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琳容確實在電影院三刷了《致青春》,不過《致青春》的票房并不是很理想。
起碼在趙楚昀的眼里,《致青春》的票房就純屬鬧著玩。
因為2004年的票房冠軍《功夫》,有星爺的加持,內地票房才1.73億。
而2005年的票房冠軍《無極》,內地票房才1.81億。
一部校園題材的電影自然不可能賣到海外市場,也就是說《致青春》只有內地票房。
看著上映10多天了才7千多萬的票房,趙楚昀想到后世動不動就幾十億的票房,只能在心里暗罵道:“這年代傻逼才玩電影。”
對于趙楚昀來說,又是編劇,又是寫歌,花幾個月時間拍出來,最終票房才可能蹭到1個億,確實不劃算。
不過對于影視圈的人來說,《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是一部很成功的商業電影了。
至于梧桐資本說什么總投資1.5億,他們只是呵呵一笑。
一部校園題材的電影能花多少錢!?
特別是看到那“無所不在”的植入廣告,他們都懷疑自己看得是廣告片。
很明顯電影還沒開拍就回本了,票房的分成是屬于純賺!
“要論賺錢還是郡沙小趙總厲害!”
幾千萬對于趙楚昀來說不算什么,但是電影投資人嗅到了商機,校園青春題材的電影投入小回報大啊。
這類型電影特別受大學生和年輕人的青睞,她們一個個買票進電影院緬懷自己的青春。
“趙總,致青春的票房最終能有多少?”
歐珍妮問道。
“保守估計1個億吧。”
梧桐資本作為出品方,票房的5%是國家電影專項基金,3.3%是稅款,把這兩樣去掉后,就是凈票房。
而凈票房里面57%要分給影院和院線。
剩下的43%里面還有5%到15%要給發行方,能回到制片方手里的就是30%左右。
也就是說,如果《致青春》一個億的票房,梧桐資本就可以純賺3千萬。
“趙總,致青春應該在五一上映,那樣票房應該會更高。”
葉文穎有些惋惜。
她們現在不知道怎么形容趙楚昀,事業那么成功就算了,還會編劇寫詞作曲,還有這個人不會的嗎?
“無所謂,多攫取一些片段到網上發發。”
趙楚昀是真的無所謂,他投拍電影主要就是為了宣傳幾家公司。
但是,沒想到一部電影會讓安惜夢代入進去,這才算是意外驚喜。
樂淘第二輪融資了幾十個億,那些資本以為趙楚昀是利用投拍電影給自己變相撈錢,就連張澤軍也有這種想法。
這種事情不稀奇,只是“撈錢”的方式不一樣。
現在一看票房,只能感嘆:這錢就該是趙總賺的。
本來嘛,樂淘融資那么多錢,宣傳推廣投入那么大,作為樂淘的CEO“假公濟私”一下又怎么了?
結果是好的就可以了嘛。
只能說趙楚昀在樂淘掌握了絕對的話語權,不然那些資本是絕對不會讓他拿樂淘的錢去投拍電影。
他們有些是投了易購的,兩邊下注。
也是這些資本在撮合樂淘和易購的合并。
就像后世的滴滴打車,就是由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合并而成的。
兩家公司在2015年宣布正式戰略合并,合并后,由滴滴打車總裁柳總擔任唯一總裁。
而滴滴打車CEO程維與快的打車CEO呂傳偉聯合擔任CEO。
并且在2016年8月又與優步合并。
這是一項重要的行業整合事件。
樂淘和易購之爭,與其說是趙楚昀和杭城馬老師之爭,還不如說是背后的資本之爭。
反正“崽賣爺田不心疼”,融資的錢又不是自己的錢,打嘛。
樂淘冠名了《超級女聲》,易購就冠名另外一檔選秀節目《我型我秀》。
兩家公司從衛視頻道打到戶外,地鐵,飛機,樓宇電梯,到處都充斥著樂淘和易購的廣告。
只有暫時弱小的京東躲在角落瑟瑟發抖。
東哥正忙著在各個城市建立自己的倉儲物流中心。
按照歷史的慣性,京東應該在下半年就會開始發力,到了06年很多寫字樓的電梯都是京東的廣告。
用戶的定位不同,京東主打電器,白領階層是它的目標人群。
不過有一點,樂淘和易購“鋪天蓋地”的廣告,倒是提前把電商這塊蛋糕做大了。
大學城。
湖大,初心樓的奠基儀式。
5月份,烈日炎炎,湖大的一眾校領導西裝革履盛裝出席,省教廳也來人了。
人群中,林組長西褲,白襯衫,冷冷清清,不茍言笑。
“別的學校都是學生畢業,功成名就后給母校捐助。”
梁校長一臉自豪的大聲說道:“只有我們湖大是在校大學生,獨一份!”
一眾校領導紛紛頷首點頭,表示贊同。
初心樓不是一棟簡單的教學樓,而是一座新型多媒體教學樓,總預計耗資2600萬。
不過梁校長和張校長一直在觀察旁邊的林溪語,果然林溪語嘴角微微上揚,流露出一抹自豪的笑容。
她站在那,眉眼冷清,一張精致的瓜子臉又尖又小,面若寒冰,眸若星河。
散落下來的幾縷青絲,貼在臉頰上,襯得皮膚愈加的白皙。
“我們的趙同學是牛逼啊!”
梁校長和張校長對視一眼,他們猜到趙楚昀和林溪語的關系,但是沒想到林溪語會那么傾心于趙同學。
看下時間,張校長朝旁邊的莫蘭序問道:“他們到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