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手機器人,預先Counter塔姆,是一招極其高明的選擇。
機器人登場率雖低,但只要是職業輔助,就基本不可能出現熟練度不足的問題。
本質上。
機器人的操作只有一個鉤子。
W加速、E強化普攻打擊飛和R的大范圍沉默破盾可以說是有手就行。
沒手估計也能行。
本賽季,同屬鉤子英雄的錘石和泰坦對于職業輔助來說是必修課,和機器人的互通性很強。
派克削弱之前,G2的派克能三路搖擺,進一步強化了Mikyx使用鉤子英雄的熟練度。
“機器人面臨的問題有兩個。”
“一個是對線期鉤不到人會被壓著打,另外一個是劣勢局容易不能出手,拉個前排英雄過來等于幫對面開團。”
米勒做分析:“在現在這支G2里,兩個問題都不需要擔心——Able和Mikyx對線默認打不過,天哥和Caps是團戰的大保底,前面的問題不用擔心,后面的問題更不用擔心。”
“這么說我就不服了,上一局Able和Mikyx是優勢好吧!”娃娃擺事實講道理:“別管什么原因,只要打出優勢,我們就得承認。”
“對不起,我說錯話了。”米勒連忙致歉:“我要表達的意思是,G2上Able就是能接受下路劣勢,從Able上來打的這兩場可以看出,Jankos、Caps、Mikyx三名選手和天哥的聯動頻率更高。”
“Perkz上場的時候,G2是讓天哥自己Carry,其他四個老隊友抱團,Able上場的時候,G2其實是在圍繞天哥打。”
很多觀眾也看出了這點。
G2和S7總決賽的EDG如出一轍。
最開始和上單沒有特別好的磨合,顯得涇渭分明。
和對手五個人形成一個整體相對,S7的EDG和今年的G2是把1單獨拿出去用,其他四個人抱在一起玩。
嚴格來說。
這種打法并不合理。
無法將單點優勢發揮到最大化。
之所以能一直贏下去,是因為露在外面的【1】實在太過于粗壯威猛,簡簡單單往前一懟就讓對方難以承受。
隨著實戰場次增加,默契愈發充足,其他人會自然而然的學會怎么圍繞除了中野之外的第三條大腿做事。
“噢,我懂了!”
正在觀看直播的Doinb比解說想的更快:“看G2雙人路上的是誰,就知道他們要側重哪一路,決賽我們可以根據這個做調整!”
FPX教練戰馬在旁邊連連點頭。
戰馬之前任職于LMS幻神閃電狼,版本理解能力處于中游,和單純點外賣的內地教練相比稍微有一點東西。
但不多。
這個賽季,FPX的Ban/Pick很大程度由隊員決定,只要隊員指定英雄,戰馬基本都會同意。
“側重哪一路我都是抗壓。”
“全靠你們,么么噠!”
西八哥金貢下星期要和葉天對線,完全提不起信心。
實力越出色,越能看出差距所在。
原先鉆石五,S9賽季晉級到鉆石四的守門員,經常會產生‘我上我也行’的想法,覺得職業賽場上的操作不過爾爾,自己上場不敢說能贏,但肯定不至于表現的那么低能。
徘徊在鉆一大師,偶爾能進王者局混場的入門級玩家就謙遜很多,即便覺得一些操作不對,表達也相當含蓄。
經常和職業選手對戰的高分大師和最強王者,認知更加清晰,知道什么是不該有的純失誤,什么是難以避免的壓迫性失誤,能做出比較準確的評價。
但是嘛。
想到在Rank里面被花式吊打的場面,這些人普遍不太敢說話。
萬一說出來的話傳到對應選手的耳朵里,以后碰到,恐怕就難以收場了……
職業圈同理。
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新人,總帶著挑戰葉天的心思,做著打贏了就一夜成名的美夢。
資歷深厚一些的老將,知道能頂住葉天就算成功,不敢有更多想法。
金貢年輕時是當之無愧的Carry型上單,曾經帶領GT(原)從LSPL晉級LPL,并在LPL賽場上打出過1v3反殺兩個的名場面,很清楚葉天強到什么程度。
別說95年出生的金貢已經二十四歲,在極其強調對抗的上單位置屬于電競暮年,就算回到四五年前那個年輕力壯的時期,金貢也只能和葉天五五開。
——金貢五五分,是葉天撕開的。
“有機會,相信我!”
“我們會贏的!”
