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聲東擊西!
蕭天龍回到天龍生態農場的時候,正是傍晚時分。
這個時間段,正是采收的時候。
菜地里全是忙碌采收的工人,一筐一筐剛剛采收的新鮮蔬菜,經過檢驗之后開始灑水,過磅,裝車。
“楊總,在蘑菇基地停一下車。”
蕭天龍示意楊博文靠邊停車,他來到了蘑菇種植基地。
賴偉權聽說蕭天龍來了,從蘑菇棚里鉆了出來,迎上前去,告訴他今天送去羊城和莞城的貨正在裝車,半夜就能送達。
他和多家酒店溝通過了,今天的蔬菜和蘑菇全部免費,并且獲得了采購方的諒解。
公司為了保險起見,以后會提前兩個小時發車,以保萬無一失。
萬一半道上發生一些突破狀況,還有時間補救。
聽完賴偉權的匯報之后,蕭天龍頷首點了點頭,遞了一桿煙給他點上,探頭看了一眼蘑菇種植基地,發現工人正用卡板拉出一車一車的蘑菇出來。
生產基地的運營一切正常,蕭天龍的心里暗松一口氣。
他知道一雙無形的黑手,已經伸向了這片農場。
今天他趕過來,一則加強農場的安保措施,二則確保灌溉水源絕對安全,三則增設出園蔬菜的復檢環節。
只有確保所有的蔬菜都是安全的,沒有人暗中做手腳,他才可以全力以赴對付車匪路霸,確保運輸環節的暢通。
“權哥,你調兩輛咱們公司的貨車回來,今晚我要用。”
蕭天龍朝著賴偉權吩咐了一句。
既然公司的運輸車輛已經被人盯上了,那他來個聲東擊西之計,準備親自會一會大嶺山的路霸。
未來一段時間,所有送往外市的蔬菜全部由貨運公司秘密運送,公司送貨的貨車還是維持正常發車,才能起到聲東擊西的效果。
“這樣運輸成本不會增加很多嗎?”
賴偉權一聽,提出了質疑。
種菜賺的就是辛苦錢。
運輸成本一旦放大一倍,哪還有利潤可言?
“現階段只能這樣處理,否則會丟失固定客戶,等我查清楚了大嶺山接連出事的原因之后再恢復正常運營,增加不了多少開支。”
蕭天龍示意賴偉權不用擔心花錢的事情。
現在他最擔心的還是土豬運輸車,會不會在經過大嶺山的時候也發生意外。
這些裝運土豬的車,一車豬可是好幾萬塊錢,萬一出事那可是非同小可。
蕭天龍回到辦公室,即刻撥打了蕭二龍的BP機。
蕭二龍剛進羊城,接到蕭天龍接連拔打了好幾回BP機,猜到有急事聯系他,靠邊停車之后,找了一個公用電話,回拔了公司的座機。
“二哥,你到哪里了?”
“剛到羊城,有什么事CALL我這么急啊?”
蕭二龍好奇地詢問了一句。
蕭天龍如實說了一下大嶺山的事情,希望蕭二龍饒道進城,不走大嶺山,他擔心會遭遇不測。
“我們有四個司機,個個都是通伍軍人,身上都帶有鐵棍防身,還能怕車匪路霸不成?”
蕭二龍不以為然地回復了一句。
他決定會一會大嶺山的路霸。
看看究竟是何方神圣,居然敢算計天龍生態農場。
“現在不是逞強的時候,今天凌晨我和楊總開車去會一會路霸,你們還是饒道鳳崗走龍華進城吧。”
蕭天龍叮囑了一番。
他要確保這兩車土豬能夠準時送達公司。
不能因為逞一時之勇,造成十幾萬的經濟損失。
“要不,我們兩輛車在大嶺山和你們匯合?一起會一會那群路霸?”
蕭二龍想了想,覺得有他們四位司機在,更有勝算。
就怕車匪太多,人多勢眾,蕭天龍和楊博文斗不過他們。
“不行,你們繞道鳳崗從龍華進深城,今晚就能將豬全部屠宰,明天一早就能賣掉,我和楊總另有部署,人多了反而投鼠忌器。”
蕭天龍斷然反駁了蕭二龍的提議,要求他們饒道進深城。
“行吧,既然你們已經安排好了,那我們饒道從鳳崗進龍華吧。”
蕭二龍沒敢堅持自己的意見。
他知道蕭天龍不是好惹的,想必另有安排。
“你們兩輛車不要分開走,如果路上遇到什么事情,記得趕緊拔打公司的電話或者楊總的大哥大聯系。”
蕭天龍再三叮囑了一番之后,這才掛斷電話。
這時候,生態農場兩輛裝滿蔬菜和蘑菇的貨車已經出發,朝著莞城和羊城而去。
“蕭總,楊總,先去我家一起吃晚飯。”
賴偉權走了過來,發出了邀請。
“楊總,咱們先吃晚飯,再睡三個小時,凌晨一點出發,這樣才能養足精神。”
蕭天龍示意楊博文一起去賴偉權家吃晚飯。
來到賴偉權家的時候,蕭天龍欣喜地發現賴母坐在院子里幫忙摘菜。
“阿姨,您現在能自己走動啦?”
蕭天龍迎上前去,仔細觀察了一下賴母的氣色,發現血色好了不少,人的精氣神也恢復得很不錯,顯得又驚又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多謝易醫生的湯藥調理,我現在感覺好多了。”
賴母站起身來,迎接蕭天龍一行進堂屋坐下來聊。
易老正在廚房熬藥膳,聽到蕭天龍的聲音,示意封炎幫忙看火,他擦干雙手迎了出來。
“易老,您老功德無量啊,感謝!感謝!”
蕭天龍握住了易老的手,將他迎到木沙發上坐下來。
“過獎了,舉手之勞而已。”
易老淡然一笑,并沒有居功自傲。
身為醫生,看見患者在他的精心治療下,僅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能夠將二十幾年的頑疾根治,也算是欣慰。
女人的病,多與氣滯血淤有重要關系。
只要通經活血,化解沉疴,就會逐步康復。
“您老編輯的醫案,現在進展如何啊?我請來的小秘書,還能協助您工作不?”
蕭天龍笑問了一句,坐了下來。
“小秘書已經下班了,是個聰明伶俐的孩子,有了電腦修改快多了。”
易老對蕭天龍安排的電腦和打字員顯得很滿意。
他能夠在有生之年,抽出時間編輯幾十年來的成功醫案,全靠蕭天龍將他請到這里給賴母單獨治病。
否則這個計劃只能一拖再拖,沒有時間和條件去實施。
“您老安心在這里住著,直到醫案編輯完成,我找出版社印刷出版,再親自送您回織金。”
蕭天龍笑著告訴易老,他一定會讓這本書成功印刷出版,讓更多人受益。
一番寒暄之后,大家坐在一起,共進晚餐。
蕭天龍和楊博文沒有喝酒助興,而是早早地回到宿舍樓休息。
凌晨一點鐘,他們一人備上一條鋼鐵鏈,駕駛貨車朝著大嶺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