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生態農場!
“楊總,中午一起吃個飯吧,我正好有重要的事情想和你商量,看看你有沒有興趣和我合作?!?
蕭天龍覺得他和楊博文還真是有緣。
楊博文今天能夠采納他的提議,清倉了手中的股票,證明他對自己是信任的。
根據前一世的記憶,現在不管是投資股市還是樓市都不是投資的最佳時機。
1992年的樓市泡沫,已經透支了未來十年的樓價。
股市也即將進入深度調整,跌幅可能會顛覆楊博文的預期。
只有現金為王!
手里握著錢,等待樓市和股市的泡沫自然破裂,方為上策。
一旦樓價和股價回歸到價值投資區域,再精準出擊,完美抄底,就能乘坐價格上漲的順風車。
風口上的豬都能飛起來。
逆風而行,只會摔得粉身碎骨。
“說吧,又有什么餿主意?”
楊博文瞟了一眼蕭天龍,倒是想聽聽他又有什么鬼主意。
“我有一個能夠長期穩定賺大錢的主意,不管國內股市如何變化,楊總只要從事了這頂投資,未來公司的利潤增長目標不但會完成,而且可以超出預期?!?
蕭天龍得意地望著楊博文,故意賣了個關子。
他想幫助楊博文坐穩福田投資公司總經理的寶座。
股市只能做趨勢。
真要做莊,現在的大環境不允許。
不如將手里的資金拿來一部分投資,可以分散投資風險。
雞蛋不能集中在一個籃子里裝著,這樣風險太大。
“有屁就放,有話就說。”
楊博文示意蕭天龍直接切入主題,少說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
他現在有些心浮氣躁,唐萬新嚴重影響了他的心情。
“深城的水果和蔬菜的價格比內地最少高出兩倍左右,如果咱們去附近的郊縣承包良田耕地,興建生態農場,種植的果蔬對接供應深城的各大學校和國企,肯定能賺大錢?!?
蕭天龍開始侃侃而談。
興建生態農場,投資少見效快。
養殖家禽的糞便可以制成有機肥,用來改良土壤,提升果蔬的品質和產量。
蔬菜的出園周期很短,有的只需要二十天,最長的也只需要兩個月左右,只要管理得當,就會源源不斷的給他們印鈔。
同時可以興建菇棚,規模種植草菇和平菇。
這些食材在深城的售價很高,甚至可以供應到香江,價格還能翻兩番。
只要產品的品質穩定,少使用農藥和化肥,就不愁銷路。
生態農場試點成功之后,可以迅速在附近的縣市復制出更多的生態農場,甚至輻射到滬海,京城,還有全國所有的省會城市。
出門務工的人群里不缺種菜能手。
他們遠離家鄉出來打工,那是因為家鄉的地理環境制約了產品的銷路。
辛辛苦苦種的菜只能自己吃,吃不完的也只能拿來喂豬,不能變現為錢,也就無法擺脫貧窮落后的現狀。
這部分民工出門并沒有進廠的優勢,只能從事體力勞動。
只要公司給得起工資,就能網羅一大批農民工進入生態農場打工。
一旦興建了幾十個生態農場,公司的利潤就有了保障。
福田投資公司今年的利潤增長目標暫時還沒有達成,蕭天龍卻很有信心幫助楊博文在年底完成50%的利潤增長目標。
蕭天龍越說越亢奮。
他的心中原本只有一個雛形。
現在努力游說楊博文的過程中,反而越來越有信心。
哪怕楊博文不愿意與他合作,他也想拿著手里的三十幾萬去投資。
能夠和福田投資公司合作,當然有利無弊。
畢業福田投資公司是深城本土企業,更容易獲得國企和學校的信任,在洽談定向供應的過程中可以起到四兩拔千斤的作用。
蕭天龍想拉楊博文下水的重要原因,還是著眼未來。
只要他們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等股市回調到安全的區域,股票更具有投資價值的時候,就能聯手一起玩資本運作。
蕭天龍現在資金不足,他需要楊博文的助攻。
“啪!啪!啪!”
“精彩!你說的這番話正是我想和我爸說的,沒想到這個世界上居然有人和我的想法一模一樣?!?
一道有如銀鈴般的女聲傳來。
楊雪俏美的身影出現在窗口。
她下課之后發現父親的車停在教學樓前,悄悄走了過來,聽見一個陌生的年輕人坐在車里演講,這才多站了幾分鐘。
聽完蕭天龍的一番暢想之后,楊雪覺得遇到了知己,忍不住鼓掌叫好。
楊雪現在是深大經濟學院大三的學生。
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社會在各個發展階段上的各種經濟活動和各種相應的經濟關系,及其運行、發展的規律的學科。
經濟學核心思想是物質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資源。
她正是了解市場經濟,所以認同蕭天龍的觀點。
現在不僅香江,還有深城和羊城,所有的食物高度依賴外地輸入。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南粵擁有溫暖的氣候,充沛的雨量,還有肥沃的土壤,更有便捷的交通。
真要利用好當地的自然優勢,興建生態農場的項目就能獲得成功。
現在南粵貧困縣市里的年輕人,大部分出來打工。
家鄉只剩下老幼病殘留守。
他們原本肥沃的良田和耕地,因為勞動力不足而逐漸荒廢。
如果能夠和這些農戶簽訂長期土地租賃合同,聘請專家指導改良土壤,規模育種,有計劃的種植果蔬,肯定能將荒山變成金山。
福田投資公司現在從事單一的股票投資,投機性質太強,盈利遠不及從事生態農場穩定。
楊博文看見亂入的楊雪,示意她少添亂,趕緊的上車。
“下午沒課吧?咱們先去找個地方吃午飯,爸稍后送你回家?!?
楊博文不許楊雪添亂。
他根本不認可蕭天龍的提議。
從古至今,還沒有哪個農民能賺大錢的。
真正賺錢的只有古代的大地主。
真要租土種菜,一場暴風雨就可能毀了他們這個月的收成。
這一次臺風過境,電視報道附近的良田毀于一旦。
靠天吃飯,一不小心就能虧個底朝天。
蕭天龍和楊雪還是太年輕了,想法太過理想主義,沒有操控性。
“爸,您的思想真的過時了,真要興建生態農田,肯定會重新規劃耕地,增加排水和蓄水工程,還有就是提前做好防風防雨的措施,只有疏于管理才會被臺風摧毀,做好防控就不會出事?!?
楊雪坐在后排座上反駁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