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張校長。”
趙楚昀大方承認:“不過青橙科技只是一個小廠,而且現在一點成績都沒有,所以我就沒好意思和學校說。”
張校長:· · · · · ·
三人張著嘴對視一眼,表情有些怪異,有點像是便秘。
“占地五百畝的廠,在省里還掛了名,到你嘴里卻成了小廠。”
“你是真的會裝!”
本來挺高興的一件事,梁校長還準備好好夸獎幾句。
現在只覺得胸口憋得慌。
他喝一口茶順了順:“青橙科技也是大學生創辦的企業,理應掛在學校的創業中心。”
這是自然。
大學生創業有稅收減免,哪怕梁校長不提,趙楚昀也會這么做。
可是,梁校長停頓一下,又繼續說道:“楊主任你作為創業中心主任,應該多關心一下。”
“好的,校長。”
楊主任一口應承下來。
梁校長一句話把事情定下來,還給青橙科技指定了一個指導老師。
“· · · · · · ”
趙楚昀張著嘴,心說老梁你這有點不懂事了啊,我還準備把這個位置留給我的大五學姐呢。
不過在他們的心里,青橙科技比黑白互娛和樂淘都重要。
畢竟是制造業,能提供幾千上萬個就業崗位。
而且,手機制造業又是朝陽產業,技術創新產業,非常符合大學生的創業理念。
他們一想到這么重要的項目,學校居然一點參與感都沒有,連個指導老師都沒有,真是日了狗的心都有。
黑白互娛起碼有個“吉祥物”胡珍;
樂淘還有個網絡支付系統需要學校幫忙;
青橙科技是完全游離在學校之外。
這要是青橙科技做大后,學校怎么好意思說“青橙是我們湖大的創業項目?”
他們又怎么好意思和別的學校吹牛?
大學也是一個講究論資排輩的地方。
很明顯,胡珍這個輔導員還不夠資格當這個指導老師,必須創業中心的一把手才能體現出學校的重視。
“放心,楊主任不會干擾你們的正常工作。”
梁校長還算有自知之明,誰做事愿意被別人指手畫腳。
何況,楊主任就是過去“摘桃子”的,青橙根本就用不著學校幫忙。
而且。
他們也知道,楊主任就算想指導也沒那個能力,趙總也不會聽。
“哪里,哪里。”
趙楚昀也客氣的說道:“楊主任,那就勞煩你多費心了,這樣我的工作能輕松很多啊。”
“趙總,客氣了。”
楊樹教的姿態放的很低,“趙總”兩字喊的很順口。
他自然知道自己和胡珍一樣,就是個“吉祥物。”
不過他很樂意當這個“吉祥物。”
五百畝地的手機廠,員工至少得幾千吧,能在青橙科技掛個指導老師的名,那好處肯定不會少。
要知道郡沙都沒幾家占地500畝的廠,說出去多有面子啊。
四個人喝著茶聊著天,地位最低的楊主任負責泡茶沏茶。
他自然不敢以指導老師的身份自居。
趙楚昀把青橙科技的事情講述一遍,表示第一代青橙手機已經在進行第一輪測試了。
如果沒問題的話,半個月就能上市。
楊主任那個激動啊,他又殷勤的給趙總添上一杯茶。
兩位校長也很滿意,他們對視一眼,心想還好提前一步知曉,不然怎么好再指派指導老師?
緊接著,趙楚昀又故意順嘴提了下技術研究院的事情。
這可把兩位校長激動壞了。
梁校長當場拍板,表示學校可以在技術研發方面提供最大的幫助。
在他們眼里,技術創新比組裝有意義多了,組裝手機只是賺錢,純屬商人行為。
技術創新可是革新,是時代的進步。
商人重利,兩位校長更重名,趙楚昀想的是名利雙收。
聊完青橙科技,趙楚昀最關心的還是網絡支付牌照的事情。
“梁校長,那個網絡支付系統· · · · · ”
“這個東西是之前沒有的,哪有那么快?”
“你放心,學校正在運作。”
梁校長現在腦子里想的還是青橙科技的事情,他覺得青橙科技比樂淘有意義,有前景多了。
甚至希望趙楚昀把精力都放在青橙科技上面。
其實,梁校長這樣的人不太適應趙楚昀這種“跳脫”的性格。
不過現在看趙楚昀的眼神,有點看得意門生的味道了。
張副校長對趙楚昀一直比較喜愛,而且非常看好他。
否則也不會把自己的外甥女塞到樂淘去。
他對樂淘了如指掌,想知道點什么,直接打電話問葉文穎就可以了。
張校長的思想前衛點,他覺得樂淘和青橙科技同樣重要。
“那個,兩位校長,這不馬上考試了嗎?”
趙楚昀撓撓頭:“要不你們和任課老師打個招呼,給我個及格分?”
兩位校長都當沒聽到,端起茶杯抿一口,誰都沒有搭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他們還避開趙總那炙熱的小眼神。
趙楚昀還不死心:“就60分,一分都不多要!”
“校長,我泡茶的功夫有長勁沒有?”
張副校長端著茶杯和梁校長碰一下,梁校長抿了口,認真的回道:“嗯,水溫再低個兩度可能會更好。”
“我覺得張校長泡的很好,看來我還得多向兩位校長學習學習。”
楊主任拍起馬屁來,同樣很生硬。
“哈哈哈,楊主任你這是謙虛了。”
“哪里,哪里,我說的句句肺腑之言。”
“· · · · · · ”
趙楚昀張著嘴,心想以后你們別怪我給學校丟臉,我絕對實話實說,大不了互相傷害。
湖大的創業明星,原來是個門門考幾分的學渣。
· · · · · ·
“這兩只老狐貍,這么點小事也不肯答應,就想著撈好處。”
從辦公室出來,趙楚昀突然靈光一閃,要不要給任課老師送點禮?
畢竟最丟臉的還是自己啊。
最好明碼標價,一分一千塊錢,一門也就6萬!
當然,他也沒有真的去買分,而是老老實實的參加了下午的考試。
考完回到宿舍,劉凱迫不及待的問道:“楚昀,你的統計考的怎么樣?”
“不知道,反正我半小時就寫滿了。”
趙楚昀把考試的小袋子往床上一丟:“總之,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剩下的九十分就看老師眼瞎不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