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勞,在沙皇羅斯這邊被稱為古里耶夫。
因為這座城市中用石頭修筑起來的城墻,是沙羅古里耶夫家族在兩百多年以前修建的。
不過同樣作為入海口重要城市,古里耶夫的地位完全不能跟阿斯特拉罕相比,不但是資源上沒法比,戰略地位也沒法比。
歷史上再過七八年,沙皇羅斯帝國甚至還會因為城墻限制了城市發展,以及深處沖積平原地基不穩,維護費用過大,而把城墻拆除。
這個時空因為大虞的威脅,古里耶夫還是加強了一些的,但加強的十分有限。
因此庫圖佐夫并沒有在古里耶夫布置重兵,這里距離大虞安西使司的控制區,還是太近了。
因此當1802年9月,李興泰率四萬大軍到達古里耶夫的時候,并沒有遇到多少沙皇羅斯軍隊的阻擊。
此時的古里耶夫分內外兩城,內城是古里耶夫家族修建的石頭城墻,外城則是自發形成的居民區。
李興泰登高遠眺看了一會,發現外城居民區已經幾乎空無一人,且大量的建筑,基本都被搬空,房屋也被拆除。
顯然是為了避免大虞軍隊可以利用這些木材、石材,也不讓大虞軍隊有個舒適的駐扎地方。
“楊克虜的北路軍是什么時候出發的,按約定時間,他們此刻到達奧倫堡了嗎?”
李興泰問向身邊的參謀軍官,倒不是他不記得,而是一軍主帥要管的事情太多,恐有記錯的地方,況且參謀軍官就是干這個的,問一句比自己以為要穩妥的多。
北路軍主帥楊芳已經晉升到中將了,因此有個克虜將軍的雜號。
按照安西軍統帥部的決議,楊芳要早于中路軍主力先鋒,也就是李興泰的這四萬人到達古里耶夫之前到達奧倫堡。
北路軍一萬五千人中,均是一人三馬的騎兵隊伍,其中負責驅逐、遮蔽和追擊的游騎兵五千人,主力作戰的龍騎兵八千人,半身甲的驍騎兵(重甲騎兵)一千五百人,完全騾馬化炮兵五百人左右。
這種配置就是專門為了對付奧倫堡的俄軍去的,奧倫堡的俄軍也幾乎是全員配有戰馬,機動能力強。
北路軍最大的任務,就是堵住他們,不讓他們順烏拉爾河南下襲擾中路軍。
參謀軍官翻了一下記錄本,隨后快速回答道:“北路軍比我們早二十二日出發,出發日期是6月22日。
按照預定計劃和預定行進速度來看,北路軍應該已經到達奧倫堡周圍了。”
李興泰聽完把手一招,讓把遠處的河中鎮副將李定忠叫了過來。
“阿達西,你帶些人押著那些哈薩克人出戰,去試一試城頭上羅剎軍隊的火力。”
之所以叫他阿達西,是因為李定忠別看姓李,但實際上是回部武士出身。
大虞進入西域之后,對于肯歸順的回部也沒有完全斬盡殺絕,四十來萬男丁中總計留下了大約十五萬人左右。
這些回部武士在攻滅河中三汗國的時候充當炮灰,也立下了不少功勞,其中很多人受封在大宛盆地(費爾干納盆地)和薛白盆地(吐火羅盆地)。
這些地方可比回部富裕多了,而且還有烏孜別克、平原塔吉克、土庫曼等種族給他們當農奴。
可以說,凡是認同了朝廷,支持中央的回部武士,都獲得了相當大的回報,有些戰功卓著的,甚至生活水平和地位還超過了大部分漢人平民。
這樣好的待遇,自然會產生極強的向心力和大量狂熱分子,李定忠就是其中一員。
他堅稱自己是回鶻王室的后裔,是姓仆固的,外祖家是李唐王室,大大的有漢人血統,因此給自己起名為李定忠。
“末將遵命!”李定忠用標準的漢話應命,隨后下去安排人手去了。
在大虞軍中,有這樣一種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與羅剎人這種強敵作戰,一般不會動用邊疆軍做主力。
