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加強培訓
“我和你一起去吧。”
陳麗娜一聽,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沒敢懈怠。
她拎起公文包,準備起身。
“那我留在醫院幫爸辦理出院手續,咱們保持電話聯系。”
楊雪點了點頭。
她覺得這事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在沒有排查出病豬死亡原因之前,所有的生豬不能屠宰上市。
蕭天龍和陳麗娜離開醫院,驅車來到了白云科甲村。
農場入口處的那口池塘,已經完成水泥澆注,成為了農場的停車場。
進入農場的大門也修建好了,保安值班室開始投入使用,鄭伯坐在保安亭里聽廣播,顯得很悠哉。
蕭天龍停好車,朝著鄭伯打了個招呼,詢問賴偉權去了哪里。
“我打開廣播喊他一聲就可以了。”
鄭伯打開擴音器,請賴偉權前來公司辦公室。
蕭天龍遠遠看向生豬中轉場,只見里面走出來幾個人。
他朝著賴偉權揮了揮手,示意不用來辦公室,他和陳麗娜過去就行了。
騎著農場的自行車,蕭天龍載著陳麗娜來到了生豬中轉場。
賴偉權將獸醫和衛生防疫站的工作人員介紹給蕭天龍,告訴他這批生豬已經完成了血液檢測和糞便檢測。
初步判斷不是瘟疫。
極有可能還是天氣升溫,長途運輸過程中投喂的食物出現變質,造成了部分病抗力較差的生豬出現病變和死亡的情況。
“你和郝總他們聯系過了嗎?”
“還沒來得及聯系,剛剛才收到檢驗報告,我們一直在豬場觀察,這些豬注射了消炎止瀉針之后,大部分胃口開始恢復,你看它們進食有多歡。”
賴偉權推開豬場的門,示意蕭天龍自己看看。
了解完情況之后,蕭天龍稍稍淡定了一些。
“那我先打個電話給郝總,請他下一批豬減少數量,改變途中投喂的食物,選用糠餅和新鮮紅薯藤,這樣就不怕食物腐化而造成豬病變。”
蕭天龍詢問賴偉權,有沒有解剖那兩頭病死的豬。
“解剖過了,這兩頭豬的食量最大,搶食最多,所以病得最嚴重。”
賴偉權解釋了一下。
兩頭豬已經焚燒后進行了填埋處理。
剩下的豬,今晚再觀察一個晚上。
如果全部止瀉,恢復了食欲,明天就能送檢,盡快屠宰出售。
“行,大家辛苦了,先找個地方吃晚飯吧。”
蕭天龍一看天色暗了下來,他想感謝一下防疫站的工作人員。
“阿強,大龍哥,這里你們在豬場看著,有事情去叫鄭伯給我們打電話。”
賴偉權將豬場的工作安排好了之后,這才清洗雙手,帶著防疫站的工作人員,一同前往鎮上吃晚飯。
蕭天龍點了一桌菜,要了一瓶劍南春,示意賴偉權先陪大家喝茶,他去打個長途電話回織金分公司。
郝經理還在公司,接聽了電話。
“蕭總,病因查出來了是吧?我一直擔心是瘟疫,已經派獸醫下鄉給豬注射疫苗。真沒有想到是途中喂食處理不當造成的。以前長途運輸都是二龍親自喂食,他比較有經驗,咱們的新員工可能經驗不足,這才出了大問題。”
郝經理開始檢討。
他想和蕭二龍聯系一下,請教長途喂食的一些經驗。
“晚一點我讓二龍和你聯系,咱們以后的工作一定要做細致,否則很容易發生大問題。”
“我準備親自跟車走一次,看看如何優化投喂問題。”
郝經理聽說這批豬出問題之后,已經想好了多套應對方案。
只有親自走了一趟,才知道如何優化方案。
“也行,你能親自過來一趟更好,正好參觀一下農場,和這邊的負責人見個面,以后溝通的時候也更暢通。”
蕭天龍這才放下心來,暗贊郝總認真負責話,這才掛斷電話。
他隨后拔了個電話給蕭二龍,讓他和郝經理溝通,討教如何優化長途運輸投喂問題。
回到餐廳,菜已經上齊了。
蕭天龍舉杯敬了防御站工作人員一杯。
一杯劍南春入腹,大家的話匣子也打開了。
幾位衛生防御站和獸醫,對生豬腹瀉的防治還是積累了不少經驗。
他提出在運輸過程投食的時候,飲用水里可以添加一些中藥煎劑,會起到防治作用。
“要不你開個方子,我看看鄉下買到這些藥材。”
蕭天龍一聽,來了興趣。
如果能夠在食物里添加中藥防病,不失為穩健的方案。
獸醫掏出筆記本,翻到一個經驗方,抄給了蕭天龍。
蕭天龍接過單子一看,原來是很平常的忍冬藤和黃岑,這樣的藥材在龍王寨的后山到處都是。
如果向藥農收購這些藥材,煎好水用作沿途的生豬飲用水,應該可以減少病害的發生。
“忍冬藤具有廣譜抗菌的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等致病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鉤端螺旋體,流感病毒及致病霉菌等多種病原微生物也有抑制作用,是不可多得的抗病毒中藥材。”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防疫獸的老獸醫認識介紹了這兩味藥。
別看平平無奇,效果不錯,而且不會產生副作用。
這個小筆記本里寫的東西,全是他這幾十年積累的工作經驗。
農村以前養豬,哪有錢打疫苗?
也沒有錢給豬治病。
經常去山里采些忍冬藤,混在豬食里給豬吃,這些豬的抗病能力比一般的豬強好幾倍。
“果然是隔行如隔山,今天算是問對了人。”
蕭天龍心中敬佩不已,舉杯再敬了祝醫生一杯。
大家越聊越興奮。
晚飯過后,蕭天龍開車將防疫站的工作人員送回家之后,跟著賴偉權重新回到了豬場。
蕭二龍已經趕來了。
他守在豬場,看見剩下的豬已經恢復了生機,腹瀉情況已經明顯改善,這才放下心來。
“這些豬以前吃慣了熟食,突然喝生水生食,一下子不適應,加上沿途氣溫發生劇烈的變化,這才生病的。只要以后改喂熟食,或者糠餅,問題不大。”
蕭二龍提出由他親自培訓押車員。
只要他們嚴格執行他的投喂標準,絕不會出事。
“郝總明天親自押一車豬過來,你和他電話溝通一下,交流成功的經驗,到時候由他優化操作流程。這次算是給咱們敲響了警鐘,咱們的生豬長途運輸還得優化管理。”
蕭天龍覺得,出現問題不是什么壞事。
能夠通過這些問題審視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其他紕漏,那才是管理人員需要做好的事情。
“沒錯,要不以后就讓大龍哥負責生豬押運吧,他心細又養豬經驗,我不放心別人來弄。”
“行,明天叫他過來交接,你提前對他進行培訓。”
蕭天龍接受了蕭二龍的提議。
盡快建立更加完善的培訓制度和操作規范刻不容緩。
楊雪的那套管理模式,完全可以引用到這里來。
蕭天龍再一次肯定了楊雪的管理水平,發現她真的是一個天生的管理者,很有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