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殿試,余笙被破格封官翰林學士,常伴君側。
丞相已經習慣云皇不按規矩辦事,還好女君算講道理。
真不敢想象,若當初只選云皇當皇帝,他會累成什么樣。
沒有人知道云皇看重余笙的原因,只以為他是臨州來的,家里與女君有關系。
從那起,每每重臣在宮里議事,總是有余笙的身影,他負責記錄,起草詔書,有時官員們還會詢問他的觀點。
殿試選出的狀元,榜眼,探花,光芒都被他比下去了。
臨州余府丞收到余笙的來信,打開第一封,高興的喝了兩大口冷酒才平靜下來,給送信的人封了厚厚的賞銀。
余夫人也是喜極而泣,抱著夫君的手臂直擦眼角,他們的兒子不僅中了,還成了殿前紅人。
隨后又拆開第二封信,兒子懷疑是他對孫菲菲的舉動,引起云皇欣賞,云皇始終愛女君一人,從未想過有第二個女人。
夫妻倆對視一眼,后深深點頭,云皇和女君感情深厚,大周幾乎傳遍了。
沒想到兒子的前程竟和孫姨娘有關。
二人一合計,不如給孫菲菲扶正,孫子孫女也成了嫡出,以后余笙不納妾,不犯什么過錯,云皇定會一直看重他。
當即給余笙寫回信,若兒子也同意,他們就這樣辦。
孫菲菲還不知道,但見老爺夫人對她比往日熱情,也猜到余笙高中了。
他為了自己這個罪臣之女,多次和父母抗爭,她沒想到,當初為保命的選擇,竟成了她一生的救贖。
她已經懂得什么是真心,心里暗暗發誓,他若不離,她定珍視。
......
幾個月后,五歲的謝知熠沈之羲要準備入學。
選伴讀時,顧愷之三歲的兒子說什么也要跟著一起,謝云兆趕他回去,太小了,還吵著找奶娘呢。
讓他后年再來,沈之瀾也要明年。
最終定下大公主的女兒,葉蔓的兒子,丞相曾孫,還有幾位高官家中適齡子弟。
沈老太傅和軒王一早進了宮,給自家孩子啟蒙。
謝云兆早早下了朝,沒和大臣議事,一手抱著一個孩子去了尚書房。
一路上高高興興的,孩子大了,以后就有自己的事要做,不會再和他搶榕榕。
他們本就忙,好不容易有時間還要被三個孩子霸占,只有睡覺時能和榕榕溫存。
沈之羲捏他嘴唇,不讓笑,她不喜歡讀書。
“勞煩祖父,勞煩岳父,阿熠和羲羲就拜托你們了。”謝云兆放下孩子笑著說道。
老太傅看到他來,很想把他留下一起教,治治他兒時好動不愛讀書的毛病:“云皇要不要一起聽聽?”
“不不,還有奏折要處理,朕就先走了。”謝云兆嚇得連連擺手。
剛要跑,被謝知熠拉住衣擺,小小的臉上露出一抹邪笑:“兒子已經讓小妹看緊了娘,爹別想和我搶!”
“你……”手剛要挨上他的屁股,謝云兆似有所感,回頭看看瞪眼睛的祖父,顧不得揍兒子,趕緊跑了。
老太傅無奈的搖搖頭,在孩子面前也不知道穩重。
一日下來,老太傅只上了半個時辰的課就險些氣暈過去,被送回了長公主府。
長公主親自用陰濕帕子給他敷額頭,數落的語氣帶了心疼:“你都多大歲數了,交給兒子和高太傅就好,非要親自給他們啟蒙。”
老太傅頭歪向床里側,不看她,嘴里嘟嘟囔囔的:“那老家伙還能掌管朝堂,我教個書有什么不能的?”
長公主無奈扶額,又暗戳戳跟人家比:“丞相面對的是能聽懂話的官員,你呢?”
“一群孩子,玩鬧起來房蓋都能掀開,心臟怎能受得了?”
“你覺得他厲害?”老太傅帕子也不敷了,坐起來盯著妻子問。
長公主抿抿唇,重點在這嗎?她哪句話說丞相厲害了?
“還有,你怎么知道我說的是丞相?”
“你別無理取鬧啊,我不管你了。”
長公主抬屁股就要走,手腕被拉住:“我心口疼~”
“你比之瀾還小,三歲娃娃,不能再多了。”長公主被氣笑了,到底沒走,又坐了回去。
“你是不知道那幾個孩子多能鬧,羲羲最甚,不僅坐不住凳子,她一個比三個孩子還鬧騰!”
“叫她回答個問題,嗓門之大猶如天雷。下課瘋起來上躥下跳,幾個大孩子都跑不過她,一點沒有公主樣。”
“不是你讓羲羲姓沈的時候了,長大了開始嫌孩子鬧騰。”
老太傅臉上露出后悔之色:“我以為她會像孫女小時候,可可愛愛的,也有淘氣的時候,但都是乖乖的淘。”
長公主嗔他一眼:“你孫女最壞,蔫壞,否則先帝怎會喜歡她勝過喜歡幾位公主?”
“哈哈,也是,就連李琛都沒有孫女得寵。”老太傅笑的得意。
長公主拍拍他的手,溫聲細語說道:“以后你就別去了,讓景軒自己去,他自己外孫,理應上心。”
老太傅目光閃躲,心里依舊不服輸:“我明天也許就適應了。”
長公主心里氣惱,這老頭子就是不肯服老。
沒來硬的,她眼簾微垂,語氣帶了一絲撒嬌:“可是……我最近身體也不太舒服,想夫君留下來陪我。”
老太傅目光直直看過來,耳尖都紅了,握住長公主的手,嘴角勾著淺笑:“我不去了,陪你最重要。”
長公主面上感動的望著他,心里著實松了一口氣。
他雖軸,勝在好哄。
老太傅被氣回家的事朝野上下都知道了,大臣們大多都是在女君身邊看過兩個孩子,每次見都很乖巧,怎會如此?
也許是老太傅年紀大了,所以才不堪其擾。
兩個孩子下午回來就去御書房里跪下了,他們沒想到會氣暈曾祖父。
“今天都學了什么?”沈書榕生氣的是謝云兆都沒氣暈祖父,被這兩個小的氣暈了,還真是青出于藍勝于藍。
“今日學了孝道。”兩個孩子知道惹禍,乖巧回話。
“學了敬愛長輩,在長輩面前,要溫潤儒雅,有禮有節。”
“你們做到了嗎?”
“是……是曾祖父走之后才學的。”兩個孩子撇撇嘴,眼淚就在眼圈里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