代參謀制度的奠基人。
其母親曾是波旁王朝的宮廷女官,還照顧過幼年的安茹公爵,也就是路易十六的弟弟,未來的路易十八。
對于參謀工作的擅長,以及出身在與王室有千絲萬縷聯系的家庭,使得路易.亞歷山大.貝爾蒂埃在眼界與看問題上,都比拿破侖身邊出身于中層的軍將們高一些,也比拿破侖要高一些。
“賽里斯帝國的陸軍是仿照我們建立起來的,富貴王大皇帝也是依靠我們法蘭西軍人起家的。
因此我們知道塞里斯陸軍的本事,除了人數眾多以外,戰斗力是不如我們的。
只要我們能擊敗他們幾次,賽里斯大皇帝就會主動與我們談判,然后我們再他給些好處,他就會默認這種情況的。”
路易.達武顯得非常自信,這就不得不提到此時歐洲人對于中華帝國的刻板印象了。
由于莫子布的起家充滿了歐洲色彩,他的富貴大帝這個外號,就是這段時間通曉整個歐洲的。
因為那時候歐洲人人都知道,有個東方帝王會給真正有本事的軍人豐厚待遇甚至爵位,去了東方就能變得既富且貴,因此吸引了大量歐洲軍事人才前方東方效忠。
若說是歐洲人,特別是法蘭西人幫助莫子布建立了陸海軍,肯定是有一些夸張的,但他們也確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比如海軍的弗拉戈賽中將和蘇弗朗上將,這兩人前后任職實際上的海軍大臣超過二十年,可以算是大虞海軍的奠基人之二。
另外從奧地利去的總參謀長莫里茨.克魯格男爵與瑞恩斯坦,也是極為重要的。
而這種賽里斯軍隊師從歐洲的刻板印象,加上大虞的安西征討戰一打就是十幾二十年,更讓歐洲軍人覺得賽里斯陸軍的戰斗力不算高。
因為在拿破侖等人眼中,平定一些農夫的叛亂,擊敗并控制幾個百萬人口,還處于中世紀的國家,根本用不了那么久。
兩三萬人兩三年就可以把戰斗解決,哪用得著幾十萬人打二十年。
只是這些被東方的距離迷霧遮住眼睛的人壓根不會想到,大虞的安西征討戰不是什么征服戰,而是車輪放倒,連宗教帶人種一起連根拔起的換種之戰。
當然,也還有沙皇羅斯帝國宣傳的,他們僅用少量近衛軍就擋住了至少十五萬賽里斯陸軍,拿回了塞米巴拉金斯克要塞(金湯城)的戰斗為注腳。
基于這種深厚的,大虞陸海軍戰斗力一般,陸軍戰斗力可能也就比奧斯曼土耳其強一些的刻板印象,歐洲陸軍,特別是法蘭西陸軍在面對大虞的時候,相當自信。
“我認為,我們還是不能把賽里斯陸軍放在僅僅比奧斯曼帝國新軍高一點點的層面上,至少我們剛得知的愛爾蘭之戰中比利時陸軍表現,就遠超我們的認為。”
路易.亞歷山大.貝爾蒂埃還是堅持自己的觀點,由于家庭的關系,他還曾受到過路易十六女兒夏洛特公主的招攬,因此還是知道一些大虞陸軍的現狀。
“督政府派去愛爾蘭的軍隊太弱了,人數也太少了,他們甚至都沒資格進入我們這支遠征軍,失敗也就是必然的。”路易.達武還是不以為然。
其他人也附和了起來,人嘛,都總是有虛榮心的,把賽里斯陸軍看成是法蘭西陸軍的徒弟,也是相當能滿足他們高高在上幻想的。
倒是拿破侖,思考了一會后,打斷了房間里軍官們的洋洋自得。
“在沒有經歷過戰斗的情況下,我們不能貿然確定一支軍隊的實力,特別是一一個大帝國的陸軍。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已經腐朽了幾十年,而賽里斯帝國卻是剛剛恢復獨立,正在不斷壯大,我想用奧斯曼陸軍來類比賽里斯陸軍,是不正確的。”
拿破侖雖然在外交和戰略上算是他小小的弱項,且為人還是有些盲目自大,但進入軍事領域,這些毛病立刻就小了很多。
他否定了路易.達武的盲目樂觀,轉而對路易.亞歷山大.貝爾蒂埃問道:
