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我一輩子給老朱家當牛做馬,門兒都沒有!”
“這幕府大將軍他媽狗都不當!”
李暄咬著牙,眼神前所未有的堅定。
在別的朝代當官兒,青云路是越走越寬。
但唯有大明。
在大明當官兒!
前途是肉眼可見的黑暗。
而且!
大明的官是做的越大,那就越危險,死的越快。
李暄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穿越過來后,就是大明唯一縱觀過16帝過往的人。
他太清楚老朱家這些皇帝們的個性了!
他正想著。
藍玉這時候敲門進來了。
一進來,一臉燦爛成菊花的笑:
“先生,忙著呢?”
李暄揚起眼簾,給了藍玉一個非常沒有善意的眼神。
他現在回憶起來了。
昨晚喝酒的時候,藍玉跟個猩猩一樣拍著胸膛:
“這幕府大將軍非先生莫屬!天意昭然!東瀛就應該姓李!”
大喊完,就低下頭小聲偷偷和他單聊:
“先生,這回某沒把事情辦砸吧!某知道你磨不開面子,不好意思直接當這個幕府大將軍!”
“所以某安排了人,連夜往海里扔了石像,還在土里埋了石碑!”
“怎么樣先生,某是不是悟性非凡,先生你一個眼神兒,某就會意是什么意思了!”
當時藍玉得意的嘴臉還猶在眼前。
所以李暄怎么可能會有好臉色好心情給他。
現在看見藍玉打招呼。
李暄抬起來兩只手,手指戳到嘴角,一頂:
“呵呵。”
“我謝謝你啊。”
然后放下手指,又板著臉。
藍玉湊過來,蹲到李暄腿邊上,討好一樣的幫他錘起腿:
“先生,怎么了?心情不好啊?你給某說!誰又耽擱先生你的心情了?某去辦了他!”
“簡直放肆!某倒要看看是誰,敢惹先生!”
“先生你可是某唯一佩服的人了!”
“要是沒有先生,咱們東瀛之行能這么順利嗎!能這么快就要立下大功了?”
“這回回了朝廷,某說什么也得找陛下要個太師的位置!”
“這么大的功啊!”
藍玉嘚啵嘚一刻不停,吵得李暄腦袋疼。
李暄真想生氣,但奈何藍玉又太懂事兒了!
這個氣是怎么都生不起來。
“說說說,有屁趕緊放。”
半晌,只能煩的擺擺手:
“找我什么事。”
“上任啊!”
藍玉站到遠處去了,很認真的提醒:
“先生你忘了啊,你現在是幕府大將軍了!東瀛那些官兒,還有公卿都得在今天來拜見你。”
“你看是見,還是攆他們走?”
“哦!”李暄這時候也跟著想起來了,“你不說我還真忘了。”
“見見,是得見見。”
李暄覺得在屋里干坐著想送死的辦法,還是有點閉門造車了。
去見見那些官兒,說不定還能找到一些靈感。
“對!某覺得也該見見。”
藍玉搓著下巴一起考慮,自顧自嘀咕:
“況且先生你現在是幕府大將軍了!剛好可以利用手里的權力!完成陛下的旨意。”
“先生!某想想都壓不住這個高興的心情,這回某要立下大功了!”
“東瀛當初殺楊載的時候,你別看陛下一直不說征伐東瀛,但那是當時實在騰不出來手。”
“不過現在不一樣了!新仇舊恨一起報,還能占了東瀛的金山銀山!陛下指不定得樂成什么孫子樣!”
“先生你說,陛下能賞我個王當當嗎?”
藍玉越說也興奮,眼睛都在放光。
直到李暄捂著耳朵出去了半天。
他才發現,趕緊追了上去。
...
不多時,驛館正廳。
朱棣和李暄都換了正裝,親王服飾和大紅的官袍在身上,一右一左,并排坐在上首正位,大明的威儀不能落下。
黃子澄齊泰這些人也換了官袍,不過現在正使的身份是在李暄身上,他們沒資格喧賓奪主,是綠袍,站在下首右側。
藍玉和義子親信們換了全甲,佩刀持槍,威風赫赫,給李暄撐場子。
等東瀛的官員和幾大公卿拎著禮品來到正廳的時候。
都被這正襟危坐的場面給驚了些許。
不過很快又平復好緊張的心情,一一落座。
今天他們來的目的就兩個。
第一個確實是給李暄這個新任幕府大將軍來見面了,新官上任,參見是理所應當。
第二個。
就是當初朱棣許下的話。
分權!
跟朱棣和李暄客套了幾句,幾大公卿便迫不及待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起來。
“燕王殿下,如今李大人已經坐上幕府大將軍的位置,當日殿下的承諾,也該兌現了吧。”
“嗯。”
幾大公卿說完,其中一個從袖子里取出來份折子,交給下人,下人捧著到李暄面前,李暄拿起來看。
這交折子的公卿趁著這個時間說道:
“大將軍,燕王殿下在上,這折子是我們連夜議出來的一個章程,我們其中哪些人,應該做哪些官,都寫在上面了。”
“怕大將軍對東瀛局勢不清楚,也就沒寫那么清楚,不過大將軍可以放心,都是人才,你只管加印就可以。”
說完才坐回去。
面子,禮儀,這公卿還是做的很到位的。
說話也是站著說,聲音也不大,溫聲細語,對李暄和朱棣十分尊敬。
其他公卿也是,在說話時全部尊重的看著李暄。
只不過。
就是這話。
有點越俎代庖的意思。
不過朱棣不在意,合作嘛,肯定是要我付出一點,你付出一點,雙方都要看到誠意。
更何況東瀛局勢確實糜爛。
朱棣也根本沒打算插手,他只想讓這些公卿答應出人出力,配合大明開采金銀礦。
之后。
東瀛就變成大明一個財政儲備地方就可以。
其他的,比如東瀛內部的權力,朱棣不打算過問。
反正李暄現在是幕府大將軍,有這個身份讓這些公卿配合就足夠了。
這些是昨晚,他和姚廣孝還有藍玉商議定好的。
絕對能保證沒問題。
“先生。”
朱棣給姚廣孝和藍玉使了個眼色,讓他們先陪著東瀛的這些公卿說話。
接著便和李暄說了想法。
“只要讓他們答應配合,能讓大明在這開采金銀礦就可以,至于他們內部權力分割,本王看就沒必要插手了。”
“我們就照著他這個折子辦,也得給他們點好處,才好促使他們接著合作。”
“先生你看呢?”
朱棣貌似征詢,但其實他篤定李暄想的肯定也和他一樣。
因為李暄是個非常聰明的聰明人。
肯定知道如何怎么做才是最明智的。
然而接下來,李暄的反應卻出乎他的預料:
李暄沒理會朱棣,而是直接將手里的折子砸到了地上,手掌拍響桌案:
“放肆!這折子什么意思!你們是在教本將軍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