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帥說得有理,可我們?nèi)绾伪WC滿者伯夷王對我大明不存惡意呢?”董宇決定盡一切可能試著說服鄭和,“我中華歷朝歷代對異族番邦一直懷有教化之心。≧ ≧ 我國疆域的西部和北部外圍一直被異族包圍著,歷朝歷代君王多次賜予番國物品,給番王各種封號,甚至多次以皇家公主和親的形式,試圖改善關(guān)系。”
“可異族呢?他們用我國朝廷賜予的種子、技術(shù)展生產(chǎn);用從我國劫掠走的奴隸來增加他們的人口。等到他們強(qiáng)大之后,再用從我國騙走的鐵制兵器攻擊我中華大地,屠戮我人民、劫掠我財物!”
“如此的惡性循環(huán)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將來也絕不會停止。古人云: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大帥英明神武,如何能相信這些遠(yuǎn)處海外還沒有開化的番邦蠻族能感恩圖報呢?”
董宇不停的給鄭和講述打蛇不死、必受其害的道理。從農(nóng)夫與蛇的寓言故事,一直講到強(qiáng)權(quán)政治的唯一性,國與國之間,只有利益,根本就沒有友誼,有的只是武力征服和爾虞我詐的相互利用,只有從軍事上、經(jīng)濟(jì)上徹底壓制對方,才能使對方真正臣服。
對董宇說的這一套,其實鄭和心理全都明白,不過朝廷的對外政策是皇帝指定的,鄭和只有無條件的執(zhí)行。對威脅不到大明朝安危的國家,明政府一概都是友好往來的。大明并不需要過大的疆土,在朝廷的眼中,除了中華大地,其他地方全都是荒蕪的蠻夷之地,高貴的大明人,是不屑去占領(lǐng)的,也沒有哪個大明的高官愿意去管理那些蠻夷。
鄭和率領(lǐng)寶船下西洋,除了宣揚(yáng)大明朝的天威,也就只是尋訪逃跑的建文帝。甚至抓捕建文帝,才是他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既然這樣,他又怎肯為了一個不算太大的矛盾沖突,就大動干戈?同滿者伯夷王動武,那就是征伐一個國家,這和討伐海盜不一樣,這不是他的權(quán)利范圍。
若是退一步,免了這些賠償,讓滿者伯夷王對他深懷感激,萬一能提供出建文帝的蹤跡,那對他可就是大功一件了。就算什么也沒得到,滿者伯夷王到時候能經(jīng)常的到大明朝廷去朝貢,這也是一件倍有面子的事,肯定能讓自己的主子,建文皇帝朱棣龍顏大悅的。
董宇的一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觸動了鄭和心里的一根弦,是啊,誰能保證這些生番會感恩圖報呢?心里思索一番之后,一個主意漸漸清晰的閃現(xiàn)在鄭和的腦子里。
“董宇,既然你如此說,那這賠償金的事就還交給你來處理,不過此事不能形成書面文件。就以你商會的名義接受賠償就可以了,這些黃金也歸你所有,只要你私下里,把陣亡將士的撫恤金交給我的副使王景宏就可以了。”
“切記:爪哇我軍被誤傷一百七十人,爪哇王欲賠償黃金六萬兩,大明朝廷本著兩國友好計,推辭不受!你的華夏商會是受陣亡將士家屬委托,前去討要撫恤金,與朝廷無干!”
董宇躬身施禮道:“在下明白,我大明朝廷仁義滿天下,豈會與這海外小國計較這蠅頭小利?只是我等商人,替死難者討要些身后之財。”說罷,兩人相視而笑。
心情愉快的回到自己的大商會號上,董宇受到了全體船員的熱烈歡迎。回到自己的船艙,躺在大木桶里,享受著晴雯柔軟小手的輕柔按摩,董宇舒服的直哼哼。洗完澡之后,吃著特級廚師尹智烹調(diào)的美味佳肴,董宇再次感受到了:生活真美妙、**樂無窮。
那幾個小子以前總在董宇眼前晃,現(xiàn)在有了女人之后,集體從董宇眼前消失了。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坐船,想必這會兒,正在各自的船艙里風(fēng)流快活吧。希望他們最好不要縱欲過度,明天起不來床才好。董宇自己也覺得自己的想法好像有點(diǎn)邪惡,難得的有點(diǎn)不好意思一回。
正當(dāng)董宇皺著眉頭在想一些猥瑣事情的時候,一聲嬌喝打斷了他的遐思妙想,“董宇哥哥,一個人吃什么好吃的,也不喊我們一聲?”
