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天幕之上,畫面中,朱棣帶著為數不多的騎兵沖出包圍圈,正欲休息!
就在此時,原本晴朗明媚的天空,瞬間布滿烏云,飛沙走石,陰風四起,所有士兵都感到無比詫異。
因為這場大風來得毫無征兆,起初只是卷起地上的沙塵!
轉眼間便成了黃褐色帶著血腥味的龍卷風!
地上那些被風卷起來的沙礫打在甲胄上發出噼里啪啦的聲響,吹的人睜不開眼,就連奔騰的戰馬都不安地刨著蹄子。
馬匹嘶鳴聲,士兵的驚呼聲,交織在一起,宛如天罰降世!
烏云滾滾的天空還時不時傳來一聲聲悶雷,令人頭皮發麻。
天幕下的眾人看到這一個個都瞪大了眼睛。
這特喵的正經人打仗……誰還自帶天象武器啊?
天雷滾滾……妖風四起……又是一個開掛的掛逼。
這年頭不會點法術都不好意思當武將了……
“軍師……快看,快看,他把你的東風給借走了!”張飛指著天幕對著諸葛亮說道。
諸葛亮輕搖羽扇,沒有說話……因為朱棣的風有點大!
其實這么說也沒毛病,此時天幕之上的風向正是東南風!
……
按照姚廣孝的說法,此刻正是朱棣蛟龍化龍之際!
起點風、打點雷,太正常不過了!
沒啥大驚小怪的!
……
畫面之中,那股龍卷風正朝著李景隆的帥旗大纛席卷而去!
一丈多高的旗桿發出“咯吱咯吱”的哀鳴,像是隨時要斷裂。
一旁守旗的數百名士兵此刻一個個面色驚恐!
只要大纛倒了,依軍法他們整個護纛隊都要被砍頭。
想到這個后果,數百人的護纛隊所有人都慌了,紛紛抬頭盯著那面晃動的帥旗,祈禱它能爭氣點!
“咔嚓!”
一聲脆響刺破風聲,帥旗旗桿從中間折斷,明黃的旗幟被狂風卷上半空,碎成幾片飄向遠方。
“帥旗倒了!”
“完辣……”
南軍陣中有人尖叫,恐慌瞬間蔓延。
士兵們面面相覷,沒了帥旗指引,本就緊繃的軍心徹底崩了。
恰巧此時沖出包圍,得到片刻喘息的朱棣,看到這一幕眼中驟然亮起精光,他振臂高呼。
“將士們!敵軍主帥陣亡,此乃天助我也!隨我殺回去!”
畫面也定格在這一刻!
天幕前,大明洪武年間。
“什么玩意?大纛倒了?被風吹倒了……”
老朱此刻拳頭握的死死的,滿臉的不可置信。
也不怪老朱震驚!
他大明的大纛,高一丈六尺,還有堅固的底座,就是用刀砍也待砍上一會,可現在呢……直接被風吹斷了……
這他娘的就離譜……離大譜!
他家的大纛別說就這點風了,就是臺風來了老朱都很自信絕對不會吹斷。
現在他合理的懷疑有人對大纛做了什么!
比如鋸斷了一半……
【李景隆帥旗倒伏后,南軍陷入指揮失靈、軍心渙散的狀態,朱棣未給對手重整機會,直接以精銳突擊切斷其退路,放大混亂效應。】
【后邊更是率領精兵,然后直接在南軍大營放了一把火!】
【不僅燒毀了其物資補給,更從心理上徹底擊垮南軍,使其從混亂轉向潰敗!】
而了李景隆在帥旗倒下后,直接率先棄軍逃跑,擺明了就是擺爛了。】
【其實李景隆是最害怕朱棣出事的,但是此次大戰他雖為主帥,但是手底下那些將領一個個太猛了,尤其是原本在朱棣手下的平安,那是真擺明了要把朱棣往死里弄啊!】
【而他這一手逃跑,就是故意為之,作為主帥,他十分清楚逃跑后的局面將會大逆轉。】
【事實也的確如此,李景隆逃逃離后,南軍徹底失去斗志,士兵紛紛潰散,無人再進行有組織的防御或反擊,一時間大軍踩踏死亡人數不計其數!】
【最終導致南軍在白溝河之戰中全線大敗,朱棣率軍追擊,斬獲數萬南軍,俘獲十萬降兵,此戰的勝利也讓朱棣徹底改變先前弱勢的局面,從此攻守易行!】
好家伙?
又是送兵是吧?
上次送的不夠……這次多給點是吧?
盡管他們也知道戰場之上,大纛倒了代表著主帥已經陣亡,是件很嚴重的事情,但是你這直接開跑?
多少有點說不過去了吧?
一般情況下都有些備用方案的……最起碼你抵抗抵抗也行啊!
你這倒好直接演都不演了……
【當然,李景隆送完兵以后呢,又貼心的為朱棣送上了百萬石糧草!】
【主打一個,幫人幫到底,送佛送到西!】
【至于為什么這么說,因為李景隆南逃之后,整個德州的所有物資全部都沒有銷毀!】
【要知道德州,可是此前為北伐打造的“糧草中轉站”,南軍數十萬大軍的補給什么糧食、兵器、鎧甲、馬匹等應有盡有,說是是當時最頂尖的軍用物資倉庫也不為過!】
【朱棣也沒有辜負李景隆的好意,這些軍資全部收入囊中,直接富了起來。】
【這就是“大明第一運輸隊長”的含金量!】
天幕前。
“俺要是有這么個對手,武廟穩了!”
“哎,格局打開一點,吾要是有這種,大業可成啊!”
無數將領都羨慕極了!
李景隆此刻在他們眼里就是一個香餑餑!
簡直就是恩人啊……
不僅送兵、還送糧、裝備,這樣的對手上哪找?
簡直一輩子都遇不到!
諸葛亮輕搖羽扇,緩緩開口:“李景隆此舉,實乃天下罕見,若吾等能遇此般對手,當把握良機,一舉破之。”
劉備長嘆一聲附和道,“可惜啊!可惜,吾等征戰多年,未逢如此‘妙人’。”
“若能得此機緣,定能扭轉乾坤,匡扶漢室,指日可待!”
大明建文年間。
哎!
這事瞞不住了……
李景隆一臉唏噓,看著天幕上的往日一幕,想當初他是真怕自己四叔被手底下那幾個莽夫給敢死啊!
別說他這樣做對不對得起朱允炆對他的信任。
一個還親近文官的皇帝,在削藩后,下一個受害者是誰就在清楚不過了吧?
一個連親叔叔都殺的人,他李景隆一個表的,可不認為自己臉多白,讓朱允炆放過他老李家。
就當時的局面而言,他沒帶著幾十萬大軍直接投了就很給他面子了!
此刻的他就等著朱棣過來,然后打開城門,做靖難第一功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