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暄家外,月明星稀,因為宵禁的緣故,路上只有他們三個,鞋子和地面摩擦的咯吱動靜顯的很孤單。
王五周六小交換了一個眼色,多年的默契讓兩人只是一個眼神,就明白對方心中所想。
“這個時候了,李先生還出來干什么?是生怕...蔣瓛抓不到你嗎?”
二人跟在李暄背后,心里縈繞緊張,連大氣都不敢喘,兩個眼睛一起放哨,時刻注意著左右前后。
如果真的有危險,他們會奮不顧身,一把推開李暄。
即便以命相護也在所不惜。
“我現在一想起來李先生舉著搟面杖,給指揮使大人打了,我都心驚肉跳!”周六小看了一眼王五。
王五回他一個裝著滿滿后怕的眼神:“我也害怕!打指揮使大人,還用那么粗的搟面杖,除陛下以外,也就是李先生了!”
用眼神交流一番,二人又齊齊看向前方慢步走著的李暄。
對方慢步行走在夜路上,脊背筆直,步伐沉穩,毫無擔憂之態。
王五周六小看的頭顱頻點,心中佩服,在這種緊張時刻都還表現的如此淡定,甚至...有點那么如沐春風,怡然自得的意思。
好像白天毆打的,不是什么錦衣衛都指揮使,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蒼蠅。
“這么淡定,難道...”王五心里一下有了個猜測,默默望向周六小:“難道說...這一切其實都在李先生算計之中?你說是不是這樣?”
“打錦衣衛都指揮使,也是算計?”周六小也在用眼神,無聲的表達內心的震驚:“這怎么可能!沒見過誰算計著...毆打錦衣衛都指揮使的!”
“這樣的侮辱,指揮使大人怕是不會善罷甘休!”
交流到這,周六小心里的緊張擔憂情緒又深了不少,望著前面淡定慢步行走的李暄,考慮了一下,還是決定上去勸一勸。
畢竟錦衣衛抓人,可從來不需要走程序,在陛下耳邊告一狀,潑一盆臟水。
可能當夜就會來幾個校尉力士動手。
這想法才剛從心頭升起,周六小耳朵一動,忽然聽見身后傳來細微鞋面摩擦石子的聲音。
雖然只是很輕微的“咯吱”一下,但仍然被他靈敏的聽覺給捕捉到。
緊張一下躍然臉上,他給了王五一個眼色。
王五也是如此緊張神態,明顯也是聽見后方有人跟蹤的動靜了。
周六小不動聲色的暗中提起戒備。
王五上前到李暄身側,小聲提醒:“李先生,有人跟蹤。”
“跟蹤?”
李暄倒是沒聽見動靜,他在想東瀛的事,此時稍顯意外,不過不到一息,就反應過來后面跟蹤的人一定是白天挨打的蔣瓛。
心里跟著升起自責。
白天攆蔣瓛的舉動,有些糊涂。
當時光想著去得罪他,省得他粘著自己。
但卻忽略了很不引人注意的一點,就是他如果在朱元璋那,攪和東瀛的事。
那很有可能或直接,或間接影響到自己出海的計劃!
“怎么甩掉他?”
李暄眼中帶著思考,逼著朱元璋殺自己這條路,難度現在已經變的非常高,再想走這條路,有些走不通。
那接下來唯一的路,其實就只是剩下偷偷跑路去東瀛。
所以這計劃,絕對不能被蔣瓛給攪和。
正在李暄沉思之際,卻沒想到跟蹤他的人主動選擇在此時現身。
腳步踩到地上的石子摩擦,發出“咯吱”的動靜,逐漸靠近。
李暄臉色變換,是蔣瓛親自來的,還是誰?
王五周六小則是篤定,必定是蔣瓛安排的暗哨,就是來報白天被毆打的仇來了!
那現在怎么辦?二人對視一眼,保護李先生,和蔣瓛徹底撕破臉?
這樣一來的話,如何把李先生安穩送出城,就成了頭等要事。
自己只有兩個人,就是不知道蔣瓛這次派來了多少暗哨。
思緒快速翻涌之間,后面的“咯吱”動靜已經由遠至近,幾乎快要到身邊了。
周六小心一橫,望向王五沉聲托付:“李先生交給你了!走!”
“好!”王五不敢耽擱,作勢就準備帶上李暄跑。
然而就在這時,后面來人的說話聲,卻生生止住他們的動作:“李御史慢行!本王應約而來!”
“本王!?”
“本王!”
王五周六小眼睛驚得瞪成牛眼。
李暄更是心里咯噔一下:“等會兒!什么叫本王?什么叫...應約而來!”
回過頭去,正看見帶著和善笑意,頷首點頭的朱棣立在那。
“怎么是你!?你怎么在這啊!?”李暄的聲音充斥著幾分意外,還有極致的不耐煩。
嫌棄的話說出了口,又望望朱棣身后漆黑一片的街道,心里想著,不是蔣瓛跟蹤自己?
他現在徹底懵逼了,眼睛幾乎瞇成一條線,望著朱棣,思緒快的好像要摩擦出火花,想著對方為什么會出現在這。
忽然靈光一閃。
壞了!
難道說...
想到一半,李暄頭控制不住的往后微仰,眼睛圓睜,想到了一個恐怖的可能性。
難道說,是之前自己打朱棣的那三下,讓他...
讓他覺得身為親王,卻被臣子毆打,所以認為受到了侮辱!
此刻前來,是因為猜出自己偷跑出海的計劃,想要阻止,以此報復?
恐怕就是這樣!
對!
一定就是這樣!
一想到這些,李暄緊張到額頭都在冒汗,望著朱棣的眼神逐漸變的不善。
不然就趁著月黑風高...自己這邊又是三個人...心一狠手一黑,把朱棣給綁了?
然而這個想法都沒落地。
朱棣帶著敬意的聲音就鉆進李暄耳朵。
“承蒙當日李先生指教,本王悟了!特意在三日后的今天,夜半三更前來拜見!”
因為藍玉說的,打三下的意思,就是指三天后夜半三更來見面。
朱棣今天過來一看,李暄果然出來了!
藍玉這小子,看著是莽夫,但沒想到悟性真高啊!
在心里夸了藍玉一句,朱棣很恭敬的向李暄見禮:“請李先生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