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為這件事,讓吳尚榮真正認(rèn)識了尤良星的為人。
這是一個有正義感,有同情心,有擔(dān)當(dāng)?shù)恼嬲哪凶訚h!
吳尚榮辦酒廠的時候就想到了拉他入伙,帶他一起發(fā)財,提前奔小康!
正是因為如此,吳尚榮一見到久違的尤師兄,就掩飾不住滿臉的激動之情,把鞭炮交給兩個弟弟背回酒廠,大步走上前去打招呼。
“尤師兄,好幾年不見了,還認(rèn)識我這個小師弟嗎?”
“怎么不認(rèn)識,你三四歲的時候,吳老師給我們上課時,你就在我們班門口耍。”
“下了課男女同學(xué)爭著弄你來‘抬轎子’或者‘坐馬馬肩’,沒有想到五六年不見你已經(jīng)初中畢業(yè)了。”
吳尚榮摸了一包大前門出來遞給他:“來,把煙抽起再說話。”
尤良星沒有客氣,把煙撕開,抽了一支出來,剩下的還給吳尚榮。
吳尚榮說:“拿給我干啥,專門送你抽的。”
尤良星笑道:“大家都說你以集體的名義開酒廠發(fā)了財,看來傳言是真的,不是你哪來的錢超闊氣。”
吳尚榮道:“我早就想約你一起干,但前兩個月,有時在鎮(zhèn)上碰到尤三哥、尤二姐他們,都沒有磋到過你。”
“尤二姐說你們生產(chǎn)隊在某地包了一段公路來修,隊長讓你帶著部分年輕人修路去了。”
“是呀,我們修了兩三個月的公路,前天才回到家里。”
吳尚榮道:“那過了年你就鐵廠那里來,反正酒廠現(xiàn)在需要人做事情,你來了讓三叔給你安排事情做就行了。”
“我們吳家酒廠烤的酒味道好極了,批發(fā)價縣上核的是二月六角,所以錢肯定是比一般的酒廠賺錢。”
“你來了可以分幾個人給你管,開100元錢一個月怎樣?愿意嗎?”
尤良星道:“你這是照顧我這個當(dāng)師兄的,別說100元錢一個月,50元一個月我都愿意來。”
“那好,就這么說定了,過完了年,二月二十八號就來。平時就住廠里,星期六下午回去,星期天一早趕回來上班就可以了。”
“對了,你給我去酒廠拿五斤酒回去過年。那個酒拿來招待客人,或者拿去給你老岳父拜年,絕對巴適。”
尤良星沒有推辭,他知道他老師的兒子不是虛情假意的人,加上他也聽說了吳家酒廠的酒味道確實好,很想嘗一嘗這酒的味道究竟好到什么程度。
于是,吳尚榮高興地帶著尤師兄回到了酒廠伙食團。
吳媽媽和吳尚榮的幾個叔叔都是認(rèn)識尤良星的,見他來了,大家都很熱情。
二叔把酒拿出來倒起,讓他先喝二兩再說。
尤良星為人豪爽,喝酒也豪爽,二兩酒一口氣干完,然后才慢慢回味,說這酒的道味確實超過了文君酒。
吳二叔又倒了二兩出來,又讓小叔再拿幾個碗出來,大家陪尤良星喝二兩。
這時,吳尚榮已經(jīng)把裝有十斤酒的膠壺提到了尤良星身邊。
尤良星說:“師弟,你說了只送我五斤酒的,怎么又變成了十斤了?你讓我這個當(dāng)師兄的怎么好意思呢?”
江文英在一旁說道:“良星啦,你說這話師母就不樂意了。師母落難的時候,你們鼎力相助,幾斤酒算什么?對了,尚榮給你說讓你來酒廠的事情沒有?”