“路易,在我們之中,你對于賽里斯是最了解的,你說說看,我們有什么辦法,能得到賽里斯帝國的支持,至少是讓富貴君主賽里斯大皇帝不干涉我們在印度的行動。”
拿破侖之所以建議發動遠征埃及的戰爭,其中心思想,就是在埃及到敘利亞這片地中海東岸與南岸最富裕的土地上,建立一個從屬于法蘭西的傀儡政權。
而后以此為基礎在內志、外志以及伊拉克的兩河流域,建立一堆聽從法蘭西號令的附屬國,如果可以的話,還會再波斯高原扶持一個聯邦式國家。
這樣,法蘭西就可以控制這片廣袤的土地,達到不太依靠海軍,就能聯通印度,把英格蘭的印度,變成法蘭西的印度之目的。
而且,這也不是天方夜譚,因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雖然統治這片土地幾百年了,他們的信仰也相同,奧斯曼蘇丹還是天方教世界的哈里發。
但實際上,泛阿拉伯人、伊朗人等,一直在反抗奧斯曼土耳其的統治,他們之間的關系,就跟滿清治下的漢人與滿清的關系,幾乎是一模一樣的。
都是東北地區的野蠻民族入關,統治大片核心區域,同時在政治、宗教和經濟上歧視、壓迫本地民族。
所以,到了埃及之后,拿破侖和法軍實際上是以解放者的態度自居的。
他們甚至還幫埃及人興建了更具有埃及風格的天方寺,幫助埃及發展經濟,廢除奧斯曼土耳其的苛捐雜稅等等方式來拉攏人心。
雖然埃及人仍然有些不領情,從宗教上也不把基督教徒當做解放者,但拿破侖的思路是沒變的。
聽到拿破侖的提問,路易.亞歷山大.貝爾蒂埃看了看周圍,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拿破侖秒懂,立刻將營房中伺候他們早餐的低級軍官和埃及廚子和仆役等,都趕了出去。
“我知道一位賽里斯公主殿下,兼具美貌與智慧,且剛剛寡居。
她和她的母親非常受賽里斯大皇帝的寵愛,她母親是最有權勢的貴妃,這位公主則是最受寵的女兒之一,如果誰能娶了她,相信一定會得到賽里斯大皇帝的信任的。”
路易.亞歷山大.貝爾蒂埃提到的這個公主,正是葉德妃葉小妹為莫子布誕下的第四女永平公主莫葦璟。
她嫁給了莫子布的第一任內相,紹興人梁國治的孫子,算是莫子布拉攏江南士紳豪商們的一段政治聯姻。
不過很可惜,嫁過去不過三年,梁國治的這個孫子就染病而亡,莫葦璟也頗受打擊沒有再婚,一直在從事醫學研究,還在洪武太學醫學院任教。
前年,受莫子布‘點撥’,莫葦璟發現了細菌和病菌,并結合中醫對風寒暑濕燥六種外淫,以及風邪、疫氣、外邪等的解釋,正式提出了細菌論和細菌致病論,名滿醫學界,在歐洲也鼎鼎有名。
而且,路易.亞歷山大.貝爾蒂埃提出的這個辦法也不是不行,至少從年齡上來說,拿破侖1769年生,今年二十九歲,永平公主1775年生,今年二十四歲,雙方相差不大。
“啊!”屋內的拿破侖心腹們都驚呆了,包括拿破侖本人都驚呆了,因為路易.亞歷山大.貝爾蒂埃說的這個娶大皇帝女兒的人是誰,再是明顯不過了。
“為什么,路易,你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我已經結婚了。”拿破侖沒想通關鍵點,非常不解的問道。
“司令,賽里斯的規矩,或者說貴族的規矩,雖然跟我們有些不一樣,但以您的出身,您應該是能理解的。
現在,賽里斯帝國之所以讓英格蘭人擁有印度,是因為英格蘭人可以很好的管理印度,且非常讓賽里斯皇帝放心,他們可以為賽里斯提供很多好處。
也就是說,賽里斯大皇帝實際上是把英格蘭人當成了賽里斯在印度的大管家。
那么既然是個管家,一定程度上為賽里斯服務的管家,那為什么不可以是與自己更親近的人呢?”
