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站在齊泰的角度來看,他的想法一點錯都沒有。
李暄自從收服東瀛,立下這滔天大功,回朝之后的表現就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
為所欲為。
再來四個字。
囂張跋扈!
從回鄉在陜西官場殺了個人頭滾滾。
再到此刻問也不問,直接將定了流放的黃子澄給當街殺了。
李暄的行徑簡直就是令人發指!
一點都沒有把朱元璋放在眼里。
朱元璋動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齊先生,那你是什么意思?”
朱允炆和方孝孺也想到了這一點,遂問齊泰。
齊泰回頭望了一眼黑夜底下的朱元璋寢殿,黑咕隆咚的,跟剛剛朱元璋的臉一樣,看不清摸不透。
“陛下老了?!?
齊泰嘴唇輕啟,兩只眼睛賊亮!
“我們是時候,動一動了!”
轟!
明明沒有打雷,但齊泰這話,卻根本不亞于晴空一個炸雷,炸在朱允炆和方孝孺的心底。
讓兩個人腦子耳朵嗡嗡的響,眼里全是驚恐的盯著齊泰!
動一動?怎么動?
逼宮嗎。
逼朱元璋的宮!?
活擰了???
“不行不行不行!”朱允炆嚇的一張臉白成了紙,瘋狂擺手!
“齊先生!不可開這種玩笑!”
“回殿下!”
齊泰行了個禮繼續說:
“臣這不是玩笑!而是認真的!”
“李暄此賊,已成朝廷的心腹大患!比之藩王,淮西的驕兵悍將危害更甚!”
“皇上定然也是已經窺見到這一點!所以才有今日督促殿下關心朝政的舉動!”
“殿下??!”
看朱允炆猶豫不決,都這時候了還瞻前顧后。
齊泰急了,一把揪住朱允炆的蟒袍,大聲斥責:
“此時此刻!正是殿下讓皇上見到,殿下您也有一顆殺伐果決之心的時候!”
“動一動!請皇上誅殺李暄!”
“方先生,你怎么看?”朱允炆被齊泰勸的有些動心,但一想到朱元璋滿是威嚴的眼神,又立馬打了退堂鼓。
朱元璋的威嚴,深深扎根在每一個朱家孩子心里!
沒有哪個朱家孩子不怕!
他轉頭問方孝孺的看法。
方孝孺沉思半晌后說道:
“齊公所言不無道理,老夫觀皇上今日之表現,已然是到了對李暄萬難忍受之際?!?
“現在,皇上或許想的就是看到殿下您以強硬的態度站出來!諫言殺了李暄!”
齊泰急忙點頭,方孝孺說的話,更讓他確定沒有看錯局勢!
朱元璋已經再也忍受不了李暄的狂妄跋扈了!
現在缺的,就是一個契機!
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草!
齊泰又到朱允炆身邊勸,這次還多了方孝孺。
朱允炆回頭看看朱元璋的寢宮,那黑夜底下連成一片的宮殿群,壓的人心里沉甸甸的,喘不上來氣!
逼皇祖父的宮!
逼對了,皆大歡喜。
可是!
一旦逼錯了。
皇祖父他...
朱允炆糾結的來回走,賭不賭呢?。?
賭!
不賭???
這是個讓人難以抉擇的答案。
齊泰和方孝孺在一邊等著他做決定。
半晌。
朱允炆忽然停住,齊泰方孝孺眼含期待的湊過來:
“殿下可有決斷?”
朱允炆決定了:
“好!孤就陪你們豪賭這一把,孤就不信,還能一直輸給李暄!”
“兩位先生你們去安排聯絡?!?
他心里自信百倍:“這一把!孤要壓上所有!”
...
這邊,朱棣藍玉他們也離開了詔獄回到王府。
早就在這等著的李景隆,還有不少淮西的勛貴一看見他們,立馬追問李暄的情況。
朱棣沒說話,只是嘆了口氣。
但他這表現比什么話都還要管用。
李景隆他們一下就明白了,這趟純屬白跑!
“那太師有沒有說別的?”
李景隆又問。
朱棣一攤手一臉無奈:“就一句,他要在詔獄里,等死!”
“什么!?等死?。俊?
李景隆和其他淮西的國公,侯爺,伯們,全然沒想到竟然是這種結果!
“太師什么意思?”
“對,這什么意思?等死?”
“一個狗屁酸儒,就想讓太師償命?他也配!”
這些成天打仗,直來直去的國公侯爺們急的拍了桌子。
整個客廳一下熱鬧了。
你一言我一語。
姚廣孝這時雙掌合十,念了一聲阿彌陀佛,現場又立刻安靜,都朝他看過來。
“大師懂太師的意思?”
“貧僧也是這一路上才想明白太師的用意?!?
姚廣孝說他知道。
其他人立刻坐不住了,急忙圍過來。
但姚廣孝此時卻又沉默。
幾個侯爺急的催他。
他們殊不知,姚廣孝之所以沉默,是因為敬佩!
他認為自己悟到了李暄現在舉動的真諦!
“李太師此舉,乃割肉喂鷹舍身飼虎,犧牲小我成全大明?!?
姚廣孝一下把話題帶的升華了!
朱棣,李景隆,藍玉,還有一干淮西的勛貴仔細思考姚廣孝這話的意思。
姚廣孝繼續說道:“太師當街殺黃子澄后一味要伏法求死,于私自然是為了報仇。”
“但于公,就是為了我大明好!”
朱棣他們聽的臉上有些動容,繼續聽著。
姚廣孝又嘆了口氣,說話的語氣越來越敬佩:“殿下,諸位國公侯爺可以想想,如果太師犯了那么多罪,卻還沒事?!?
“那朝廷的威嚴何在?陛下的威嚴何在?”
“太師可以仰仗功勞就肆意妄為,那其他有功之人呢?”
“以后陛下是治,還是不治,是罰,還是不罰?”
朱棣他們逐漸低下頭,消化著姚廣孝的這些話。
姚廣孝還沒說完,他真正敬佩李暄的,正是最后他要說的這段話。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
“太師恐怕是早就想好了,報仇之后,就以一死,維護朝廷法度,維護陛下顏面?!?
“他知道報仇就是一死,但他仍然義無反顧的去做了?!?
“太師之心,已有圣人風采,貧僧能見當世圣人,已無憾矣?!?
姚廣孝說到最后,合掌不住的搖頭:
“貧僧,服了?!?
朱棣想了半晌,李暄的行為除了姚廣孝說的這般,也沒有別的解釋了。
李暄就是要用自己的一死,來維護朝廷的法度!
維護皇帝的威嚴。
否則,總不能說李暄單純就是故意在找死吧!
這樣大忠大義的臣子,打著燈籠都難找。
想到這些,于是朱棣心里更難受了。
不公平啊!
太不公平了!
憑什么父皇能有這樣的臣子。
自己沒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