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暄試探了一番趙守信,心里大概有了數。
這個西安知府剛剛的反應不像是作假,很真實。
他和陳伯的死應該是沒有關系。
那查陳伯的死,還是要從槐樹村開始,從最近的人著手。
想到這,他拍拍已經緊張到渾身僵硬的趙守信肩膀,給了個甜棗:
“不要有壓力,我在應天對你也有所耳聞,能在秦王那等不似人的生物底下護佑西安百姓多年,你也算是有功了。”
趙守信只是尬笑,不敢接這話。
他沒有這個本事能讓朱元璋,在他殺了親王之后,不光不追究,還能為他下罪己詔。
李暄是有。
但他沒有!
所以這種罵皇帝兒子不是人的話,他也只敢聽聽。
伺候著李暄回轎后,趙守信立刻叫來了主簿:
“槐樹村那邊都安排好了?”
主簿回應:
“安排好了!只是卑職也是剛從李公嘴里,才知道槐樹村是李公故鄉。”
“恐叮囑長安知縣叮囑的不夠妥帖。”
趙守信沉默,想了一下長安知縣的履歷,又想到陳伯,多問了主簿一嘴:
“這個無妨,長安知縣反正知道是接待當朝太師太傅,這就夠了,禮儀他不會差了。”
“但是。”
趙守信頓了幾息,問起主簿他想到的:
“你給長安知縣叮囑太師太傅李公鑾駕要去槐樹村的時候,他有沒有什么異常反應?”
主簿想了一下當時長安知縣的表現,皺著眉搖搖頭:
“沒有,他的表現很正常,就是接待上官,想抓住機會表現的激動。”
“這樣。”
趙守信心里有數了,覺得長安知縣應該也是和陳伯的死沒關系。
主簿看出來他的想法,作為幕僚,盡責的提醒:
“府尊,卑職有言。”
“講。”
“是,府尊,你說長安知縣會不會是和府尊你一樣,他并不知曉李公底細,不知曉李公和槐樹村,和陳老三的關系。”
“如果要是有這一個前提,那他有正常的反應就理所應當了。”
“因為他不知道李公這趟回西安是為陳老三的死來要交代的,他當然不會害怕。”
“所以,并不能以他的反應來斷定,他就和陳老三的死不無關聯。”
趙守信聽完,后知后覺的也反應過來了,確實有這個可能性。
又問道:
“那本府在陪李公時,提到這個長安知縣,該以如何態度對待?”
主簿見狀繼續出謀劃策道:
“府尊,卑職認為,李公和陳老三關系緊密,有道是殺父之仇,不共戴天。”
“府尊不如就把自己設想在李公的位置上,不放過任何一個有嫌疑之人。”
“態度嘛,就先假設長安知縣和陳老三的死有關系,以對待嫌疑之人的態度對待長安知縣。”
“這樣一來,其一好處,在李公看來,府尊就是和李公同一戰線之人。”
“其二好處,如果長安知縣真的就是害死陳老三最直接的人,那事后真相大白,府尊在李公的心里也不會落個昏庸之人的印象。”
“其三的好處嘛,自李公被封三公之二,太師太傅開始,朝野就有‘李黨’的議論。”
“雖說黨爭是陛下最忌諱的事,但‘李黨’之中,有燕王,有涼國公,有淮西勛貴。”
“如果能攀附上‘李黨’,那即便是付出一些代價,承擔些危險,在卑職看來也是物有所值。”
主簿將眼下所有的處境全部剖析開,供趙守信選擇。
趙守信眼珠子轉了轉,遲疑半晌后,心一狠:“干了!”
“本府以如此超規格的儀仗接待李公,不就是為了能平步青云,有了更大的權力,才能更好的為西安百姓謀得福祉。”
“什么這黨那黨,陛下忌諱又如何!只要追隨李公,能嶄露頭角就可以!”
“至于對長安知縣的態度,就按你說的,本府記下了!”
說到最后,趙守信心里有了謀劃,放心了很多,也有閑心點評起主簿剛剛的表現了。
笑著道:
“難怪天下都說,你們紹興出師爺,以精明著稱,若是沒你這番分析,本府還真不知該怎么伺候李公。”
主簿謙虛的笑笑:“再精明,也要在府尊的大翼下躲風避雨不是?”
“哈哈。”趙守信對主簿的印象越來越好,忍不住的被風趣逗笑。
但轉瞬就又感慨:
“希望,李公對我的印象,能好像我對你這樣吧。”
感慨完,趕緊又鉆進轎子的會客廳,繼續陪同李暄。
...
不到半炷香的功夫,李暄的鑾駕到了槐樹村村口。
他出來轎子,搭眼一看,已經能看到村里的輪廓了。
離開槐樹村經年,村里還是沒什么變化,房子還是那些土坯草房。
人也還是那么些人。
唯一不同的就是當初他離開槐樹村時是孤零零的。
但現在回來時,卻是帶著長到看不見尾巴的儀仗隊伍。
這邊。
“敲起來敲起來!”
“鞭炮!放!放!”
“都吹!吹!”
長安知縣也看到李暄的鑾駕隊伍了,忙不迭的最后叮囑了一下村民接駕的禮儀,就率領僚屬迎了上去。
里長和槐樹村的村民看到他這反應,當場炸了鍋,窸窸窣窣議論個不停。
他們從來沒見過縣太爺竟然也有這么害怕的時候。
來的這官到底有多大!?
想到這,他們也不敢落下,跟著到了村口的路兩邊小心翼翼的候著。
等威武的儀仗隊伍一到。
長安知縣急忙率領著僚屬紛紛彎腰揖禮,扯著嗓子山呼:
“恭迎太師太傅、總憲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公鑾駕!!”
這句話,長安知縣已經教給了槐樹村的村民。
里長也學著,帶村民急忙跪下去,操著一口西安的鄉音,扯嗓子大喊:
“恭迎太師太傅、總憲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公鑾駕!!”
喊完就把頭死死的貼在黃土地上,不敢有任何動作,生怕沖撞了來的大官兒。
他們不知道李公是誰。
但卻能分辨的出來,這個頭銜很長!
比縣太爺僅僅只有一個前綴,長安知縣要長。
那說明這個官很厲害!
李暄的儀仗隊伍停下,那頂三十二抬的大轎,也平穩的落地,整個槐樹村瞬間安靜。
長安知縣偷偷抬眼看過去,當看到轎子里出來的人時,當場錯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