嗯,此時歐洲人,包括法蘭西自己,也沒想過他能一統歐洲,他們爭奪的只是霸權,而不是秦國那樣的一統天下。
所以,超過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人,都沒想過大虞扶持英格蘭,是在防止法蘭西一統歐洲,他們最多認為大虞在搞歐洲均勢。
拿破侖低下頭,只覺得野心的火苗在猛烈的燃燒,燒得他渾身發燙,額頭都有些冒汗了。
可以說拿皇帝的性格,就是那種野心勃勃,極度想往上爬的典型,而他雖然已婚,但與約瑟芬.德.博阿爾內只是互相利用,完全就是各取所需而已。
千萬不要被什么后世宣傳的拿破侖與約瑟芬愛情給誤導了,拿破侖看上約瑟芬,是因為他發現了約瑟芬是如今督政府中最有權勢的督政官保羅.巴拉斯的情婦,對保羅.巴拉斯有巨大影響力。
約瑟芬看上拿破侖,是因為她想在她人老珠黃之前,把她不能公開兌現的政治資源與紅利套現而已。
她用她法蘭西最頂級交際花,最頂級美人的身份,幫助拿破侖崛起,而拿破侖則在享受了這些好處以后,用婚姻的方式給約瑟芬未來提供保障。
是以,拿破侖可能還有點迷戀約瑟芬的美貌和床笫之間的本事,但約瑟芬在與拿破侖結婚后不久,就有了新的情人伊波利特.查爾斯。
這種婚姻,解除是很快速的,只要拿破侖地位上升,不需要約瑟芬的政治資源后。
可是如今,拿破侖左思右想,很快搖了搖頭,“不,我還不能結束與約瑟芬的婚姻,我們還需要回到巴黎,不可能一輩子留在中東,而且。”
拿破侖的臉上,浮現出了非常明顯的自卑表情。
他只是個小貴族家族出身,學術上也沒什么建樹,能進入法蘭西科學院完全是因為督政府需要他的軍事才能而已。
“那可是賽里斯的公主殿下,還是一位科學家公主,想要娶她的人,能從賽里斯京城排到巴黎。”
拿破侖搖了搖頭,顯然不覺得他有資格能娶到一位賽里斯的公主,而且他現在也還離不開約瑟芬在督政府內部,特別是保羅.巴拉斯那里為他美言幾句。
且此時拿破侖的野心還沒大到要成為法蘭西皇帝,進而統一歐洲的地步。
他最大的渴望,也就是進入督政府最高的五人督政官行列,取代保羅.巴拉斯的地位就是他能幻想的極限了。
“司令,我只能提醒,要實行印度戰略,這是唯一可行的辦法,而且有了印度和賽里斯的支持.。”
路易.亞歷山大.貝爾蒂埃說到這里,直接就說不下去了,他非常有貴族情結,很是希望再出現一位國王,好使他成為真正的大貴族,而不單純就是個將軍。
但這種想法,在如今的法蘭西督政府統治下,是典型的保王黨思想,是要被打擊清算的,所以貝爾蒂埃說到這,也就說不下去了。
因為時機還不成熟,拿破侖只是遠征軍司令,連五人督政都不是,甚至沒有進入元老院,哪怕他就是沒有結婚,好像也確實沒資格娶賽里斯的公主,寡居的也沒資格。
可是,得不到賽里斯大皇帝的支持,就不可能取代英格蘭成為半個印度的主人,這是無解的。
房間中,其他人也想到了這個問題,一時間氣氛開始變得非常沉默。
但是,很快他們就不沉默了,因為開羅城的鎮守者,軍隊副司令讓.克萊貝爾送了讓拿破侖萬念俱灰的消息,即尼羅河口法蘭西艦隊的慘敗。
“上帝!我的上帝啊!”拿破侖拿到書信,人直接就是一陣踉蹌。
“這該死的布魯伊,這該下地獄的布魯伊,他到底干了什么,我的艦隊,就這么全都沒了!”
這真是天亡法蘭西,或者說法蘭西確實沒有當世界霸主的命。
但凡弗朗索瓦.保羅.布魯伊不輸的這么慘,只要能保證主力存在,等拿破侖利用反奧斯曼的怒火搞定中東,英格蘭王國就真的危險了。
而現在好了,不用考慮用什么辦法去娶賽里斯的公主了,拿破侖和他的心腹們該考慮的,是如何讓這支被切斷了退路的遠征軍,生存下去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