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瀛這里,朱元璋留下了一部分相關的官員和一支約三萬人的京軍,負責這里的金銀礦開采和防衛(wèi)。
這支京軍出身是五軍都督府,有六衛(wèi),每衛(wèi)五千余人,全是中央精銳部隊。
每衛(wèi)都包含步兵,騎兵,火銃手。
作戰(zhàn)力量十分勇猛。
鎮(zhèn)壓東瀛這種彈丸小島就是手拿把掐。
如果東瀛敢有任何逆臣叛亂,打著復興天皇的旗號作祟,都不需要朱元璋或者其他淮西的將領來。
就這六衛(wèi)共三萬人的隊伍,就能以犁庭掃穴之勢,把東瀛給鎮(zhèn)壓的死死的!
而朱元璋離開東瀛的日子,距離李暄當初來到東瀛,其實也還不到三個月而已。
兩日后。
規(guī)模蔚為壯觀的船隊已經(jīng)徹底駛離東瀛,逐漸拉近和大明之間的距離。
深夜,海上掛著一輪明月。
最中央的龍船上,黃子澄翻來覆去的睡不著,最后還是來找了齊泰。
巧了的是。
他都還沒敲齊泰的門,齊泰就一臉煩悶的把門打開了,顯然也是睡不著!
“黃公。”
“齊公!”
兩個人碰面,只是一句稱呼,一個對視,心里的苦悶就盡在不言中!
齊齊的嘆了口氣。
又齊聲道:
“李暄!”
兩個人睡不著覺,那肯定是李暄鬧的。
他們兩個來東瀛之前有多自信,現(xiàn)在就有多挫敗。
半盞茶功夫后,兩個人已經(jīng)對弈起來。
然而對弈只是幌子,更多的,還是兩個人只是想找個東西,分散他們的精力,好不去為了李暄而焦躁。
但下了不到半盞茶的功夫。
齊泰就把棋子一扔:“沒用!根本沒用!老夫現(xiàn)在越想李暄這一趟東瀛的收獲!就越是焦躁!下棋也沒用!”
他說話去打開了窗戶,讓海風吹了一陣,才沒那么煩了。
黃子澄其實也早就沒了對弈的心思,只是城府深一些,沒有表現(xiàn)出來罷了。
他撂下棋子說出來心里最擔心的:
“有了李暄帶著朱棣立下這么一個不世之功,只怕朱棣在陛下心里的份量,也就更重了!”
他本想著把這話從心里說出來,就會好受一些。
不想說出來,反而更煩了!
黃子澄不由得想起來了朱元璋意欲封李暄為王的那一幕,煩躁的拳頭都攥緊:
“你看那日陛下的表現(xiàn)!寵幸李暄這等佞臣,都寵幸的糊涂了!竟然要封他為王!”
“若非你我死諫!陛下只怕又會在李暄的蠱惑下,行將踏錯!留下千古罵名!”
“老夫真是不明白,允文殿下溫文恭儉讓,事事遵循儒禮,你我又是何等忠良,事事全陛下圣君之名!”
“以如此為前提,李暄既然幾次對允文殿下不敬!陛下就該將他交給允文殿下,或者交給你我,任由我們處置!”
“怎地如今!竟然被這等佞臣蠱惑至此!?”
黃子澄越說越想不通。
齊泰在窗前搖了搖頭,海風吹的他冷靜了,他嘆了口氣,很落寞:
“黃公啊,你我都是儒學名宿,做起事來自是不屑于去行那溜須拍馬之事。”
“但李暄不同,這廝毫無底線!毫無廉恥!一心只為讓陛下歡心,聯(lián)絡朱棣這等藩王結黨,這種臣子,自然是要更受歡迎。”
“你我之所以輸給李暄,不是輸在謀略,而是輸在你我的直率,風骨上!”
黃子澄心里的煩躁,被齊泰開解了不少,文人的優(yōu)越風骨又出現(xiàn)在臉上:
“齊公一語驚醒夢中人,的確!你我謀略確實不在李暄之下,輸!也只是輸在不屑圓滑,不屑溜須拍馬上!”
“你我是錚臣,一時輸給這等佞臣,也是理所應當!”
齊泰轉身過來,看著好像是再度振奮起來:
“你我不如李暄這廝無恥,輸也是輸一時罷了!”
“且看回到應天,看你我怎么收拾他!”
黃子澄應和著重重的點頭,臉上神色看起來也是振奮不少。
然而。
其實兩個人心里都清楚。
以朱元璋如今對李暄的寵幸!
就是真回了應天,他們也很難真的置李暄于死地!
于是乎。
兩個人身上的振奮只是持續(xù)了不到半盞茶的功夫,齊泰就首先破功,暴露出嫉妒的本來面目:
“但老夫一想起來陛下要封他為王!想起來他立下如此不世之功!”
“這寵幸沒你我的份兒,這功勞也沒你我的份兒!老夫就不舒服!就不爽!”
黃子澄也是瞬間繃不住了,云淡風輕當場消失,神色被猙獰替代:“誰說不是呢!”
二人又跑到了窗戶邊吹風。
然而巧了!
他們發(fā)現(xiàn)對面不遠的地方,也有一個窗戶正開著,有個人也是在吹風!
說曹操曹操到。
那個人正是李暄!
黃子澄齊泰出于禮儀,雖然心里巴不得李暄現(xiàn)在就掉進海里淹死,但還是點點頭,微笑見禮。
不過相比于他們兩個的虛偽。
李暄就真實多了。
看見他們見禮,直接翻了個白眼,把臉扭到一邊,啐了一口到海里:“晦氣!”
接著就把窗戶給摔上了。
熱臉貼了冷屁股,齊泰黃子澄臉上的笑當場僵住。
半晌尷尬,齊泰破防了,擼袖子爆了粗口:“彼其娘!老夫...老夫現(xiàn)在就去找他單挑!”
黃子澄:“算了算了,你打不過他,你上去不是自找其辱?”
這邊。
李暄的房間里。
他坐到桌子前,一手撐著下巴,另一只手拿毛筆在紙上畫烏龜。
每次找死失敗了,他就會畫烏龜,以解心里的煩憂。
這么多次練下來,烏龜都畫的活靈活現(xiàn)了。
畫了三只,李暄在第一個背上寫了朱元璋,在第二個背上寫了朱棣,第三個寫了藍玉。
“哎!二五仔可恨吶!專愛玩兒背刺!”
“別人想死都這么容易,怎么我想死,就那么難呢!”
“沒想到東瀛竟然失敗了!”
李暄越想越頭疼,他簡直不敢相信!
謀劃的滴水不漏的東瀛送死之路!
竟然失敗在了朱棣和藍玉這倆二五仔的手里!
而一向最恨臣下邀功自傲的朱元璋,對他竟然如此大方!
甚至給一個天皇還不夠,還想封王!
“老天爺!”
想到這,李暄把筆一扔,捂住臉很痛苦:
“這他媽是給我送哪來了啊!這他媽還是大明嗎!”
“這還是我認識的那個動不動就愛玩九族消消樂的洪武大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