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李越得到郭啟天肯定的答復后,安心不少,這次為了提高節目質量需要添置航拍設備,增加拍攝機位和攝像師等,林林總總需要大幾十萬的投入,預算一下子翻了一倍,李越有點吃不準,故而和郭啟天商量一番;
郭啟天掛斷了李越的電話,另一個電話打了進來;
大衛·默多克從小就命運多舛,從他出生開始就一直被周圍的人所嘲笑,而原因則是他從小患有語言閱讀障礙,無奈之下小默多克讀到高中就輟學了。
因為家境貧寒,母親不得不同時打幾份工維持家里生計,可是天有不測風云,一向是家里頂梁柱的母親卻在小默多克17歲那年患上了癌癥離開了他。
家里除了他,一共有三個孩子,父親的工作又不穩定,默多克只能是去尋找打工的機會幫補家用。
最初,他找到了一份加油站服務員的工作,雖然默多克因為脾氣很好跟同事相處的很融洽,可是因為閱讀語音障礙卻遭到了老板的不滿。
1943年,正是二戰時期當地開始大規模征兵,默多克成為了其中的其中的一員。不過,默多克的軍旅生涯并不長,1945年二戰結束后,默多克回到了家鄉。
那一年,默多克22歲,幾乎是身無分文,連晚上睡覺都只能在公園的草地上。
不過,默多克從來不屈服于命運,盡管從小到大上天是待他這么的不好,他還是沒有放棄生活。
默多克拼了命的打工,為了不再被語言障礙影響他,他開始強迫著自己一有時間就讀書。
當然,默多克脾氣好為人老實也獲得了不少好朋友,平時朋友也會接濟他的生活。
艱難的生活直到默多克進入一間地產公司上班發生了改變,在一個在貸款公司上班的朋友幫助下,默多克完成了對于一間房地產公司的收購,從此事業突飛猛進,薪資也越來越高。
有了錢的默多克沒有止步于在地產行業,而是開始努力攢錢尋找新的投資,這個退伍的美國大兵,有著更大的野心。
走進果蔬行業,成就水果巨頭
其實最初的都樂公司并不是默多克創立的,這間公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51年。
1851年一名傳教士在美國創辦了一間名為卡庫的公司,主要投資海鮮、鐵路、還有船運等等,涉獵十分廣泛。
這間歷史悠久的公司在1961年收購了詹姆斯·都樂創立的都樂公司,這間公司主要是以菠蘿為主要業務,因此卡庫公司在水果行業也在這一年有了新的發展。
隨著美國一段時間的經濟大蕭條,卡庫公司資金遇到了困難,而默多克當時則在房地產業風生水起,1985年,默多克全資收購了卡庫公司,并且在1991年更名為都樂食品公司。
隨后,默多克似乎愛上了果蔬行業,開始大規模發展種植園,在美洲、菲律賓世界各地都有了都樂公司的果園,產品也從最初的菠蘿到香蕉到各種各樣的水果。
而不得不說默多克也是一個經商的天才,他逐漸將都樂打造成了一個果蔬行業的全球巨頭,并且在2003年將都樂私有化,重組后2009年在紐約交易所再度上市。
2012年,默多克又把都樂的食品包裝業務和亞洲的新鮮果蔬業務以16.9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日本一間貿易公司。
更為任性的是,僅僅過了一年多,在2013年默多克又以每股13.5美元的價格將都樂再次全部私有化,至于下一次上市市值多少,我們可以大膽猜測一下。
反正,都樂如今每年給默多克帶來的利潤,就超過12個億美元。
憑什么一根香蕉5元?
