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港的碳硅集團屬于悶聲造車的風格,但它的創始人俞興剛出道時頗具性格。
雖說俞興造車這幾年也中途搞過對業內汽車的測試,總體而言卻和之前做互聯網時截然不同,甚至……
《華夏汽車報》的記者姚辰風在打電話采訪之前琢磨俞興這個人,覺得可以用“割裂”來形容他在殺入汽車行業前后的風格。
姚辰風不太關心互聯網的新聞,但也知道俞興創業以來攪起的風云,按照這樣的習慣,這位造車怎么也得隔著一陣就批評批評大眾,談論談論豐田,怎么就金盆洗手了呢。
他腦子里轉著這樣的念頭,按照約好的時間把電話打給碳硅集團,又轉接到了總裁辦。
姚辰風聽著電話里頗顯年輕的聲音,寒暄幾句后就常規的發起問題:“俞總對汽車行業最近爆發的黑天鵝事件怎么看?”
作為汽車媒體的一員,這次的采訪其實倒沒那么重要,或者說,整個華夏的媒體對于本輪事件的反應都一般。
柴油乘用車的業務主要在歐洲和美國,包括壟斷市場的兩種行為也主要發生在那邊,所以,國內就是看看熱鬧,即便有相關的官方調查,層級和力度也不是很高。
至于車主與潛在車主,那更對此不太關心。
姚辰風申請這次的采訪主要還是注意到國外媒體談論特斯拉、碳中和、清潔能源,轉而想到國內的電動車發展,所以才約了碳硅集團的俞總。
俞興面對這樣的問題,給予很簡潔的感慨:“真的很黑啊?!?
姚辰風一怔,覺得對方還挺有趣,真不像那幫“老車企”那樣死板。
俞興又笑著補充一句:“這黑天鵝也挺肥。”
姚辰風覺得這兩句很形象,誰都沒想到這次事件是波及那么廣,沖擊那么深。
他提出第二個問題:“俞總,這次是多家車企被曝光出問題,你認為這是否是汽車行業存在的行業默契呢?”
俞興沉吟:“這個……”
姚辰風又說道:“俞總創辦碳硅集團以來是否看到哪些行業潛規則?”
“碳硅集團還很年輕,臨港這邊聚焦的是電動車的發展。”俞興答道,“我們還沒那么行業,也就沒碰見默契和潛規則,這次的BBA嘛,最終還是要以調查結果為準?!?
姚辰風聞言笑道:“俞總,有沒有人說你沒有以前那么尖銳了?”
“這也是采訪問題嗎?”俞興輕松的說道,“我倒覺得自己沒怎么變,非要說的話,大概是把嚴格的要求放在車上面了,相較于傳統油車,我們不存在排放上面的憂慮,未來進一步推出純電車型更是在環境保護上的又一次進步。”
碳硅集團要在下半年搭建銷售體系,也需要做一做市場推廣了,也正好和媒體提前演練。
姚辰風卻對碳硅集團的業務沒有太多興趣,增程車的技術路線吧,看起來前景不大。
他仍舊圍繞行業黑天鵝來切入:“俞總,正值大眾、寶馬它們遭遇嚴重危機之際,這是否是碳硅集團的好機會?”
電話另一端沒有立即回答,過了好幾秒之后才傳來俞興的聲音。
“我不這樣認為。”
“應該說,碳硅集團在市場里的競爭不看大眾和寶馬這些車企是否遭遇這種排放或者財務之類的問題,我們是要進行產品競爭。”
“碳硅集團明年會打一次產品戰?!?
產品戰,基于汽車電氣化以及現階段用戶里程焦慮的戰斗。
姚辰風在心里念叨了兩遍“產品戰”,覺得俞總不愧是互聯網出身,話聽起來還真挺不錯。
他又問了幾個問題,最后說道:“俞總,咱們還是需要你對行業里的事件表個態,就是那種呼吁和倡議,我到時候寫在報道的前面或者末尾。”
紙媒報道多少是要上意義的。
俞興左想右想,說道:“多行不義必自斃?”
姚辰風思考兩秒后說道:“語氣有點重。”
“他們都壟斷又造假了,這還重???”俞興笑道,“那說什么,欺騙永存?”
