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是李太師來了?!?
朱允炆明白黃子澄的意思了,語氣換成了輕佻調侃,這一下意思就不一樣了。
現在這種輕挑的語氣,聽著是嘲諷李暄這個階下囚以前的輝煌。
預想中。
朱允炆覺得李暄應該是誠惶誠恐,一副認罪害怕的反應。
但他萬萬沒想到!
他看見李暄竟然趾高氣昂,就那么點點頭應了!
“嗯?!?
接著便從他的身前,昂首挺胸的走了過去!
這反應,給朱允炆一下整愣住了!
準備好的所有挖苦的話,全都堵在了喉嚨里,怎么也說不出來。
他百思不得其解。
這反應對嗎?
你可是被錦衣衛押著回來的!
我這皇太孫叫你一聲,你竟然還有臉趾高氣昂的答應?
黃子澄這時勸朱允炆看開點:“殿下,何必跟一個將死之人生氣?!?
待他說完。
齊泰跟方孝孺也說道:“將死之人的耀武揚威罷了?!?
被三個先生勸了,朱允炆心里的怒火這才消下去不少。
這邊。
朱棣和藍玉跟李暄碰頭了,兩個人還想跟他通通氣兒,對對等會兒的口供。
然而沒等來得及。
就聽見小太監的高唱:“圣上駕到!”
朱棣藍玉不敢再跟李暄多說,急忙轉身過去:“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滿奉天殿里,山呼萬歲的聲音回蕩。
李暄喊得最賣力!
他很高興!
終于!
可以回家了!
喊完萬歲,他有點光明正大的,瞄了一眼龍行虎步邁上丹陛的朱元璋的臉色。
陰沉!
慍怒!
跟六月雷陣雨前夕的天空一樣。
黑!
李暄立馬收回目光,再次低頭,但嘴角卻比AK都難壓。
這是龍顏大怒啊!
回家包穩的!
朱元璋坐下,一副壓著怒氣的陰沉臉色。
氣的連平身都懶得說了,視線鎖定在李暄身上,問罪隨之而來:
“一個三品的按察使,一個科甲正途的知縣,連帶一群朝廷委任的現任官,你舉手就給殺了。”
“整個陜西官場讓你鬧的翻了天?!?
“好氣魄。”
李暄直起腰,你不叫我起來,那我自己起來。
回視朱元璋的目光,說道:“回陛下,非臣濫殺,是他們死有余辜?!?
他剛說完這話,就立刻招來了滿朝震驚的目光。
李太師,這么硬氣???
朱元璋咬了咬牙關,額頭上氣的冒出來幾條青筋,瞪著李暄咬牙罵:“死有余辜你也得請旨,三品的按察使,一省封疆!”
“誰給你的膽子!敢不請旨就殺了!”
“你當其他人是聾子!是啞巴?”
“你這是謀逆你知不知道!”
朱元璋這話說的很隱晦,所以滿朝都沒人聽明白,他不是生氣李暄不請旨就濫殺朝廷大員!
而是生氣!
李暄現在這樣做,讓他沒辦法面對天下,面對文武百官!
皇帝也不是能任性妄為!
想護著誰就護著誰!
想殺誰就殺誰!
皇帝殺人,保人,也得讓人心服!
現在李暄這種行為,讓他沒辦法保!
“皇上!臣大理寺卿,泣血上奏!彈劾太師太傅,都察院左都御史李暄!”
朱元璋剛想到李暄的可惡,黃子澄安排的人就已經按耐不住,站了出來。
事到如今。
朱元璋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實在不行,他決定最后就當一回昏君好了。
不管人心!
硬保!
也要把李暄給保下來!
“說。”
“遵旨!”
黃子澄安排的這人是大理寺卿,專司就是朝廷律法。
他目光如電,得到朱元璋允準開口的旨意后。
立刻看向李暄,一副嫉惡如仇的模樣:
“陛下創立《大明律》,乃為國朝之根基,萬世之準繩。”
“天下刑名,必經州縣、府道、刑部、大理寺,乃至天聽,程序井然,方為正義!”
“今李暄,仗其太師太傅之尊,視國家法度為無物,以一己之喜怒,代陛下之刑賞!擅殺三品按察使,如同踐踏一省之刑獄!”
“血洗長安縣衙,無異于摧毀陛下安撫黎民之手足!此例一開,若各地勛貴、督撫皆效仿之,則我大明天下,是依法而治,還是依權貴之刀劍而治?”
“長此以往!國將不國矣!陛下,此風斷不可長!臣請以‘故違律法,擅殺大臣’之罪,嚴懲不貸!”
大理寺卿剛說完。
黃子澄安排的很多人。
六科給事中這些言官立刻嘩啦啦站出來很多,把個奉天殿中間那條道,都快擠滿了。
“臣附議!”
“臣亦附議!”
“臣附議!”
他們聲如洪鐘,臉上只有誓要請斬李暄的決絕!
李暄頃刻就成了眾矢之的。
朱元璋沉吟,一言不發,又惡狠狠的拿刀子一樣的眼神,剜了李暄一眼!
你看看你看看!
你這個畜生!
做的好事!
不等朱元璋在心里接著罵。
刑部、吏部、禮部,三個衙門的堂官兒,也就是各部的尚書也拿著笏板出來了。
還是老一套表現。
請了彈劾的旨意,然后立馬惡狠狠瞪著李暄!
畢竟李暄在陜西大開殺戒的行為,實打實是觸碰到他們三個人的權柄!
就算沒有黃子澄牽線搭橋。
也得狠狠彈劾李暄!
不然禮部哪還有臉面?
吏部哪還有尊嚴?
刑部!
更不用說,都像李暄這樣,想殺誰殺誰,那還要國法干什么!
禮部和吏部的尚書說完后,刑部尚書最后彈劾,嘴里吐出來的每一個字都帶著憤怒的顫音兒:
“陛下!臣刑部尚書,冒死進諫!太師李暄,此行何止是濫權,實與謀逆無異!”
“那按察使司與府縣衙門,乃陛下之耳目股肱,代天子牧民一方?!?
“李暄未經請旨,便敢盡數屠戮,其心目中可還有陛下?可還有朝廷?他這是在用自己的刀,砍斷陛下伸向地方的臂膀!”
“臣聞其回鄉,扈從如云,儀仗僭越,今又擅殺大員,屠戮縣衙衙署,其心叵測!”
刑部尚書這老頭大罵特罵,嘴里的吐沫星子都快噴到李暄臉上了。
李暄拿袖子擋了一下。
朱元璋看見他這舉動,眼里閃出幾分看熱鬧的意思。
知道滿朝的口誅筆伐難以承受了?
正此時,黃子澄作為最后收尾的人,對處于眾矢之的的李暄也開炮了:“臣翰林院修撰,東宮伴讀!黃子澄!”
“斗膽敢問陛下!”
“他李暄殺的!究竟是朝廷命官,還是不肯依附于他的異己?”
“他此舉是要在鄉里立威,還是要割據一方?陛下,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此獠不除,國無寧日!”
“臣!黃子澄!請斬太師太傅!李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