以前小編覺得,可能是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連水果都要買進口的吃,不貴的不買。
但當真正的了解默多克對于都樂的管理后,才明白為什么他的水果就能賣這么貴還有人買,而別的果蔬企業卻不如他。
既然是做果蔬,好吃和新鮮是必須要保證的,這也是為什么默多克花了大價錢在世界各地都有果蔬種植園,什么樣的地區適合種植什么樣的水果,香蕉就一定是來自菲律賓的,橙子就一定來自南非的。
不僅是種植園,默多克還在全球各地建立了冷藏供應鏈,保證在配送途中是新鮮冷藏,并且針對不同類型的水果會有不一樣的溫度和濕度,以保證水果到超市里或者是物流送到用戶手上是新鮮的。
當然,默多克在選擇都樂的種植農場也不是隨便選擇的,有著一套嚴格的審核標準,連出產時的包裝都會進行嚴格把控。
嚴格的食品標準、強大的冷藏供應鏈,再到如今都樂進駐了國內眾多商超,覆蓋了全國80多個城市,這樣的成本,在國內5塊錢一根香蕉,也不足為奇了。
當然,只要品質好,現在的人們對于生活質量的要求花個幾十塊錢買個5塊錢一根的“天價”香蕉還覺得物有所值。
命運多舛,曙光總會出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如今已經95歲的默多克依舊還是都樂食品公司的CEO,而都樂的估值也一直高于20億美元。
大衛·默多克,他的一生一直在與命運做斗爭,盡管生在貧困家庭,盡管母親早早離去,盡管自己閱讀障礙,但是他從來沒有將自己當做一個一輩子碌碌無為的人。
當然,不得不否認是時代的機會讓他成就了一番事業,但是機會也是自己把握的。
默多克令人佩服的不是他有著多么厲害的經商管理方式和擁有一個世界級的果蔬巨頭企業,而是他時刻與命運作斗爭的堅定意志。
離過年的前兩天,我收拾好衣物,下午的飛機回寧波過年。刷了下朋友圈,翻到好朋友美信全球的業務發展總裁Michael的狀態:
“依舊保持工作狀態,全年無休,上海的合作伙伴們,需要的隨時約?!?
Michael今年上半年辭去年入千萬的工作,加入創業公司做聯合創始人,從此看他的朋友圈,幾乎每天都在不同的城市,拓展合作方,全球開分部——有些人是語言的雞湯,他把自己活成了行動的雞血。
馬東說:“被誤解,是每一個表達者的宿命;那么我想說,全年無休,就基本上是每一個創業者的宿命?!?
前兩天公司員工放假過年,我和同事們說,大家回去都好好休息吧,都辛苦了。老同事們呵呵一笑:“老板你別鬧了,我們已經做好了移動辦公的準備,不要用假期來忽悠我們?!?
果然,雖然大家離開深圳香港,回到各自家里,但是我們的工作群,一直在振動著新消息。
好吧,我又打臉了。
為啥創業者是全年無休的,今天不矯情,不說什么為了夢想情懷,我自己這兩年創業,感觸最深的一個詞就是——周期。
周期是每一個創業者的宿命,我們一定要心懷敬畏。
我們老說,小成靠勤,大成靠運。這個運,很多人認為是運氣,而在我看來,運氣背后的本質是周期,是產品周期,行業周期,技術產業周期。
很多人說:順勢而為。而這個勢,背后的本質,也是周期,你處在周期的哪個階段上,萌發期,爆發期,平穩期,衰落期,就是周期的勢。
我這兩年工作也好,創業也好,感觸最深的就是行業的周期,有時,行業周期來得特別快。
同時,一個行業的周期,從出現,到爆發,衰落的整個周期循壞,正在變得越來越短。
當行業周期的風口出現的時候,千萬別猶豫,一定要allin。
15年香港畢業,我的第一份工作是海外理財。當時我看到國人有海外消費和海外投資的需求,14年、15年、16年是想海外理財的爆發年,尤其是以購買香港保險為代表,火爆程度,我現在歷歷在目。
香港最繁華的海港城,樓下買香奈兒、愛馬仕的優客在門口排起長龍,而樓上香港保險公司買保險的消費者也是排隊,那時候正值美元匯率升值,太多國人通過以人民幣購買美元保單的形式購買美元資產。