急回頭一看,艙門處一紅一白走來兩道人影,紅的是鳳嬌,白色人影看不太清,揉揉眼睛仔細(xì)一看,原來是盛婉兒。只見兩個美女全都臉含微笑,柔情脈脈的望著他,顯然是剛洗過澡。
董宇對微笑的盛婉兒直接無視,站起來,拉著鳳嬌的小手道:“鳳嬌,我有一件新奇好玩的物事,走,我們一起進(jìn)里艙好好欣賞把玩一番去吧。”
盛婉兒的笑臉立馬繃起,氣的小臉通紅;鳳嬌的一張精致俏臉也是通紅,是羞得。她上一次就知道董宇的新奇好玩的物事是什么了。
滿者伯夷王來了。到底是一國之王,跟著的扈從人員少說也有兩百人,看頭上戴的冠子,倒有一半都是各級官員。
國王看不出年紀(jì),大約三十到五十歲之間,頭上戴著金葉花冠,赤著上身,腰里圍著花手巾,用一卷絲綢幫到腰上,充做腰帶,名字叫做壓腰,斜插著兩把不剌頭。其他的扈從人員倒都是穿著上衣,也是腰圍手巾,插著不剌頭。
鄭和大帥一身官袍,身旁背后,副使、同知、僉事、通事,峨冠袍帶,器宇不凡;副將、參將、游擊、把總,盔明甲亮、威風(fēng)凜凜。滿者伯夷王似乎知道中國的規(guī)矩,趕緊摘下腰間的不剌頭交給身后的跟班,隨后上前走到鄭和跟前,單手撫胸,躬身施禮。
鄭和也拱手為禮,雙方客氣了幾句,大致就是問候一下對方身體好不好,吃飯香不香的意思。然后鄭大帥就把對方的國王讓進(jìn)帥帳里去了,其他大臣以及扈從只好在甲板上等著。倒不是鄭大帥嫌他們身份低,主要是帥帳太小,他們帶的人太多盛不下,讓誰進(jìn)、不讓誰進(jìn)的都不好,還是大家都在外面等著的比較好。
大約等了半個多時辰之后,滿者伯夷王走出了帥帳,鄭和出來相送。大概是就關(guān)于建文帝是否在爪哇出現(xiàn)過的問題,兩人已經(jīng)交換過意見了,只是看鄭大帥臉上淡然的神色,估計是沒有得到滿意的答案。
鄭和你夠狠,夠強(qiáng)硬,人家好歹也是一個國王,親自上門說好話,你連飯也不留人家吃呀?董宇的身份上不得臺面,只能躲在角落里很不厚道的腹誹著心里的偶像。
鄭大帥沒有聽到建文帝的消息,心里正煩著呢,哪里會想到那么多,什么留客吃飯之類的索事,哪用得著他操心,手下有司禮官在,什么事情都早考慮周全了,他哪里知道自己頗為看重的那個小商人,竟敢暗地里誹謗他。
下面早有官員領(lǐng)著滿者伯夷王下去休息喝茶去了。鄭和手下文臣武將那么多,一大幫子人陪著這位滿者伯夷王談經(jīng)論文、說古論今,早把這位自認(rèn)文采出眾的國王陛下侃暈了頭。
就好像一個剛剛掃盲班畢業(yè)的學(xué)子,忽然被一群北大各科教授圍住講課一樣。一番時間并不長的談話交流之后,這位可憐的國王陛下,忽然有了種自己再次回到文盲時期的錯覺,和這些人比,自己就是不折不扣的文盲。
這件事直接導(dǎo)致的后果就是,滿者伯夷王本人在鄭大帥返航的時候,堅決要求隨船到大明去,朝見大明皇帝陛下,并要求在大明參觀學(xué)習(xí),以致其人終生多次到大明學(xué)習(xí)并羈留,后半輩子有一半時間是在大明度過的,最后老死在大明的土地上。
由于滿者伯夷王擺的態(tài)度比較端正,董宇的后續(xù)談判進(jìn)行得相當(dāng)順利,滿者伯夷方的談判代表完全按照董宇提出的條件簽署條款,最后搞得董宇都不好意思再強(qiáng)加別的條款了。
六萬兩黃金,華夏商會以陣亡將士的名義進(jìn)行了接收,通商口岸和華夏商會的駐地也劃好了區(qū)域,只等董宇的人過去接收了。六萬兩黃金可不是個小數(shù)字,光本身的重量和體積,就不是好搬動的。談判團(tuán)更不可能帶來,需要董宇派人前往滿者伯夷城去取。
董宇收到的是一張蓋著滿者伯夷國王印章的紙,也就是俗話說的提貨單。好在雙方現(xiàn)在已經(jīng)達(dá)成了諒解,隨后的宴會上,鄭和答應(yīng)了滿者伯夷王的邀請,跟他一起到王都滿者伯夷去參觀。董宇正好隨同鄭大帥一起到王城去取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