姚辰風想了想:“蹭蹭過山峰的熱度也行,這樣吧,俞總,我就圍繞著類似的話加工加工,然后再突出咱們碳硅集團在環境保護上的優勢。”
俞興笑了兩聲便同意下來,自己蹭過山峰的熱度,這是天經地義啊。
他在電話結束的末尾順便邀請了《華夏汽車報》年底來臨港參觀,對方也答應的很爽快。
上午接受完這通電話采訪,下午在公司的市場分析會議便提到類似的問題。
經銷體系在搭建,市場競爭要考量。
俞興在這方面的思考并不復雜,正是要明年在國內開啟電車與油車的產品戰,用更低的價格帶來更多的使用體驗,像熱成型鋼的應用,“九州”已經采用了寶鋼提供的1500MPa熱成型鋼應用在A柱等關鍵結構上面,這是全球范圍內也是一流的。
因為之前的偏置碰撞測試表現不佳,寶馬和奔馳今年在30萬+的3系、C級上面升級了1500MPa的熱成型鋼,奧迪的A4還沒行動,預計明年才會有動作,而級別更高的E級、5系、A6更要再等換代才會大規模采用這樣的材料。
其中,寶馬對于3系的加強還屬于“精準補強”,重點強化A柱核心受力區域,奔馳則是把熱成型鋼擴展到門檻梁、車頂縱梁等部位的全面替代。
前者嘛,有個好聽的說辭叫做平衡成本與性能。
碳硅集團內部討論會上談到這一點便有了笑談,依著這樣的論調,己方做車就屬于不計成本了。
因為國外T1供應商不愿對國內出售,所以這種來自供應鏈的進步也是“九州”能打產品戰的一個因素,當然,國內仍然還有著進步空間,寶鋼的鍍層技術仍舊依賴進口。
俞興在會議上詳細闡述了自己的想法,當前階段是產品戰,等到新能源的滲透率逐漸上去,那就要打品牌戰了,而品牌力的積累正要依賴于未來幾年產品的扎實。
碳硅集團造車這幾年是能感覺到常規意義上的進入門檻是沒那么高的,尤其隨著供應鏈的進一步成熟,難度還會降低,到時候內卷廝殺起來必然讓行業里的競爭從上到下都有著很大壓力。
俞興這天討論到很晚,本來連秘書章陽煦都打發回去了,正想下樓回去卻接到劉建凱的電話。
他本以為這位打電話還是會聊加密貨幣或者在香江的廝混,沒想到聊了幾句就聽到劉建凱即將抵達臨港的行蹤,于是便只能重新泡茶坐定。
大約十五分鐘,俞興在辦公室瞧見了許久未見的劉割。
“滄桑了些,但好像沒走之前那么頹了。”俞興稍加打量后就笑著說道。
劉建凱嘿然一笑:“離開了俞總的羽翼,在香江飽經風雨,實在沒法不滄桑?!?
“你是自打離開徐總的羽翼就不太順。”俞興搖頭,“我還記得你之前在今日資本意氣風發的樣子,現在怎么連回申城都選在這月黑風高夜了?!?
劉建凱一個恍惚,只覺在今日資本都是許久之前的事了。
他接過俞總遞過來的茶,默默的喝了兩口又問道:“徐總最近還好嗎?”
俞興略一沉吟,簡單說了說李松的做空失敗與轉戰思考,以及,徐欣對此似乎并不知情,當然,今日資本的發展仍舊是很不錯的,京東的上市讓它再度提升了名氣。
劉建凱邊聽邊笑,只覺前東家的事聽起來竟然有些溫馨。
他喝完杯里的茶,自己添了一杯之后說道:“倒是沒想到李總會考慮做空賺錢,但這沒辜負他的金融背景,恐怕也是受到過山峰的激發?!?
俞興問了句:“過山峰在香江也經常被報道嗎?”
劉建凱用一種夸張的語調說道:“過山峰在香江太火了啊!它的注冊地就是在香江,這次又搞下那么大的一件事,我在香江聽他們那幫金融人的語氣,倒是有點……引以為榮的感覺?!?
俞興笑道:“那是過山峰沒做空到香江。”
劉建凱搖搖頭:“怎么沒做空?之前在香江上市的華夏森林控股就被做空了,它的CEO潛逃,還是前一陣子才落網。”
俞興頷首:“我倒把它忘了?!?
劉建凱覺得俞總這種理所當然的語氣有點奇怪,但沒多想,笑道:“大概就是殺一是為罪,屠萬是為雄,過山峰現在號稱空頭之王,也就與有榮焉了?!?
