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號信上沒有寫寄件人的姓名,只寫了他的地址和寄件人地址。
莊嚴打開那信封的時候,先掉出來了一個用布包裹著的東西,他掂量了一下,竟然有些重量。他便打開了布包,看到里面的東西時頓時瞪大了雙眼。布包里包裹著的竟然是一個精致的二等功功勛章。
怎么會有人給他寄功勛章?要知道莊嚴這才參與了抗險救災和災后重建,也從沒覺得自己會有機會得到這樣的榮耀。而莊嚴認識的人中,有得到過二等功功勛章的人,也只有一個,就是他曾經的班長,楊念莊。
莊嚴立刻打開了信封里放著的信件,翻到最后一頁看到署名,果然是來自楊念莊的信。
楊念莊在信的開頭便告訴了莊嚴一件事,他退役了。正是因為退役了,才有機會去莊家,才給莊嚴寄來了這封信。
這封信里寫了楊念莊的所有軍旅生涯,似乎將莊嚴當成了一個可以傾訴的人,將心中藏著的故事,還有這個功勛章全部給了莊嚴,希望能帶給莊嚴剛開始的軍旅生涯一點啟發和方向。
楊念莊被莊嚴的大伯救了以后,便改了自己的名字。正是因為自己的名字,所以楊念莊一直沒有忘記當初救了自己的人是解放軍。
因此,楊念莊高中畢業以后,就參了軍。楊念莊的身體素質很好,所以沒有任何阻礙就成功入伍。有緣的是,當時的楊念莊和莊嚴所在的是同一個新兵連。
進入了新兵連以后,楊念莊的努力和天賦便凸顯了出來。就如同莊嚴在新兵連聽到過得那些一樣,楊念莊是三連幾年以來的傳說。不論是文、是武、楊念莊永遠是軍隊里最拔尖的。在新兵比武賽中,奪得了他參加的所有項目的冠軍,成績完全碾壓第二名。
果然,在楊念莊結束了新兵連的生涯以后,就跟顧海一樣進入了特種兵部隊。等進了特種兵部隊以后,楊念莊才明白,當初救他的莊大伯,也是一名特種兵。
特種兵的訓練,要比常人想的更為艱苦。從特種部隊出來的人,幾乎每一個都能以一當百,幾乎都能做到常人無法勝任的事情。楊念莊這樣性格的人,都差點在戰俘訓練的沒有堅持下來。這種摧毀人意志力與驕傲的訓練,讓年紀不大的楊念莊幾乎產生了想要逃跑的念頭。
但這個時候,楊念莊想到了數年前救他的人,即使他忘記了莊大伯的面容,也不會忘記當初那個高大挺拔的身影。楊念莊進入了特種兵部隊以后,才知道當初的莊大伯不僅是特種兵,更是特種兵中出類拔萃的人,甚至是年紀最輕的隊長。就是這位前途無限的特種兵隊長,為了救一個孩子毫無猶豫的奉獻了自己的生命。
所以楊念莊咬牙挺下來了,他不想讓那個優秀的人為自己失望。
沒過多久,各項成績都很優秀的楊念莊開始正式執行任務。楊念莊跟莊大伯一樣,優秀且善良。他在特種部隊的這幾年救了很多人,做了很多事。有好多次,都是跟死神擦肩而過。直到有一次,他參與一次搗毀私造槍支的窩點時,正遇到了洪水決堤。楊念莊在追捕一個犯人時,那犯人為了拖延時間,將身邊的一個孩子扔進了洪水里。
楊念莊幾乎沒有猶豫,就跳入了洪水中抱住了那孩子,然后被洪水一起沖向下游。幸虧在途中,楊念莊抓住了一條老樹的樹根,即便樹的枝干全被洪水吹垮了,但是它的根還是扎在了地下,只被掀翻出一部分露出了水面。
楊念莊的決策沒有問題,因為及時抓住了樹根,所以兩個人沒被洪水卷走。再往下游沖的話,就算沒有被水中的浮木擊中,也會被前方的漩渦卷進水底。
最后救援人員來了,他們小心的接過楊念莊懷中的孩子,但想要拉開楊念莊的時候卻發現,他的手緊緊扣在樹根上,自己根本挪不開了。還是救援人員狠下心,將他的手指頭一根根的掰開,才將他帶了出來。
可是送進醫院以后,醫生說楊念莊的胳膊傷勢太嚴重了,就算治好了也沒法回到以前了。因為特種部隊執行的都是生死之間的任務,所以楊念莊也不能再在特種部隊待下去了。
楊念莊第一時間想的是退役,但是曾經的連長希望他能在軍隊多待些時間,于是楊念莊便留下來帶了一屆新兵,就是莊嚴他們那一屆。
楊念莊的二等功勛功章也就是因為那次洪災而被授予的,因為特種兵的身份特殊,他們離開之后,軍隊會有意幫他們掩藏身份。所以,整個三連都不確切的知道楊念莊離開新兵連后去了哪里,那枚軍功章也只當他是抗洪救災得來的。
楊念莊在信里說了自己生平,也提到了自己為什么要把軍功章寄給莊嚴。因為當初莊嚴羨慕的看著楊念莊的軍功章照片時,他就在莊嚴身后。
楊念莊認為一個軍人,最重要的就是公私分明,所以在軍隊的時候,他不可能告訴莊嚴他們的關系。但私底下,楊念莊又從莊嚴身上看到了莊大伯的影子,又想多幫他一些。
當初特種兵部隊來調查莊嚴的時候,楊念莊便把莊大伯的事情,還有莊嚴家現在獨生子的狀況一起寫了上去。當初莊嚴沒能去成特種兵部隊的時候,楊念莊既是為他可惜,又松了口氣。所以,這枚軍功章既是鼓勵莊嚴在普通的軍人崗位上依舊竭盡全力,也是想要補償他一些。
莊嚴看完了信件之后,心情可以說是五味雜陳。他手里摸著那枚自己心心念念的軍功章,想到自己沒能去成的特種兵部隊,長長的嘆了口氣。
特種兵部隊,可以說是每個想要參軍的少年的夢想。就像小孩子想要成為超人一樣,他們這些小兵們也想成為軍中超人。但是想要成為超人,就要承擔更多的責任。不論是莊大伯還是楊念莊,甚至是無數的特種兵們,他們為了國家和人民可以毫不猶豫的將自己置身險地,奉獻自己。但在這些人身后,是莊嚴爺爺奶奶一般,傷心欲絕的親人。
莊嚴的喉嚨動了動,然后小心翼翼的收起了那枚軍功章和信件。他是一個小兵,普通卻不平凡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