“謝謝師母操心,師弟已經(jīng)說了讓我三月一號來酒廠上班。”
“這還差不多。哦,對了,尚榮,今年賣了酒,家里有錢了,給你師兄拿一百元錢,讓他給你的侄兒侄女賣兩套新衣服回去。”
“不行啦,師母。酒我可以收,不能再要錢了。”
不一會兒,吳尚榮從住宿樓拿了100元錢遞給尤良星。
尤良星無論如何也不收。
吳尚榮說:“錢算我預(yù)支給你的工資,今后從工資里扣回去,這個總可以了吧。”
聽見吳師弟這樣說,尤良星終于收了錢。
酒喝完了,尤良星要告辭回家了。
江文英說:“今天家家戶戶都要團年,我就不留你吃飯了。尚榮找個背簍來,讓你師兄把酒背回去,好手難提二兩。”
…………
吳尚榮送了尤良星回到伙食團,
見媽的身邊坐著一個大姑娘。
吳媽媽見吳尚榮回來了,喊道:“尚榮,這位知青石姑娘是來找你的。”
吳尚榮走近一看,原來是重生過來那天他救過的那位漂亮姐姐。
吳尚榮道:“石姐姐,其他知青都回家過年了,你怎么沒有回去?”
石燕華苦笑道:“我現(xiàn)在家都沒了,回哪里去?”
石燕華停了一下,嘴唇又連續(xù)動了幾下,明顯還想說什么,但又像開不了口。
吳尚榮見狀,知道石燕華有什么難于啟齒的事情,便說道:“石姐姐,那天你可是說了,我和蘭子姐是你的親弟弟,親妹妹。在弟弟面前有什么話不好說的呢?”
“吳家弟弟,我也是沒有辦法了才來找你。因為,我爸可能要死了,我又沒有錢給他治病,想給你借點錢買點藥去看他,又怕連累你。所以,心里很矛盾。”
吳尚榮問:“你爸在哪里?我可以治病,我小時候跟著老道師傅學(xué)過醫(yī)。真的,我不騙你,我的醫(yī)術(shù)比鎮(zhèn)上的醫(yī)生高明,我媽的哮喘病都被我醫(yī)好了。”
江文英也道:“姑娘,我兒子真的把我的老毛病醫(yī)好了,我本來是不相信他會治病的,因為在此之前他從未與人治過病。但他讓我吃了他配的中藥后,哮喘病再也沒有翻了。”
“所以,你可以相信我兒子,讓他去為你爸治病吧。”
石燕華說道:“但是他現(xiàn)在還在老林邊的朝陽村,離這里有十多里山路。今天是除夕,是全家團圓的日了,怎么好意思讓他離家出遠(yuǎn)門呢?”
“石姐姐,給你爸治病要緊。我們?nèi)胰爽F(xiàn)在天天在一起吃團圓飯,不差這一頓。”
“說吧,石叔叔是什么病,我們在這里給他把治病準(zhǔn)備好,如果是感冒發(fā)燒,就給他準(zhǔn)備感冒藥,老毛病等就給他準(zhǔn)備中草藥。”
“根據(jù)下山來通知我的社員說,他前天被上面來的人批斗,有人用冷水來潑他的頭,說讓他清醒清醒。”
“這樣他當(dāng)天晚上就病倒了,高燒不止。”
“支書和村長怕他死在牛棚里,才派人下山來通知我。”
“說讓他拿些感冒和退燒的藥上去給他吃。
吳尚榮道:“那要吃風(fēng)熱感冒的藥,吃青霉素消炎退燒。我們馬上去赤腳醫(yī)生那里去買,另外帶一些生姜和火茐以及辣椒上去,弄點辣子茐姜水給他喝,用被子捂上讓他發(fā)一下汗。”
“只要渾身出一身汗后,感冒就會好上大半。”
于是,吳尚榮把茐、姜、辣椒準(zhǔn)備好,另外帶了一些吳尚榮自己扯來洗凈曬干的柴胡等藥材。
至于青霉素,感冒清等藥,吳尚榮是去赤腳醫(yī)生那里,買了三天的藥帶去。
還把自己床上的被蓋和墊的棉絮帶了去。因為吳尚榮想到,既然是在那上面做牛棚,石父的被蓋和棉絮肯定不多。
另外,吳尚榮還給石燕華的父親帶了一些面條、豬肉和油鹽上去……
這時候的時間已經(jīng)是下午四點了,江文英讓兩個人吃了下午飯上去。
吳小嬸聽后,給二人盛了飯菜放在桌子上,讓他們吃。
江文英說:“你們兩人今天晚上肯定是在上面守病人,要等這位石姑娘的父親病好了,才會下來。”
“那你們二人要多帶點面條上去,餓了好煮來吃。”
“另外你們每人要穿一件棉衣上去,上面不比山下,晚上冷。”
于是江文英趁二人吃飯的時候,又去拿了幾把干面條,還把吳尚榮和她自己的棉衣拿來,讓二人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