比如在安西這里,與沙皇羅斯帝國決戰,作為邊軍的安西軍就不會承擔主要進攻任務,甚至不會參與最慘烈的血戰。
他們承擔的責任,是在日常的消耗戰和掠奪戰中擔任主力,真正參與血戰的,是近衛軍和京營。
這種變化,是由大虞又重新開始夏君夷民導致的,邊軍在大虞這里的作用與漢唐的邊軍完全不一樣。
漢唐邊軍那就真是邊軍,是苦差事,什么都都得干。
但是你在大虞,邊軍實際上是夏君夷民和拓殖的先鋒,如果經常在大戰中長期損耗邊軍,不但會造成邊區不穩,更重要的是會降低邊疆區的吸引力。
因為百姓被從家鄉趕到邊疆扎根,就已經比較慘了,如果這些拓殖邊民為主力的邊軍還經常面臨大規模戰損,剛穩定下來命就沒了,長此以往誰還愿意來啊。
反而近衛軍和京營,享受了國家最好的待遇,餉銀是邊軍的三到五倍,又有最好的晉升途徑,自然要承擔更大的責任。
李定忠回到營房,一群跟他相貌差不多的阿達西早就等著了,其中也有幾個漢人面孔的,這里是他所在團的軍官們。
“我們出動三個營,每個營配八百到一千哈薩克人,現在自己到輔兵營挑選,咱們去試試羅剎人的火力。”
李定忠大聲吩咐著,大虞鎮軍的軍制是滿清綠營與大明衛所軍制度縫合而來,因此有職業的戰兵,半職業的常備軍,以及相當于明代只能用來打輔助,性質跟民兵差不多的衛所民夫。
這就導致李興泰的四萬人中,主力實際上只有兩萬五千人,其余一萬五千人基本都是被征召起來的哈薩克仆從軍。
他們由分割管轄他們的哨卡(相當于衛所)派遣,平日里負責后勤運輸,戰時會被抽調到各個部隊中。
而看到李定忠領著幾百回部武士和兩三千哈薩克炮灰出去之后,李興泰開始了進一步的安排。
他還是非常謹慎的,安排了嚴密的明暗哨和輪值制度,又派三百舊土爾扈特游騎兵沿著烏拉爾河逆流而上,防止萬一奧倫堡的軍隊已經提前埋伏在了上游。
下午,李定忠前來匯報,守衛古里耶夫(阿特勞)的羅剎軍隊不多,看旗幟應該只有一個團,李定忠已經把羅剎人的團旗畫了下來。
李興泰把李定忠畫下來的團旗丟給身邊的參謀軍官鄭國鴻看,鄭國鴻只看了一眼就回答道:
“單頭黑鷹,戴王冠,爪鉤十字架,刻于銀色盾牌上,這是杰維斯火槍手團的標志。
卡爾.漢尼拔.杰維斯目前是少將軍銜,他是一個出身普魯士貴族家庭,但在普魯士沒有上升空間而到羅斯帝國闖蕩的典型普魯士貴族軍官。
杰維斯團至少三年前應該駐扎在華沙,以鎮壓光中十九年(1794)波蘭人柯斯丘什科的起義而著名,戰斗力在沙羅帝國軍隊中只能算中等偏上,不是最精銳的主力。
同時按照以往得到的情報,如果沒有擴編的話,杰維斯火槍手團應該有兩千三百七十七人。”
臥槽!
李定忠有些震驚的看了這個據說是出自黃埔陸軍軍官學院的參謀官一眼,難怪二十四五歲的年紀就能來給夏王世子做參謀官,果然厲害!
“肯定擴編了,或者古里耶夫城內的守軍沒有離開,因為我們從三個方向試探,連續進攻了六次,其中有五次大概率是不同的守軍。
且其中只有三次守軍的射術比較精準,前去進攻的哈薩克人損失比較大。
至少有兩次,城墻上的守軍與我們的哈薩克人罵了起來,很明顯有西玉茲的哈薩克人在幫助羅剎人守城。”
李定忠立刻回答道,雖然軍事上要求確定,但這種試探肯定是沒法給出確切答案的。
李興泰聽完仔細思考了一下,隨后說道:“看來羅剎人是不準備守古里耶夫城了,那老子偏不如他們的愿。
陳金川,我給你八千騎,你現在就渡過烏拉爾河,嚴密監視羅剎軍的動向,城內估計有四千羅剎軍,我看庫圖佐夫到底來不來救!”
