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分!?”
“你竟然說我過分!?”
李暄此時的表現看著就好像遭受了不白之冤,被人憑空污蔑那般,委屈!
望了望朱棣。
“殿下,你說我過分嗎?”
“不不不,先生怎么能說是過分。”
朱棣放在桌案下的手死死掐著大腿,壓抑著瘋狂上揚的嘴角,一抽一抽的。
“先生...”
但這個笑實在是太難憋了。
這種跑到別人家,翻幾千年前的舊賬,說別人才是外人的行為。
太難繃了!
以至于朱棣此刻短短一句話,卻說的十分費勁。
“先生說的有理有據!!不算是過分。”
朱棣說完,臉已經憋紅,只好用雙手捂住面頰,不能笑不能笑...絕對不能笑!
不能破壞先生辛苦鋪墊的一切。
但最后...
“嘿嘿嘿!”
還是擠出來一點笑聲。
李暄沒理他,又轉頭繼續問藍玉:“藍玉將軍,你說我過分嗎?”
“不過分啊!”
藍玉憋笑憋得看著像是在哭一樣,眼和嘴都彎成了倒扣的彎月。
但還是很努力的做出正經嚴肅的表情,回望著同樣一本正經的李暄。
“先生這做的怎么能說是過分呢,我們要回來我們自己的土地,理所應當嘛!”
李暄又看黃子澄和齊泰。
不過沒問,直接略過去他們倆,重新和足利義滿面對面。
已經做好準備回答的黃子澄齊泰一愣,當場憋得難受。
哎!
問啊!
你怎么不問了?
我們都做好準備了,這時候我們也是可以幫你一下的啊!
這種不要臉,但是很爽的搶劫感覺,我們也想體驗一下啊!
我草!
李暄你他娘不問啦?
跳過去我們倆啦!
這邊。
足利義滿瞪了一眼朱棣,又掃了一眼藍玉。
兩個人都是用手捂著臉,但手掌壓蓋不住處,那暴露出來的瘋狂上揚嘴角。
已經把這二人心中所想,展漏無疑!
足利義滿胸膛不斷起伏,像是鯨海里的波浪,心中委屈,窩囊交織!
想破口大罵:“你們這幫明人全是王八蛋!我們住在東瀛幾千年了,你們竟然能無恥到,說我們是外人!”
但思考再三,這話還是憋在嗓子里,沒有說出來。
我忍!
本將軍忍!
調整了一下瀕臨破防的心態,足利義滿硬擠出來一點笑,“明使,這都幾千年前的事了,你現在拿出來...是不是有點...無恥了?”
“什么無恥!”
李暄義正言辭,讓人看不出像是開玩笑,十分正式。
他端起來一拍生魚片。
引來滿堂的目光。
“諸位可知,你們這生魚片就是從我炎黃大地傳來東瀛的?”
“什么!?”東瀛的朝臣這邊,當場石化,下巴都險些砸到地上。
“我們本土的生魚片,成你們炎黃傳來的了!?”
這邊,足利義滿把頭轉到別人看不見的地方,嘴皮子一張一合無聲罵了半天,才笑著轉頭又回來。
“明使,這生魚片可是我們東瀛自己創造的。”
“你看你看,這就是你們倭人孤陋寡聞了吧。”
李暄指著手上的生魚片。
“此物原名‘鲙’,《詩經·小雅》有云‘飲御諸友,炰鱉膾鯉’。”
說到這一頓,頗為自信的回視足利義滿。
“此乃我炎黃大地,周朝菜譜耶!傳至東瀛,怎么就是你們自己創造的了?”
“啊!?”足利義滿和小松天皇看了看彼此,通過眼神,發現他們兩個人現在的想法是一樣的。
就是。
李暄臉皮厚的程度真不一般!
我想殺了他!
“先生說的對啊!”藍玉和朱棣,還有姚廣孝他們,甚至于就連一向厭惡李暄的黃子澄齊泰,此刻都給他鼓起掌。
好!
博學!
李暄用手壓了壓,示意不用這么激動,尋常操作,尋常操作而已。
接著又說道。
“還有,《海內北經》載‘蓋國在鉅燕南,倭北,倭屬燕!’燕國何在?戰國七雄也!”
“今我大明承襲華夏正統——按此推算,東瀛自當為大明遼東都司轄下一島也!”
“《海內北經》又是什么書?”小松天皇和足利義滿都傻眼了,甚至心里有點懷疑。
難道李暄說的都是真的?
他怎么隨便拿一段古話出來,就能把我東瀛給帶上?
“回天皇,大將軍,《海內北經》是《山海經》,這是神話志怪之書!”
有臣子過來解釋。
剛有點自我懷疑的小松天皇和足利義滿,表情一下無語了。
足利義滿忍著爆錘李暄的沖動,硬擠出來一點笑:“我說明使,你這說的是神話志怪的書啊!怎么能當真!”
“這不能當真?那還有!”
朱棣和藍玉,還有姚廣孝,眼中帶上崇拜,望著侃侃而談的李暄。
先生!
真乃神人也!
博學!
這邊,黃子澄都繃不住了,問齊泰:“他說的是真的嗎?《海內北經》真有這句話?”
齊泰搖頭:“我平常都不讀這些雜文,我也不知道...”
黃子澄傻眼,又看了看李暄:“這廝讀的書這么廣?”
李暄這邊則是繼續說道:“好,那既然你們不認這種書,那我就舉史書,《史記》!”
“徐福率三千童男女東渡之事,《史記》白紙黑字記載!此乃始皇帝親封的‘蓬萊縣’。”
“這樣算起來,本使此行實為巡查地方啊!”
竊竊私語的聲音一下大了不少,東瀛朝臣交頭接耳。
小松天皇和足利義滿臉色僵硬,愣在當場。
這他媽...該不會李暄說的真是真的吧!
這么多證據?
這邊,朱棣藍玉,甚至就是一向正經的姚廣孝,都有種站起來給李暄舉手歡呼的沖動了。
李先生!
真乃神人也!
牛逼!
“慢著!”
“還有!”
李暄雙手一壓,制止住滿堂嘻嘻索索蚊子哼哼一樣的動靜。
“還有!?”小松天皇和足利義滿嘴角抽抽,我草,我們該不會真是炎黃的后裔吧?
李暄不知道從哪變出來一把陶泥做的勺子,指著它說道。
“且看此物——東瀛彌生時代陶器,與我華夏山東龍山文化一脈相承!”
說完一頓,說話的口氣里帶上點八卦的意思,聲音都小了一些。
“聽說,神武天皇乃吳太伯后裔喲。”
神武天皇是東瀛神話中的第一代天皇,是起源。
吳太伯,吳國第一代君主。
其父親是周部落首領,古公亶父,周文王的兄長,為了滅商,奔吳地創立吳國。
李暄雙眼亮如星辰,八卦完后,宏聲說道。
“《論衡》載‘周時天下太平,越裳獻白雉,倭人貢鬯草’,貢品都交了,還不是默認藩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