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乾元殿偏殿。
身披一身白錦龍袍的文訓背立著雙手,站在雕刻著花葉的金木窗前,望著窗外榆樹枝頭上新發的嫩芽怔怔出神。
又是一年春,不知不覺間,已經是建隆八年了……
阻卜部聲勢浩大,人馬雄壯,堪稱是近五十年來中原前所未有之勁敵!但文訓依舊泰然自若,他對自己派出去的人很放心。
那是糾合了整個大鄭北方所有精銳部隊組成的聯軍,各路將領也都是久經沙場、久負盛名之輩。
此役,就是奔著滅國去的,徹底肅清草原、解決北方邊患,讓胡人再也不敢向南而望!
如果他們不幸失敗了,我老頭子縱使年邁,但還能上的了馬,提的動刀。
這些年以來,我亡宋舒、敗應開疆、收韓登、定孫芝、降李遺景、平孟玄、滅李嘉,終于蕩平四海,一統九州,再造乾坤!不負大丈夫之志也~
所謂的阻卜汗國,也只是下一個罷了。
我見過很多勢力的興衰,但浪花淘盡,唯我屹立不倒。
“沙沙~”
身后傳來腳步聲,文訓從思考中回過神來,深吸了一口氣,又將濁氣吐出。
謝榮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行禮,然后站起身來,對著文訓的背影面帶欣喜的奏道:“陛下,漠北傳來消息,婁煩郡王在溫都嘛尼山大敗烏古,初次大戰便已告捷,眼下他正穩步推進,直指夷寇的漠北王庭。
另外,申屠延釗率領云中騎兵突入鬼方、唐兀舊地,許諒也帶著北方行營主力沿燕云一帶北上契丹黃龍府,烏古留下一些兵馬阻擊我大軍,自己率主力急切趕往王庭,無意與我軍交戰。”
“嘶……”
文訓聽后疑惑的轉過身來,面色不解的看著謝榮思忖良久,這才說道:
“他手里有將近三十萬人馬,縱使初戰失利,也不應該就此潰退,立刻傳信給安容,叫他務必小心提防!別再是誘兵之計,仔細中了埋伏。”
謝榮拱著手,身子微微前傾,笑著對文訓說道:“陛下,烏古此番應當不是計策,漠北分部八百里加急傳來消息,說是阻卜的大汗金帳好像遭遇了打擊,烏古的宗室遭人屠戮,其朝中中樞官員也死傷近半。
南院大王韓天齊失蹤,太尉失忽都、太常令額爾濟、翰魯朵院和大林牙院的官員、尚書省官員三十二人、虎師營主將兀里顏全部喪命。
而且他們的王庭好像發生了暴亂,百姓不知何故與戍軍發生沖突,截至皇城司發消息的時間,王庭已經徹底失去控制了,由此也引發草原各地政令不明,上下不通,各部貴族各自為政。”
“啊?”
自從做了皇帝之后,文訓很少會有失去表情管理的時候,喜笑怒嗔雖然隨心所欲,但也都是有意識的控制釋放出來,很少出現像今天這樣王大錘式的懵逼臉。
茫然。
這就像自己率兵去前線打仗,突然聽說了汴京城里的百姓起義了,皇宮里的太子、皇后、文姓宗室、以及中書門下和樞密院加起來將近的一半官員全都被人給宰了,杜宣失蹤了,劉青山和薛定死了。
然后西蜀、江南、嶺南、關東、荊楚等地的知府太守們也都擁兵自治了。
那確實沒功夫再花心思和時間給對手設伏了,肯定是留下一點人馬阻擊,全軍主力不分晝夜的快馬加鞭往汴京趕!
哪怕此舉可能會失去晉陽、河北以及關中等重要的地區,這會兒恐怕也顧不上了。
所以……
究竟發生甚么事情了?
他媽的!究竟發生什么事了?!!
烏古今年四十歲的人,急的青春痘都長出來了好幾個!
他現在根本顧不上身后追著自己不停蠶食阻擊兵馬的安容和那些該死的鄭將,只想趕快回到王庭穩住大局,讓好不容易聚集起來的草原各部不要離散,不然就只能逃到貝加爾湖,等安容糧食吃完再回去了!
其他各部族發往王庭的文件得不到回復,轄區內的事情又必須得處理,就只能自己做主了。在這種情況下,平時不敢干的事情也敢干了,比如停止往公共機構交錢交糧食、募集人手防止馬賊、給阻卜大軍中的自家人寫信趕快回家里來之類的。
被烏古留下來阻擊安容的草原軍隊也很不服氣,這種情況下他肯定不會留下阻卜部的士兵,自家人要留著,不能白白消耗,所以負責阻擊的全都是其他部族的從屬軍,可人家又不是傻子!
吃肉的時候沒有我,刷鍋洗碗的活交給我來干,算盤打的挺響啊!以前怎么沒發現,你人長的這么丑,想的卻那么美!
再加上安容在溫都嘛尼山表現出來的勇猛勢頭,誰愿意明知不敵、仍舊死戰的去給烏古當炮灰啊!負責阻擊的部隊大部分都默契的逃掉了,這阻擊的任務你們誰愛干誰干,反正我不干!
另一方面,凌晨背著韓天齊百萬撤離時,還放出消息說王庭的一切亂象都是南院大王干的,他在草原上臥薪嘗膽這么多年,為的就是這一刻!漢家男兒豈會甘愿屈身事賊?必給你整波大的!!
盡管烏古壓根就不相信相交多年的韓天齊會無緣無故的背叛自己,更何況他的家人孩子都還在可敦城呢!但他手底下人并不清楚他們的好基友關系啊!
他們只看事實,而事實就是韓天齊一個大活人就這樣沒了!于是,阻卜本族的人紛紛小聲指責大汗不應該信任一個漢人,否則他怎么會在出了這么大的亂子后消失的無影無蹤?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次生問題,阻卜汗國各地都爆發了不同民族之間的沖突,阻卜人看不慣漢人,奚族人仇視阻卜人,其他部族也都渾水摸魚。這已經不是信不信的問題了,而是愿不愿意相信的問題。
突厥、契丹貴族肯定更愿意相信韓天齊背叛了烏古。這樣一來,原本團結在烏古手底下的漢人和阻卜人就會離心離德、互相不信任乃至于敵視,能削弱阻卜部的實力,何樂而不為?
而且這樣也能從側面證明烏古識人不明、進一步削弱他的威望和影響力。所以真相根本不重要!不管韓天齊是不是背叛了烏古,他們都要把背叛的罪名坐實!
烏古和韓天齊辛辛苦苦營造出來的民族融合氛圍被破壞的一干二凈,阻卜部的主體民族統治地位也變成了一塊燙手山芋,根本不敢提,提了就會惹人反感。
流水的皇帝,鐵打的貴族,這一規則在草原上更加適用!南人再怎么兇猛,哪怕像當年漢唐時期一樣狠,那也遲早會退回長城去。但阻卜部就在草原上,趕也趕不走,這不削能玩?
眾人拾柴火焰高,大伙一起努力,把烏古和他的阻卜部拉下神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