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老朱都被長大后的李景隆的容顏所驚嘆。
單看模樣,妥妥的戰神之姿!
“咱莫不是看錯了?”
“這戰神說不定是真的?畢竟虎父無犬子嘛!”
而且老朱對李景隆這個外曾孫的印象也挺好的。
聽錦衣衛說,他這外曾孫,自幼飽讀詩書,不僅熟悉兵法韜略,還涉獵經史子集,而且每次面見都恭謹謙遜!
如此想來,這戰神應當是真的了……
至于靖難功臣?難不成這小子跟了老四?
還是其他原因?
正在老朱有些茫然之際,天幕旁白響起!
【站在你面前的是大明開國名將曹國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論地位已經達到了做大臣頂尖級別!】
【不僅如此,他的奶奶更是朱元璋的親姐姐朱佛女,父親李文忠更是跟著朱元璋從濠州起義一路拼殺出來的開國功臣?!?
【論輩分,他是朱元璋的外曾孫,是太子朱標的表侄,更是皇太孫朱允炆的表兄,這種親屬關系,讓他自出生起就被烙上了“皇親國戚”的印記?!?
【眾所周知舅舅一般都比較疼愛外甥,由于他爹死的比較早,朱元璋那份對外甥的疼愛不由自主的就落在了李景隆的身上?!?
【在朱元璋心里李景隆,根正苗紅,又是他外甥的孩子,自然是要多疼些?!?
【于是乎在“世襲誥命”政策下——年僅十七歲的李景隆,搖身一變成了新的曹國公?!?
啥???
“我爹死了?”
“老子我死了?”
李文忠與李景隆兩人異口同聲驚呼出聲。
現在的他都已經快十六歲了……如果按照天幕所說,那么自己老爹只有一年壽命可活了!
想到這,李景隆“撲通”一聲跪在地上。
“嗷!”的一嗓子就哭了!
“爹啊……我類親爹啊……你說你怎么就死了……怎么就這么年輕怎么就死了呢……”
正出神的老李被兒子這一嗓子嚇了一跳,回過神來的老李,看著跪在地上哭喪的兒子!
瞬間整個人麻了……臉色要多難看有多難看。
好家伙……自己還沒死的,這小子就哭喪了?
合著自己今天不死,是不是有點說不過去了?
李景隆看著臉色越來越難看的老爹,哭嚎聲更大了,“爹你放心,等你死后我一定會帶領我們李家繼續繁榮下去!”
“絕對不會愧對爹你給我老李家留下的基業!”
“嗚嗚……爹……您就放心走吧!”
李文忠聽到這原本就難看的臉色更難看了!
而且這逆子還越哭越來勁了!
聽的老李抬腿就是一腳把李景隆踹倒在地,“老子還沒死呢,你在這嚎什么喪!”
“你就這么想咒你爹我死是不是?”
“就這么迫不及待的想要繼承老子的遺產?”
“是不是還要你爹我,叫你一聲曹國公???”
李景隆坐在地上,委屈道:“爹,我這不是心疼您嘛,一年后您就……死了!”
“爹,我知道您現在是強撐著……對……叫什么回光返照!”
“您放心爹,兒子指定給你把基業守好嘍,您就放心走吧……”
“看到爹您強撐著……兒子我……心里難受啊……”
“住嘴!”
李文忠氣得渾身發抖,“一年后還沒到,你就咒我,信不信老子臨走時給你帶走?”
“爹……你要打就打啊,兒子絕對不跑,反正再過一年您就打不著了……”
李文忠整個人胸膛氣的上下起伏,:“你這逆子,再胡言亂語信不信老子把嘴給你縫上?”
李景隆滿臉決然的抹了把眼淚,從地上爬起來,依舊嘴硬道:“爹,我是真擔心您,您看這天幕都說了?!?
刀呢?
我刀呢?
老子的刀呢……
李文忠深吸一口氣,強壓下怒火,指著李景隆道:“你小子給我聽好了,你老子我還硬朗著,別說一年,就是十年,老子也活的了。”
李景隆縮了縮脖子,嘴上嘟囔著:“爹我知道,您要強,可這就是命啊,你待認?。 ?
“草!逆子,逆子……”李文忠被氣的身影有些不穩,一屁股坐在凳子上,捂著胸口!
“爹,您咋了?您別氣壞了身子,萬一真提前走了……”
忍不了了,老子忍不了了了……
話沒說完,李文忠雙眼通紅,抄起桌子就朝著自己兒子身上招呼。
一時間怒吼聲慘叫聲在府邸內此起彼伏!
此時天幕之上!
【此后數年,朱元璋對李景隆待遇更讓人羨慕,不僅讓他入侍東宮,與朱允炆一同讀書習武,還有意無意的培養他們的兄弟情誼?!?
【軍事上,命他掌管左軍都督府,熟悉軍政要務,年紀輕輕便讓他參與軍機決策?!?
【每當朝議涉及邊務,朱元璋總會點名問李景隆的看法,即便他說得稚嫩,也會耐心聽完,再逐條點撥。】
【李景隆的權利也是旁人難及的,一:允許他隨時出入宮禁,二:賞賜的府邸比其他勛貴更靠近皇城;甚至在分封藩王時,特意囑咐北方諸王要善待這位“表侄”?!?
【在老朱心里,李景隆不僅是功臣之后,還是他親外甥的兒子,一個既有皇室血脈、又懂軍事的屏障,留給他孫子朱允炆再合適不過了。】
然而……事實也確實如此……他在朱棣的靖難之役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沒有他朱棣估計沒那么容易一路從北京打到南京!
可以說老朱家的江山要是沒他放水……不放?!蔷驼娑蓝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