那幾年,在香港畢業后的港漂們,通過入職香港保險公司的人,大多都掙到了錢,而且掙了不少錢。我也是其中一位,掙到了人生第一桶金,為我后面的事業奠定了一些物質基礎。
現在我的港漂同學,有些當初沒有看到這個風口,或者覺得自己應該從事所謂更“高級”的工作的,基本上就很遺憾地錯過了這一波大的風口。
但是,大家發現了么,任何行業,當經過火熱爆發周期后,也就迅速到達了頂峰,就一定會開始走線平穩,下調,衰退。
原因有很多種,比如入局競爭者越來越多,比如政策管控,比如市場體量萎縮,等等原因。
香港保險市場就是這樣,16年末開始外匯管制,每幾個月就多一層監管,資金出海越來越難,雖然香港保險現在依然熱賣,但已經不再是前兩年的瘋狂。
我坐在香港海港城自己獨立的辦公室時,經常感慨,還好當時風口起來的時候,我沒有猶豫地投入了進去,不然,我真的辜負了前幾年這個大機會?,F在的畢業生,哪怕他們也像我一樣有志向和抱負,但是難度會大很多。
我經常說,我現在掙的錢,十分之一是靠我能力掙來的,剩下的十分之九是不屬于我的能力的,是周期帶來的。
李笑來老師經常說互聯網的一句話:三個月就是一年,七年就是一生。
2017年李笑來老師因為比特幣的事情被無知的媒體和輿論黑成翔,可你看才過了半年,區塊鏈的概念已經火遍了整個中國。
但是,當所有人都在入場的時候,就是莊家割一波韭菜的時候,而當年吃到最初紅利的那些人,身價已經漲了數百倍。
果真驗證了區塊鏈幣圈的說法——“幣圈一日,人間一年”。
當所有人都認為是牛市的時候,就很有可能快崩盤。
當所有人都覺得是機會的時候,多半就是陷阱了。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當所有人都覺得能賺錢的時候,就肯定不賺錢了。
當所有人都覺得沒有風險的時候,往往是風險最大的時候。
其實都在說同一件事,就是一個周期的生命周期,正在變得越來越短。
按照文藝的說法是——風來得很大,也去得很快。
通俗的話來講就是——很多事情當你剛看懂的時候,其實已經和你沒什么關系了。
以前你入局一個行業或者賽道,說要做好打三年五年仗的準備;現在不可能,一年半年就要結束戰斗,勝負已分,要么一路殺到頭部,要么出局。
刺不刺激,扎不扎心?
所以,回到主題,創業者為什么全年無休,因為真的不敢休息呀,創業這條路上,我算是看明白了,你不僅要走得對,還要走得快。
這個年代,效率是第一位的,你的時間效率,你的資金使用效率,你的團隊工作效率都很重要,誰能優化效率,誰就有可能走得更快,趕上這波周期。
最近兩年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一個新的賽道興起的時候,往往一進入,馬上就有好多玩家跟進,完全沒有先發優勢。
比如去年的知識付費,再比如前段時間的知識答題,都是這種行情,大兵壓進速度特別快。
一切行業,基本都會經歷: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跟不上。只不過以前你看不懂,你還可以多看看,現在嘛,你一開始如果看不懂,那也就基本上over了。
前段時間投資人張泉靈不是說了這句話么:當時代拋棄你的時候,你連一點聲音都聽不到。
過年肯定是要好好休息呀,陪陪家人,會會朋友啥的,但是,一想到今年要做的項目,我就停不下來。
所以,創業者注定是全年無休了,這是創業者的命,得認。
其實,說白了,只要是自我驅動型的人,不管是創業者還是打工者,其實哪分得清什么是工作,什么是生活,呵呵,別鬧,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
新年也好,情人節也罷,我們和工作談的,那才叫一場永不分手的戀愛。
不,是虐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