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隅天的陷落是多方促成,上層知曉此事之人不少,可以邰沛兒的身份出身,應該是接觸不到此等隱秘的。
邰弗惟固然是積年的老真人,可姜陽曾聽聞他只是位前路斷絕的一神通紫府,近些年只兢兢業業的為宗族奔走,基本是誰也不沾,他壽元將盡也沒有不開眼的前去招惹。
心思輾轉,姜陽轉眼落在青年身上道:
“已經夠詳盡了,多謝。”
“不敢。”
盧羽錚連忙躬身回道:
“能幫到公子就好。”
“既如此....有緣再會吧。”
姜陽不再逗留,隨口一句便要動身。
盧羽錚早已看出了姜陽身姿脫俗,出身不凡,可兩人只一面之緣,此生或許再難有交集,便只能拱手回道:
“公子慢走。”
姜陽點點頭,對著眼前熱鬧的場景看也不看,縱身一起便消失不見,在場除了灰衣青年,竟無一人察覺,仿佛姜陽的身影從未來過一般。
離開了泗下,有了盧羽錚指路,姜陽便沿著滔滔水流一直往南,途中他止步向北眺望,果然能在無邊無際中望見一絲雪白。
不出意外那便是青年口中的萬里雪山,也是【參合道】所在之處,旗下世修『寒炁』與『煞炁』兩道,亦是一處頂級仙宗。
其處事風格亦正亦邪,只是同雨湘山偶有摩擦,一直也沒有過什么太大的沖突。
姜陽望著雪山想起了那對姐妹,隨后搖了搖頭將其拋之腦后,埋頭繼續趕路。
過了泗下,支流上游便是淮上之地,此處果然比先前繁華了數倍,靠著水邊建了一座城池,有修士與凡人混居,顯得熱鬧非凡。
姜陽自頭頂路過,聞見了幾縷煙火氣,紅塵氣,體內仙基跳動,心生感應,他便駐足觀瞧了一陣,略有所得。
婚喪嫁娶,因緣際會,萬家燈火,紅塵掙扎。
修行求仙,首先是人,既然是人便脫不開七情六欲,這是所謂仙修與凡人的共通之處。
只是修行者往往脫開了淺顯之欲,有了更深更高的內求,或許是修為境界,或許是道行道慧,又或許是長生逍遙,甚至是金位不朽,因此種種皆有緣由。
畢竟沒有這一世凡塵,又怎能襯托出云上高坐的仙人真君,徒有這空蕩蕩的濁世不過是曲高和寡罷了。
“『廣木』之‘廣’或許并不局限在木德之中,前人將這種‘廣’的意象抽離內化,遍撒于世,這道金位絕不同尋常.....”
姜陽不知在半空呆立了多久,這才逐漸轉醒呢喃著,忽又想道:
‘這位子真是我能證之?’
這樣想著姜陽忽又笑著搖頭,他不過一介筑基,甚至連神通都還遠著,竟也敢望著金位了,真是大膽。
旁人聽了怕是罵一句好高騖遠都是輕的了。
此番游歷當然不是白白浪費時間,其中也有不小的好處。
從前通仙道章中一些并不分明之處,漸漸有所領悟,這是姜陽獨自苦思所不能解的。
隨著步履進行觀瞧,有些則會其意自明,另有些仍不能解的姜陽也只能帶著疑問繼續前行了。
游歷不是走馬觀花,姜陽是切切實實的邊走邊看,一寸寸的丈量著土地與人心。
花了幾日,姜陽才慢慢離開淮上,再往南飛是片一望無際的原野,川流不息的晉水滋養著這片土地。
入眼皆城鎮,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到處是沃土,靈稻成田,麥浪翻滾。
“古籍中傳說的中央沃土,世間的最中心,中天建木,日中無影之地。”
姜陽輕聲感嘆著。
古代典籍語焉不詳,記載眾說紛紜,有人覺得是五域中心,有人覺得是四海交叉之處,當然流傳最多的還是此處。
他雖不知其中真假,但四下觀瞧,確實是天下少見的肥沃之地,靈機雖不旺盛卻如細水般平緩長流,風景絕佳,宜室宜居,不管是對于下層修士還是凡人都是絕佳的寶地。
與之相比,雨湘山的靈機雖旺,卻不大適宜定居,同時水脈過于昌盛,容易侵害凡人生機。
姜陽相信最初的先賢就是在此地刀耕火種的,或許是建木傾塌才導致此地靈機衰退的。
并且反過來想,建木倒塌了何止萬年,這樣漫長的時光洗禮,到如今仍有靈機活躍,不更證明了此地不凡嗎?
收拾思緒,姜陽落了下去,幾番細問之下才知道這里是巍南山的謝林郡。
此地是紫府仙族謝氏的統轄范圍,有一山三郡之地,凡修混雜,族人無數,并稱【南山謝氏】。
商清徵的二師姐謝樂知便是謝家人,姜陽在崔嵬曾與其有過照面,算是點頭之交。
姜陽問清了路剛想離去,天際便卻現身一男子,高冠博帶,身清氣朗,上前笑道:
“清早就聽喜鵲枝頭高攀,真人掐指起卦便知有貴客臨門,有失遠迎,還請勿怪。
說罷他拱手拜道:
“在下南山謝樂然,見過道兄。”
姜陽連忙上前見禮,回道:
“不敢當貴客,姜陽見過謝道友。”
“既是大真人的高徒,自是我謝氏的貴客。”
謝樂然笑意不減,伸手一引道:
“家主有請,還望入內飲一杯清茶。”
姜陽的計劃中顯然沒有這一行程,加之他與謝氏根本不熟,便想出言拒絕:
“這....在下只是路過,不敢叨擾貴族,茶就不飲了吧。”
“誒....”
謝樂然卻是不以為然,態度不減卻不顯得過于熱切,跟著道:
“姜道兄哪怕是路過,也該讓我謝氏盡一盡地主之誼,不然叫上宗知曉了還以為我謝氏不懂禮數。”
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話說到這個份上,姜陽還能如何,這杯茶真是非飲不可了。
“既如此,那便打擾了。”
“這就對了。”
謝樂然哈哈一笑,引導著姜陽道:
“請到小苑一敘,這邊請。”
兩人雖是初識,謝樂然卻顯得頗為熟絡,沿途為姜陽介紹起了周遭景色。
三郡占地不小,郡內不拘高低都是謝氏族人,較姜陽之前所見風土人情殊為不同。
二人為了不冷場,就撿些話頭來聊,姜陽問他:
“不知謝樂知謝師姐是你何人?”
“喔。”
謝樂然應了一聲,回道:
“正是族姐,行十三,自小便拜了玄曦真人為師,少在家中行走,道兄也只知道她?”
“有過一面之緣。”
姜陽點點頭回道:
“聽聞天賦卓絕,也快到了求取神通的時候。”
其實這些消息都是姜陽從商清徵那處聽來的,不過不妨礙他拿過來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