陳金川是開國元勛,定國公,東北使司總理大臣,皇帝表弟陳光耀的長子,屬于標準的將門虎子。
別看他才三十歲,但已經有十年軍校經歷,十二年軍旅生涯了。
十四年前初出茅廬,甚至能叫做乳臭未干的十六歲,陳金川就參加了董金鳳的亞齊征服戰,并射殺敵軍十一人,親自將六個大食番僧斬首。
這位是整個大虞朝,除了他李興泰和莫公棱之外的第二代頂級勛貴中,軍事能力最強的存在。
“遵命!”陳金川沒有多話,就領命下去了,與他父親陳光耀作戰勇悍,喜歡猛打猛沖不同,陳金川頗有先漢大司馬大將軍衛青的風格。
不茍言笑,心細如發,治軍嚴謹,能與士兵共苦沒有半點貴公子的驕矜,頗得軍心。
也正因為如此,李興泰才敢把這個任務交給陳金川。
九月底,陳金川率八千精騎渡過烏拉爾河,開始在河西岸放出哨騎偵查,并布置陣地做好與沙羅先鋒軍作戰的準備。
而李興泰的先鋒主力軍還是圍住古里耶夫,只進行小規模的試探性進攻。
消息傳到阿斯特拉罕,庫圖佐夫五味雜陳的再次召開軍議。
最開始的時候,庫圖佐夫就決定放棄古里耶夫,拉長賽里斯軍隊的補給線,直接在阿斯特拉罕城下決戰。
這古里耶夫不但離賽里斯控制區近,也不是什么堅固的要塞,根本沒有守的必要。
但是除了米哈伊爾.巴克萊少將支持他以外,其余人都不支持。
這些沙羅將軍們在心里覺得,這烏拉爾山-烏拉爾河以西就是第三羅馬絕不可放棄的本土精華,因此非常抵觸還沒作戰就放棄領土。
可是讓他們去守衛古里耶夫,又沒幾個人愿意了,最后把卡爾.漢尼拔.杰維斯少將這樣一個外國人給坑到古里耶夫城中,被圍起來了。
“好了,現在古里耶夫城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了,諸位將軍,你可以去救援了。”庫圖佐夫看著屋內的將軍,一副非常憤怒的樣子。
看到這種情況,前段時間主張要堅守古里耶夫的將軍們都不說話了。
誰都看得出來,賽里斯帝國圍住古里耶夫不進攻,就是要圍點打援,誰現在去,誰就會遭到無情的打擊。
倒也不是他們特別怕死,最主要的是,主帥庫圖佐夫上將這副表情,就代表了他是不會出動的,那就基本代表著打不過。
對于軍人來說,死戰血戰有人打,但注定失敗的敗仗,幾乎沒有愿意打。
庫圖佐夫實際上也不準備去救援古里耶夫,與卡爾.漢尼拔.杰維斯將軍的四千人比起來,他更看重能否借此機會拿到全部指揮權。
此時沙皇羅斯帝國的軍事傳統中,還帶有很深的部落印記。
比如古里耶夫城內的杰維斯火槍手團這個名字,正是因為指揮者是杰維斯少將。
而在此之前,這個火槍手團的指揮官是伊萬.尼古拉耶維奇.埃森少將的時候,當時便叫做埃森少將火槍手團。
雖然這并不代表著這支軍隊從國家軍隊變成了私人軍隊,但顯然也增加了很多私人屬性。
這種把基層的步兵團、騎兵團按主官名字命名,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著軍隊實際上是屬于沙皇一個人的。
沙皇把軍隊當做私產,賜予或者交給將軍們來使用,是一種帶著很深部落屬性的軍事分封。
這個情況一直要到六十多年后米柳京軍事改革時期,才會做出改變。
也正是這種習慣和傳統,導致庫圖佐夫此時雖然是總指揮,但依然在很多方面,要被下面的半軍閥掣肘。
所以對于庫圖佐夫來說,利用這次損失,徹底收拾下面的軍頭,讓他們聽從自己指揮不敢再唱反調,絕對是值得的。
