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澄齊泰倆人是剛趕來沒多久,剛好碰上藍玉和百姓逼天皇退位的情形。
倆人一直在人群里聽。
直到看見天皇答應藍玉退位,把位置禪讓出來。
當時他們甚至想站出來,怒斥李暄藍玉他們不應該豪奪東瀛的皇位。
但看到滿朝堂的人心都向著李暄。
倆人又不敢冒這個頭了。
“黃公,老夫真是不懂!為何李暄幾次深陷絕地,卻總能九死一生的逃命!?”
齊泰說的當然就是李暄來東瀛之后一系列的遭遇。
光死牢就進了好幾次。
被壓上刑場!
那個大刀快要砍到脖子上。
這么生死一線的事,李暄甚至還經歷了兩次!
但每一次都是轉危為安!
齊泰現在甚至都懷疑,李暄是不是有什么神仙護體!
他把這猜測和黃子澄說了。
黃子澄卻不是很認同,深深的看了一樣李暄:“此子智謀深不可測!”
“齊公,你看他行為貌似莽撞孟浪,然則卻是每一步棋都有所謀劃,用意深遠!”
“有此子在朱棣身邊幫扶,允文殿下是禍非福啊!”
“老夫怎么沒看出來。”齊泰心里有種感覺,總覺得李暄九死一生的境地都是湊巧逃生的。
他沒有證據,但就是有這種直覺。
這一切好像不是李暄謀劃,就是歪打正著罷了!
不過齊泰剛說完,就被黃子澄白了一眼:“哼!糊涂!一次湊巧,還能次次湊巧?”
“若非李暄此子蓄意謀劃,每一步棋都用意深遠!”
“他如何能立下這等大功!”
“齊公,你的老眼昏花了,還得練吶!”
齊泰被教訓的老臉一紅,覺得黃子澄說的很對。
李暄確實不是湊巧。
是他把李暄想的太簡單了!
“黃公當頭棒喝,老夫醒得了!李暄之智謀,確實深不可測!”
齊泰感謝,不過轉瞬又很擔憂:
“可李暄這次立下大功!朱棣又頻繁露臉,只怕陛下得知,允文殿下會由此失去圣眷!”
“老夫真是不敢想象,陛下要是得知此次不僅尋得金山銀山,還拿下整個東瀛的時候!”
“又會是何等反應!”
黃子澄心里一陣泛酸嫉妒,下意識把心里話說出來:“只怕他是嘴都要笑歪!”
...
與此同時,靠近東瀛的海面上波濤翻滾,幾只海鷗掠過一望無垠的海面。
突然。
那海上空無一物的平面線上,赫然出現了十幾艘巨大的大船!
大船上豎著大旗,被海風吹得呼呼響。
旗上繡著明字!
隨著時間推移,本以為已經是十幾艘很巨大的大船后方!
卻又出現了更龐大密集的船隊!
打頭的十幾只大船,在后方那些真正的巨船面前,倒是成了一葉小舟!
最中央最威武的那艘巨船船頭雕著龍頭!
龍頭后方的甲板上,正站著胡子被海風吹的飄散,龍相盡顯崢嶸的朱元璋!
他帶著兵馬,御駕親征來救李暄了!
朱元璋現在不是穿的龍袍。
而是換了一身鎧甲!
這鎧甲還是他在鄱陽湖打陳友諒的時候穿的。
后面歲數大了,身體不太好。
已經放在宮里放了幾十年都沒碰過。
“沒想到,都這般歲數,朕還有披甲的一天!”
朱元璋一手按著扶手,一手在戰甲的紋路上摸過去,心里百感交集。
有系統是真好啊!
要不是系統獎勵的壽命,讓他變的年輕雄壯!
別說在六十六這個歲數還御駕親征東瀛!
就是穿甲都夠嗆!
“陛下,還是回船艙吧,這海風大。”
隨行的文臣武將這時候圍上來,他們不是關心朱元璋,而是他們的心是真的苦!
都這個歲數了,還逞什么能呢!
不說在應天老老實實待著!
還往東瀛這跑!
鯨海上多風多浪,而且燕王跟李暄那還九死一生的,不知道是什么情況呢!
萬一你朱元璋有個閃失。
我們不都得陪葬!
“都給朕退下!朕現在好得很!”
“是...”
...
因為系統的原因,現在也沒有超過時間期限。
所以東瀛和大明之間的鯨海還是風平浪靜。
沒幾個日夜,朱元璋親率的大軍就抵達了東瀛。
其實來的這一路上。
他心里除了有再次上戰場的感慨和意氣風發,激動。
更多的還是緊張。
他很久沒有接到李暄在東瀛的消息了。
不知道李暄現在到底是什么狀況。
究竟是生,還是死!
“陛下,茶。”
侍女這時候過來奉茶。
朱元璋緊張的口干舌燥,正想喝,忽然聽見外面錦衣衛匯報:
“陛下!已經抵達東瀛!派去聯系燕王殿下和李大人的斥候,已于昨日發出去了。”
“和東瀛朝廷方面聯系的人馬也散了出去。”
朱元璋立刻放下茶。
顧不上喝了。
他要現在就登岸!
看看李暄到底是死是活!
“陛下,燕王殿下洪福齊天,不會出事的,一定安然無恙。”
“您不必過于憂心。”
朱元璋現在雖然須發有些白,但是他現在更嚇人了!
身上的龍威,甚至于要比他中年時期還重!
還嚇人!
老龍雖然遲暮了,但也更兇了!
看到朱元璋朝著自己沖過來,錦衣衛嚇的腿肚子都在轉筋,還以為要倒霉,趕緊說好話。
誰料朱元璋只是從他身邊急匆匆過去。
“放屁!咱會擔心這個逆子?”
“不過他最好是安然無恙,這樣咱抽起來鞭子才更痛快!”
撂下兩句話就風風火火的出去了。
留下錦衣衛在原地傻眼:“不擔心燕王殿下?那擔心誰?總不能擔心那個天天冒犯你龍顏,氣的你要命的李御史吧。”
此刻。
船艙外早已經羅列好了天子旌旗和儀仗。
從船艙這,兩排太監持著禮器,一直延伸到登岸,十分威武。
兩排太監后方就是兩排錦衣衛。
錦衣衛再往后,就是天子六衛的親軍!
全部身著錦服鎧甲,十分威風。
這么肅穆整齊的場合,朱元璋本來應該是換上龍袍的。
他是皇帝,來的又是東瀛,又是御駕親征。
怎么這都得換龍袍。
不過朱元璋太著急要看看李暄有沒有死,來不及了。
很快到了岸上。
東瀛朝廷的儀仗隊伍也早就在此安排,岸上密密麻麻的全是東瀛百姓。
站在最前方的一看就是東瀛的官。
朱元璋眼睛瞇了瞇,登上岸,正準備著人安排問詢李暄的下落。
就看見整個岸上成千上萬的東瀛百姓,還有東瀛官員。
一層一層的跪下去。
“恭迎大明洪武皇帝!圣躬金安!萬歲萬歲萬萬歲!”
上萬人的喊聲,跟訓練過一樣,整齊劃一。
聲勢之大,振聾發聵!
連朱元璋都當場僵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