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牧秋拿著劇本在家里轉了一圈,發(fā)覺于言不在家,他又看了看外頭,于言的車也開走了,想必是一大早就出了門,見他沒醒所以沒打招呼。
他拎著劇本去廚房看了一眼,果然鍋里有煮好的粥。
吃完早飯之后,秦牧秋便窩在沙發(fā)上,專心的讀起了劇本。
劇本原來的設定,是傳統(tǒng)的武俠故事,改動了主角的人設之后,氣質(zhì)感一下子就變了。一個從不開口的劍客,作為電影的主角,從頭到尾一句臺詞都沒有,甚至連旁白都不會出現(xiàn),單是這一個設定,就讓電影的類型附加了濃烈的傳奇色彩。
故事的整體節(jié)奏和事件都保留了原來的基調(diào),只是因為主角的設定更改,于言又在劇中加了一個輔助角色,新角色的身份是主角的小師弟,兩人因為很有默契,所以這個小師弟可以代替主角表達出很多心理活動。
秦牧秋花了一上午的功夫,仔細的把劇本讀完,心里終于松了一口氣。他剛開始看到這個改動的時候,心里還有些忐忑,生怕于言為了遷就他而將好好的本子改的面目全非。
那樣一來,他可就真成了《劍芒》的罪人了。
不過讀完新稿之后,他發(fā)自內(nèi)心的覺得,新版本絲毫不亞于原來的版本,而且因為人物設定的特殊性,新的改動甚至為影片增添了幾分禪意。
《劍芒》原本是完全按照商業(yè)片的模式做的,故事和人物設定都遵循了傳統(tǒng)商業(yè)片的模式。不過經(jīng)過改動之后,因著人物身世的特殊性,以及人物產(chǎn)生的效果,整個片子便被蒙上了一層文藝片的感覺。
能兼具兩種屬性的影片,如今可是很難得的。
于言真是個天才!
只不過天才現(xiàn)在有點忙得焦頭爛額。之前《劍芒》的項目進度已經(jīng)基本到了定稿的階段,他現(xiàn)在自作主張把劇本做了很大的改動,所以需要在第一時間獲得各方認可,否則后果會變得很麻煩。
《劍芒》一路走來經(jīng)歷了太多坎坷,承載的不止是于言一個人的心血,無論如何,他都不允許項目因為自己的決定而產(chǎn)生消極的后果。之前他日以繼夜的改劇本,就是為了能兼顧各方,不讓項目的進度受影響。
默鳴內(nèi)部的人員看過新一稿的劇本之后,基本上沒表示太大的疑義。公司里原本創(chuàng)作的事情都是于言把控,如今他又是這部片子的編劇兼導演,所以由他親自修改的劇本,自然不會有人提出異議。
況且,新改的本子確實很棒,這是毋庸置疑的。即便是一直對文藝片避之而不及的方總,看過之后都覺得在原本商業(yè)化的故事元素中加入文藝色彩是一種難得的嘗試。
方總只是對主要資方張氏那邊的意見比較擔心,于言沉吟良久,決定親自走一趟。上次他去張氏,是得知秦牧秋私自去見張洋,而那天到了張氏的門口,便見到了昏迷的秦牧秋。
于言這次是以公司的名義,親自帶著小方去的張氏。去之前通過公司那邊的名義約了張洋,出人意料的,這次張洋竟然沒有避而不見。
進了會客室之后,張洋和陳溪都在場,于言心中有些詫異,面上卻沒有表露出來。寒暄過后,張洋主動解釋道:“知道于導是來說電影的事情,所以我特意請了外援。”
張洋說罷轉頭看了一眼陳溪,繼續(xù)道:“說起來不怕于導笑話,雖然現(xiàn)在張氏的許多投資都和電影有關,可我本人對此卻并不太了解。好在陳溪在這方面能幫我一把,要不然您找我聊劇本,我也不敢見您。”
陳溪在一旁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隨即和張洋對視了一眼,張洋嘴角難得流露出了一絲笑意。
“不知道二位有沒有看過劇本?”于言問道。
張洋道:“看過了,我這邊沒什么意見,只有一個要求,新加的角色讓陳溪來演。”
一旁的陳溪聞言一愣,顯然張洋并沒有事先和他商量過這個決定。坦白說,如果能出演他當然是愿意的,可是以這樣的方式提出來,似乎有些勝之不武,而且也有些強人所難的意思。
他剛想提醒張洋什么,坐在對面的于言就開口道:“好啊,沒問題,這個角色很適合他。”