杰維斯火槍手團這幾千人對比起十六萬多的沙皇羅斯大軍來說,損失也就損失了,不算多么大不了的事情。
甚至這種局面,很大程度上是庫圖佐夫故意示弱造成的。
軍事的殘忍性在這里展現的淋漓盡致,慈不掌兵再一次具象化了。
但到了這里,這個計劃實際上還沒有走完,還得去跟賽里斯人碰一碰,才能徹底牢固庫圖佐夫是正確的這個觀點,才能讓庫圖佐夫的威望達到如臂指使的程度。
“我們是軍人,是凱撒陛下的軍人,是第三羅馬的勇士,怎么可以如此畏懼戰爭,我決定了,出兵救援古里耶夫城。”
庫圖佐夫不容置疑的就下達了命令,他還要沙皇羅斯軍隊吃個不大不小的敗仗,然后好實行自己的策略。
下面的大小軍頭都蔫了,他們不敢再反對庫圖佐夫,垂頭喪氣的下去準備了。
而等他們走了,庫圖佐夫又親自去找米哈伊爾.巴克萊少將。
米哈伊爾.巴克萊少將是立窩尼亞人,在如今的沙皇羅斯帝國,這種波三小出身是比較受歧視的。
在沙羅國內的地位只比卡爾梅克人這種韃靼人好一點,屬于白人中的最底層。
歷史上巴克萊少將哪怕當上了沙羅軍隊的總司令,依然遭到了非常多的非議。
“米沙,我希望你能擔任這次救援部隊的指揮官。”庫圖佐夫親昵的稱呼著米哈伊爾.巴克萊少將。
呃.,這聽起來好像一頭熊的名字,但確實是米哈伊爾的昵稱或者簡稱。
“你知道的,你知道我要達成什么效果,我會給你四萬人和全權指揮的權力,但我希望你能把他們大部分都帶回來。”
庫圖佐夫是想要再給下面的軍頭一些苦頭吃吃,但肯定不希望把好幾萬人一起搭進去。
米哈伊爾.巴克萊少將看了庫圖佐夫一眼,他當然清楚這位統帥打的什么主意,但巴克萊少將很不想接下這個任務。
他本來就因為不是俄國人,特別他是新教路德宗信徒而遭受歧視,如果還接受了這個任務,失敗的黑鍋很可能會直接扣到他頭上,斷送他的前程。
“米沙,在所有的將軍中,我只認為你擁有豐富的經驗和能力可以干好這件事。
第三羅馬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如果我們不能阻止賽里斯人的話,誰知道他們是不是想要再建立一個金帳汗國呢,他們有這樣的實力。
你不要感到擔憂,所有對于你的指責,我都會承擔下來,凱撒陛下那里我也會親自寫信給你解釋。”
“我需要你,米沙,第三羅馬也需要你。”
米哈伊爾.巴克萊少將被說服了,當然,這是因為主帥都這么說了,他要是還不識趣,麻煩也會很大。
絞盡腦汁的巴克萊少將,想了一個推脫的理由,“上將,如果您希望靠戰爭讓賽里斯帝國停止腳步的話,我認為會非常艱難。
因為從軍隊的裝備到訓練,賽里斯人都明顯在我們之上,我們很難擊敗,或者說大敗他們。
最重要的是,賽里斯帝國可以承受無數次失敗,哪怕打光了他們這次的十余萬軍隊,他們也只需要五年甚至三年的時間舔舐傷口后,又會回來。
但我們,第三羅馬如果丟了這十幾萬人,那就要完蛋了!”
庫圖佐夫也沉默了,跟人口是自己二十倍,財政收入是自己二十倍的對手作戰,壓力真不是一般的大。
良久,庫圖佐夫才嘆了口氣對米哈伊爾.巴克萊少將說道:“米沙,正因為賽里斯帝國是不可擊敗的,那我們就更應該讓他們知道,讓賽里斯大皇帝知道。
第三羅馬不是分裂的基輔羅斯,我們有能力對任何侵略者造成永不愈合的傷口。
所以哪怕他們比蒙古人強大一百倍,也不可能輕松擊敗我,更沒有人可以再次征服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