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不吉利,跳過。
……
東海之畔。
有一座書院,坐落于鐘山之下。
廣廈千萬間,鱗次櫛比,白云環繞,浪卷礁石,浩然凌霄。
自春秋以來,這里誕生了無數的賢者,他們的思想如同皓月,照亮了黯淡的歷史長河,他們的身影活躍在千年來的各個角落,用浩瀚思想,為時代發展的畫卷,涂抹上更鮮艷的色彩。
春秋書院,一個群賢薈萃的地方,是學者的搖籃,也是將相的溫床。
在這里,你可以輕易見到當世大儒,墨家巨子,隨處可見有人當街吵架,為一個小小的理論辯論,可以看到各種新奇靈巧的物件,那是新格物派的作品。
傳奇商人阿大掌柜,就曾在墨家公輸巨子一脈的推動下,受春秋書院小祭酒之邀,來到此處授課數月,令眾多學子驚為天人,從此掀起了新格物派的浪潮。
有儒生認為讓商人為師,有辱斯文,令春秋書院名譽掃地。
但更多的讀書人們認為,達者為師,春秋書院海納百川,自是容得下商賈講學,有何不可?
山字號,作為大寧第一商號,不斷出現劃時代的新奇發明,他們的大掌柜阿大,自是當世第二明白其中道理之人。
正所謂醍醐灌頂,在王爺的許可下,阿大將許多不屬于這個時代的格物理論公開給了春秋書院學子們,自此一發不可收拾。
哪個時代,都不缺科學狂魔。
于是,在春秋書院新格物派誕生后,阿大的商賈本能又壓制不住了。
他決定,為新格物派提供經費,為他們提供思路,讓他們盡力去做實驗,完成他們心底的想法,研究出更多新奇發明。
同樣的,山字號與其發明人共同享有這些發明的所有權。
有新格物派學子將研究成果偷偷送給別人,那也無所謂,但他們若是敢用于商業用途,那阿大就會讓他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山字號,什么是真正的春歸樓。
這也是那么多年來,山字號新商品層出不窮的原因。
最近,他們在研究一種名為玻璃的東西,也不知何時能弄出來。
這個計劃保密性極高,在新格物派中,也只有寥寥幾人知道,看他們謹慎的樣子,是個極為了不得的東西。
李志如此想著。
“唉……”
鐘山下,有一座大湖。
冬日里,霧凇沆碭,朦朧如畫。
湖中有小亭,有青衫書生盤膝而坐。
雖至寒冬,卻未升爐火,任由冰霜掛上眉梢。
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兵家謀略、道儒法墨,集與一身,短短二十年,將春秋書院各學派融會貫通,妄圖為天下再立文脈的書院小祭酒,此時此刻,似乎在此冥想。
“師兄,你說你要出來吹吹風,清醒一下腦子,可我看你這都快凍死了,還沒好嗎?”
青衫書生身后,有清秀少年裹著大氅,哆哆嗦嗦道。
聞言,李志不動聲色地用手帕拭去鼻涕結成的冰霜,默默用浩然正氣將自己快要凍僵的身體回暖。
“為兄在思考。”
李志道。
清秀少年白刑無奈道:“我當然知道你在思考,可你到底在思考什么,非得大冬天的在這待著。
師兄,快回去吧,屋里有地龍,多暖和啊。”
李志點點頭,與白刑一同走出了亭子,踩在了大湖的冰面上。
“小刑,你說……為兄要不要跑?”
白刑問道:“師兄,有沒有可能,在你說這句話之前,我都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
“也是。”
李志的臉上多了一抹惆悵:
“為兄算錯了一件事。
這件事,可能給為兄造成極為嚴重的后果,甚至會打亂為兄接下來的很多計劃。”
“算錯什么事?”
“為兄可能要被揍上一頓了。”
“那確實很嚴重了。”
白刑重重頷首,問道:“師兄,誰要揍你?”
“祁王。”
李志悲哀地四十五度望天。
“為兄英明一世,誰能想到,連她父親是誰,我都能搞錯呢?”
“他的父親是誰?什么意思,誰啊?”
“錦書。”
提起這個名字,李志的臉上多了抹悵然,眼神中,又多了幾分笑意。
“錦書公主的父親,不就是陛下嗎,這還能搞錯?”
白刑有些不解。
“你不懂。”
李志搖了搖頭,道:
“為兄算到了陛下與祁王在演戲,算到了寧魏國戰的結果,算到了國師府的衰敗。
可萬萬沒算到,錦書,竟然是他的女兒。”
白刑面露震驚:“師兄,你是說,錦書公主的父親,另有其人?
是誰啊?
祁王?
你是怎么知道的?”
“唉……”
李志再嘆一口氣:“為兄在思考皇帝與祁王關系時,一直琢磨不透的一點,便是祁王那年究竟為何離京,去往遼東,能夠將這出皇家不和的戲碼演那么多年,騙過北蠻國師。
世人皆言,祁王不知因何事,入宮與太祖皇帝吵了一架,隨后離京赴北。
他們騙了北蠻國師二十多年,總要有足夠的籌碼,讓他相信他們兄弟確實不和。
為兄便去找那些在太祖一朝時,曾在中樞任職的師叔伯們,終于勉強湊齊了內幕。
原來,是因一個女子,一個祁王深愛的女子。
再去聯想北蠻國師為何會如此堅信皇家不和,很顯然,那女子是國師府的人。
在那女子自刎后不久,雁妃娘娘誕下了錦書。
這是巧合嗎?
為兄斷定,不是。
當然,這件事是我最近才發現的,為我填上了這場寧魏國戰的最后一塊拼圖。
然后……為兄就危險了。”
“師兄?”
白刑已經不愿再做捧哏了,但他還是想要把真相繼續聽下去。
“祁王爺是個什么脾氣的人,看他行事,你應當也知道了。
隱忍二十年,為那女子復仇,出手便是滅其神山,奪其江山半壁。
而為兄我,又與他們的女兒……唉。
祁王已經離京了,應當是要回遼東一趟的。他此番入京,定然已經了解到了我與錦書的事情。
在回遼東的路上,順路揍我一頓,不犯毛病。”
“師兄,他揍你,就不怕被錦書公主猜到她的身世嗎?”
白刑愕然道。
李志面無表情地看著愚蠢的師弟,道:
“為兄挨了揍,世人皆以為,祁王是得了陛下授意,來出口氣,教訓一下我這個驕傲自滿的年輕人。
錦書只會埋怨陛下,還會寫信問我疼不疼,向我道歉。
我除非是想死了,才會把她的身世寫明告訴她。
那樣的話,祁王是真的敢把書院屠了泄憤的。
在他眼中,錦書一輩子不知道她的身世,幸福的生活著,才是她最好的結局。”
“確是如此。”
白刑思考了下,覺得是這么個理。
李志的一只腳上了岸,回頭望了眼茫茫白霧的大湖,道:
“我一直以為,來春秋書院找我的,會是老二。
打不了就是被他用劍架到脖子上,恐嚇一番嘛,沒什么大不了的,姐夫跟小舅子,打打鬧鬧很正常。
只是現在……
如果我對祁王說,
岳丈大人,我與錦書是真心相愛,
他會不會下手輕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