Doinb信誓旦旦的捶著胸脯。
長得像妙蛙種子一樣的小天猛猛點頭,看起來很是開朗。
大屏幕右側。
SKT戰隊經過一番討論,還是把輔助位置的塔姆掏了出來。
畢竟拿塔姆只是不容易在對線階段應對機器人,團戰還能有所發揮,不拿塔姆,韋魯斯這種無位移AD被切就沒了。
進入第二輪Ban/Pick。
G2禁用的是鱷魚、武器。
SKT禁用的是船長、加里奧。
舞臺一側。
負責BP的SKT教練Zefa全速進行頭腦風暴。
SKT前面三樓掏出的是下路組合,和在中單、打野位置搖擺的琪亞娜,G2針對這四個位置的作用不大,把Ban位給到上單是應有之義。
Ban鱷魚和武器,就存在說法了。
青龍刀鱷魚固然是版本T0.5,武器在特定環境中的發揮也能觸及天花板,但Khan和Tian水準差距過于明顯,前面兩場比賽充分說明了Khan拿鱷魚會被打成路邊一條。
G2連著按住兩個Khan幾乎不會選的英雄,說明這兩個英雄有一個G2不想看到的共同點。
這個共同點,應該是分推。
SKT有琪亞娜團控+韋魯斯持續輸出。
G2中路是辛德拉,下路只有EZ能拿,雙C在正面團戰中提供的傷害遠不如SKT。
綜上考慮。
G2的想法一定是讓Tian去邊路分推牽扯,正面由EZ和機器人慢慢POKE、抽獎,避免和SKT做硬碰硬的對抗。
“最適合分推的是劍姬。”
“東河,可以用么?”
Zefa考慮清楚這些,第一時間想到適合的英雄。
Khan本就是擅長對線的選手,今年用劍姬打過五場春季賽、兩場夏季賽、一場世界賽,勝率高達百分之百,和其他職業選手交戰,先手劍姬是一件不需要猶豫的事情。
和葉天交戰,Khan就顧慮重重了。
“我感覺Tian看到劍姬,會拿塞拉斯。”
Khan說出內心的擔憂:“我不是怕他的塞拉斯,劍姬還是很Counter塞拉斯的,就是Tian總容易搞出意料之外的東西,當然,我不是怕他的塞拉斯。”
“那就劍姬吧。”Zefa拍板:“你不是Nuguri,我們SKT也不是DWG,對線期不要和Tian打架,一心往后拖就可以。”
“行!”Khan說到這個份上,只能硬著頭皮答應。
手持纖細長劍的女決斗家出現在大屏幕中央。
直播頻道飄過議論。
【Khan竟然在Tian面前選擇劍姬,我已經佩服他的勇氣了】
【我記得東方有一部電影,說的是亮劍精神,Khan不愧為東方大國成員,真的敢于在賽場上亮劍】
【謝特,Khan和東方大國可沒有關系】
【什么?韓國難道不是東方大國的一個省么?只是一直鬧脫離】
【韓國不是的,他們是文化小偷,日本才是東方大國的一個省,但是東方大國管教不嚴,所以日本才在全世界海域偷獵鯨魚】
【Funny mud pee,你們歐洲人難道都不上學嘛?!】
【都說人類是人工養殖的,早就野外滅絕了,我看說的不對,這里發現了很多野種】
很快就有留子怒罵,掀起了一陣爭吵。
屏幕左側。
G2將最后兩名英雄鎖定。
分別是暗夜獵手-薇恩和疾風劍豪-亞索。
“薇恩+亞索。”
“薇恩不一定走下路。”
娃娃拿出資料:“早在2018年9月14日,IG對戰Snake的比賽中,The shy就使用過上單薇恩,所以G2的分路有可能是上單薇恩打劍姬,下路亞索+機器人打韋魯斯+塔姆。”
“沒錯,G2也存在搖擺。”米勒點頭:“看一下SKT最后一選會出什么英雄,是給Faker拿中單還是給Clid拿打野……巖雀?那么SKT的中野還是無法確定。”
“雙方都在瘋狂的搖。”娃娃冒出一個特殊想法:“G2這邊,如果讓天哥用薇恩上單,辛德拉存在走下的概率,雖然Able不如Perkz那樣擅長法師,但也可以用;SKT中野隨時能做互換,不到最后一刻完全猜不出來。”
時間一秒秒過去。
當倒計時跳轉到【5】,雙方陣容才做好最終的確定。
藍色方:G2
紅色方:SKT
上單:亞索vs劍姬
打野:酒桶vs巖雀
中單:辛德拉vs琪亞娜
AD:薇恩vs韋魯斯
輔助:機器人vs塔姆
“呃……”
“電競經理給G2的Ban/Pick評分是82,給SKT的評分是94。”