很適合他?張洋聞言下意識的看了于言一眼,心里突然閃過一個念頭,但是他什么也沒說。一旁的陳溪和小方都有些目瞪口呆,原本還以為這會是一場挺復雜的溝通,沒想到兩人一人一句話就達成了共識。
“資金方面如果有要求,于導盡管提。我雖然不是很懂電影,但我信得過的人都說《劍芒》會是上乘之作,張氏不缺錢,別的方面我也幫不上什么。”張洋說的很直白,但面上的表情倒是很真誠。
于言笑了笑,開口道:“張總客氣了。”一旁的小方驚得舌頭都快伸出來了,沒想到傳說中神秘高冷的霸道總裁,竟然是這么耿直的人設,真是叫人跌破眼鏡。
兩人又象征性的聊了一會兒,基本上都是些無關緊要的問題。劇本的改動很快通過了所有重要人物的肯定,《劍芒》這個項目至此算是沒什么問題了。
臨走前,于言突然對陳溪道:“上次大喧把你的東西送過去的時候,漏掉了幾本書,回頭我找人再給你送過去,或者你愿意的話,也可以來我家做客,你和牧秋說起來也算是同組拍過戲,往后也還要繼續(xù)合作。”
陳溪聞言面上一喜,似乎沒想到于言會邀請他。不過他回答之前還是忍不住看了一眼張洋,似乎是在詢問對方的意見,張洋見狀忙道:“他很早就想去拜訪,只是怕會唐突,所以一直沒開口。改日若是方便,我親自帶他去拜訪。”
于言隨后便帶著小方告辭了。
陳溪有些抑制不住的興奮,但面上還是表現(xiàn)的很矜持,隨后他好像想起了什么,開口對張洋道:“你怎么能提那樣的要求呢,就算于導不答應我參與,你也不能為難他呀,這個本子那么棒。”
“于言要是那種會被人威脅的人,《劍芒》早幾年就該拍了。當初他就是不愿被資方擺布,所以才一直等到今年。”張洋解釋道:“我就算不提,他也會邀請你參與,我提出來,正好算是承他個人情而已。”
陳溪聞言有些不解。
張洋繼續(xù)道:“我雖然不太懂劇本,但是一看就知道那個新加的角色是照著你做的,我讀劇本的時候,代入的都是你。”
陳溪看劇本的時候倒沒有自作多情,但如今被張洋一提醒,還真是覺得挺像的。不管于言是出于什么樣的目的,這樣的安排都讓陳溪覺得——榮幸。
張洋能看出來的玄機,秦牧秋自然也看的出來。所以當于言第一次就新劇本詢問他的意見時,秦牧秋指著劇本上的小師弟,一臉意味深長的望著于言,似乎在等著對方印證他的猜測。
于言一天沒見到他了,不由分說先抱著人親了一會兒,這才一本正經(jīng)的解釋道:“我之前一直在想,如果你遲遲沒有恢復,項目延期了要如何解決?有一天晚上我抱著你睡覺的時候,一個恍惚突然想到,如果我把主角改成一個不需要開口說話的人會怎么樣呢?”
“這樣一來無論你恢復與否,都可以出演。”于言道:“只是有一個問題,如果我同時不給人物設置旁白,那就要解決人物心理活動的問題,所以我靈機一動,就想到了陳溪。”
陳溪和秦牧秋的關系,說起來是帶著點玄妙的。秦牧秋靈魂出竅,寄居在了陳溪的體內(nèi)。開始他們都以為兩人是靈魂互換,最后得知并非如此,陳溪的身體只是暫時保存了秦牧秋游蕩在外的靈魂。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陳溪的身體在命運的驅(qū)使下,幫助秦牧秋度過了一劫。如果沒有陳溪的話,說不定秦牧秋的靈魂就再也回不去了。
秦牧秋對陳溪原本便很有好感,這年頭像陳溪這么努力上進的年輕人可不多了,尤其是入了這行之后,還愿意踏踏實實的學習,所以他倒挺高興陳溪可以參與。
“我其實是把原來的人物拆成了兩半而已,沉默的那一半是你,守護的那一半是陳溪。這樣的安排,就算是給陳溪的一個謝禮吧,為了他的身體曾經(jīng)收留過你的魂魄。”于言道。
秦牧秋被于言一席話說得有些愣怔,他向來見慣了于言比較生活化的另一面,驟然面對這個文縐縐的于言,心里還有些不太適應。而且,他總覺得這個才華橫溢的人和床上那個死皮賴臉的人有些格格不入。
秦牧秋覺得,再這么下去,自己快成于言的迷弟了。
作者有話要說: 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