俞興嘆道:“都是虛名?!?
劉建凱看了眼俞總,又不是談你的碳硅集團或者碳硅數據。
俞興醒悟,面不改色的問道:“你那個‘可比特’平臺怎么樣?我怎么沒怎么在新聞看到它?”
“我們還是個小平臺,還沒打響名氣?!眲⒔▌P笑道,“俞總,你沒看到是好事,你現在要是看到,可能就是被報道平臺跑路了,哎,香江的政策也可能會收緊,我現在也在琢磨下一步大概的去處?!?
他頓了頓,舉了個例子:“香江金管局今年1月的時候就和證監會對金融機構發函了,要評估加密貨幣的洗錢風險,還要搞客戶盡職調查,‘可比特’后面如果不做KYC驗證客戶信息的流程,說不定就面臨被取締的風險?!?
俞興理解的點點頭,隨口說道:“歐洲那邊其實也有不錯的選擇,像馬耳他、塞浦路斯、盧森堡,那邊的金融監管就挺松的,稅收也很低,你們這個平臺還可以搞搞離岸代持?!?
他聊了幾句盧森堡對離岸架構的友好性。
劉建凱的眼神有些異樣:“俞總,沒想到你對離岸設計還挺懂的?!?
俞興哈哈一笑,也不解釋,直接說道:“我懂這個不是很正常嘛。”
正常嗎?不正常嗎?大概是正常的吧。
劉建凱轉念一想,這些搞企業的有錢人費心研究離岸架構太正常了。
他微微點頭,心里存了個念想,開口聊起這一趟回來的目標還在于招攬更多的技術人才一起去干事業,加密貨幣平臺這兩年遭受很多攻擊,可比特在這方面要有足夠的技術實力。
兩人在辦公室里聊到很晚。
劉建凱充分表示了自己對申城的思念,只在最后留了個打算明天再談的引子:“可比特現在也面臨著一定的資金壓力。”
俞興估摸著就得有這話,聞言也很干脆:“紅隼資本在海外有不少關系,回頭讓它介紹資金,至少你前面的發展是不會有問題的?!?
劉建凱心中驚喜,沒想到俞總這么愿意幫忙,立即連聲感謝又提出對劉琬英的拜訪。
“她恰好又飛去香江了?!庇崤d搖搖頭,“你明天去金融中心那邊就行,那邊有人。”
劉琬英徹底緩解之前精神上的疲憊之后就再次蠢蠢欲動的要去調集資金找日本報仇,有了之前做空三菱的經驗,這次襲擊神戶制鋼便能汲取上次的教訓。
俞興對于她的動作就一個感受,做空永不眠啊……
這種做空大抵也是會上癮的吧。
劉建凱約著明晚做東請俞總吃飯,然后便興沖沖的辭別歸家。
次日上午,俞興抽空的時候搜了搜‘可比特’的新聞,但只能不無遺憾的看到這個平臺確實還沒什么起色。
午餐剛過,人在廠區外面散步消食,一通電話冷不丁的打了進來。
俞興接通徐欣的號碼,正要開口卻聽見對方劈進來的一句。
“你們已經在搞短視頻了?”
他轉了轉念頭,這熊總是怎么和她聊的,語氣聽起來那么不悅。
俞興笑著說道:“熊總和你說了?”
徐欣聲音一愕:“熊總?熊總已經知道了?”
俞興也跟著愕然:“嗯?這……他沒和你說?那你怎么這么問我?”
徐欣聽著俞總的不打自招,證實了今日剛剛出現的消息,沒好氣的說道:“你在海外做的事被人點了,是不是那個MUS?有離職的員工在微博上說碳硅數據在海外的動作了!”
俞興:“……”
“沒話說了?沒想到?熊總什么時候知道的?你國內什么時候做?”徐欣發起一連串的問題,“暗渡陳倉是吧,真能渡啊,連我也瞞著,現在翻船了吧!”
俞興轉著念頭,有點無奈道:“我們的保密協議還挺嚴的,這個……”
“我剛在微博上刷到,你百曉生上面這會恐怕已經討論開了?!毙煨榔ばθ獠恍?,“就知道你俞總不會那么好心去關心別人家的項目,東窗事發,被人爆料,也體驗了一把百曉生爆料別人的感受了吧?!?
俞興呼了一口氣,簡單考慮可能帶來的變化之后就笑道:“罷了,也正常,這就是碳硅數據在海外的小嘗試,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