娃娃讀出合作小游戲的橫幅:“排除ID,單純看雙方陣容,SKT確實更加合理——G2下路的薇恩面對韋魯斯,對線期不那么好打,辛德拉和亞索也不是穩定的支點,但既然是比賽,就不能排除ID去看。”
“要考慮選手實力和英雄熟練度。”米勒接著往下說:“選手實力不需要過多介紹,英雄熟練度方面,SKT打野Clid從未用過琪亞娜。”
“Faker用琪亞娜兩場全勝,但表現并不算太好,比如8月25日和DK進行的交戰,Faker琪亞娜的戰績是4/5/7,作為獲勝的一方,傷害比ShowMaker用的卡爾瑪低了近三千點,而SKT其他位置都打出了碾壓的數據。”
“話雖如此,世界賽的Faker和賽區內的Faker可不是一個人。”娃娃抬了一手:“琪亞娜+巖雀,在中野組合里面的殺傷力數一數二,因為琪亞娜的大招【驚才絕景】和巖雀大招【墻幔】有很好的配合,沒有地形也給你造一個地形出來。”
“尤其是打一些資源團,兩面都是墻,本來就很難躲避琪亞娜大招,巖雀又在后面封了一面墻,威脅性可想而知。”
不過。
想要打出巖雀封路+琪亞娜推大的Combo,必須要Faker站出來。
琪亞娜是刺客英雄。
而刺客的本質,是不成功便成仁。
要么傷害足以秒殺C位,要么一套技能打完被對手殘血反殺,沒有所謂的穩定發揮。
Caps這個歐洲有史以來的最強法王還拿到了線霸級的辛德拉,Faker肩膀上的擔子不可謂不重。
“對SKT來說,這是重建的一年。”
“是一個新的開始。”
CloudTemplar在韓語頻道大喊:“站出來吧李相赫,帶領全新的SKT更進一步吧!”
話音未落。
CloudTemplar的聲音就被現場觀眾淹沒。
作為有著悠久觀賽歷史的城市,馬德里主場觀眾不需要調動,就能異口同聲的發出最熱烈的吶喊。
【Let''s go G2!】
【Let''s go G2!】
【Let''s go G2!】
伴隨著一浪高過一浪的加油聲,鏡頭轉入召喚師峽谷。
所有人目光都聚焦在亞索和劍姬身上。
亞索不出意料的帶著叢刃,只要卡好基石天賦,不需要裝備支持也能打出落地雙風的經典操作。
劍姬沒有帶傳統的征服者,而是選擇了三次連擊就能觸發的強攻。
和需要五次攻擊/技能迭滿的征服者相比,強攻觸發方式更加簡單,純傷害層面也不算落后,反正亞索是一個脆皮英雄,劍姬打出強攻,很快就能分出勝負,不需要征服者做持續性戰斗。
當圍繞泉水中心的光柵消失,十名英雄購買初始裝備沖出。
SKT沒有犯DWG一樣的錯誤,老老實實的分散把守野區路口,還很聰明的把韋魯斯放在中路和辛德拉對峙,避免琪亞娜在技能不全時被長手英雄欺負。
“Khan選擇了多蘭劍出門。”
“總算不是盾了。”
米勒看著裝備情況,調侃了句:“G2先去下路集合,嘗試守株待兔,但SKT不像DWG那么沖動,開局沒做入侵,并且隔墻往河道草叢插了一個飾品眼。”
“G2也無所謂。”娃娃兩手一攤:“蹲到就是撿到,蹲不到就正常回線,野區這邊,Clid單人開F6,一定程度上隱藏了刷野路線,Jankos同樣是從F6開局,但Caps幫忙給了一個Q。”
巖雀沒暴露。
酒桶是明盤。
不代表Jankos打法比Clid差。
而是基于英雄和陣容產生的分歧。
——酒桶標準刷野方式是從F6一路刷下去,打完紅BUFF、石甲蟲,回去買附帶掠食者的鞋子和真眼,不這樣做,就等于少了一個基石天賦。
同時。
薇恩前期不是韋魯斯的對手,被韋魯斯推線搶二會很難受,酒桶明著往下刷,能很好的幫下路緩解壓力。
“Jankos先保一手Able,再去上路威脅Khan。”
米勒在沒有戰斗發生的時間段閑聊:“Able很喜歡薇恩這個英雄,18年春天,Able在LPL賽區打的第一場比賽使用的就是薇恩,和IG的JackeyLove打的有來有回,本場,薇恩也是很適合應對SKT的組合拳。”
“SKT控制來了,薇恩可以隱身。”娃娃說著說著,忽然升起疑惑:“假如,我是說假如G2奪得今年的世界冠軍,Able有沒有可能選擇薇恩當皮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