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之后,常遇春似乎打開了某種特殊屬性,逢戰,必身先士卒沖在最前邊!】
【元至正十六年,老朱攻打集慶這塊硬骨頭時,元軍箭雨、滾木礌石密集,明軍攻城受阻。】
此時天幕畫面中!
集慶府外,黑云壓城。
元軍箭雨如蝗,城頭滾木礌石砸得明軍陣腳微亂!
朱元璋勒馬陣前,眉頭緊鎖——“此城不破,江南根基難立,何人可替咱攻克此城!”
“某來!”
一聲暴喝炸響,常遇春提著丈二長槍,翻身下馬!
身上沒披重甲,只束了件玄色短打,外露的臂膀青筋虬結,像鑄鐵般泛著冷光。
“給某搭梯!”
話音未落,明軍士卒已扛著云梯沖到城下。
元軍長矛往下戳,剛刺穿兩個士卒的胸膛,常遇春已踩著梯階竄了上去。
“鐺!”
長槍格開長矛,他左腿在梯上一蹬,整個人如蒼鷹撲兔,直接躍上城頭,雖然人上去了,但左臂也被箭羽射中。
然而他卻恍若未聞,一把折斷左臂的箭羽。
“擋我者死!”
嘶吼著突進,槍尖挑、扎、刺,每一下都帶著斷骨裂肉的悶響,硬生生在城頭撕開條血路。
身后明軍見先鋒登城,士氣暴漲,潮水般涌上!
【此戰,常遇春主動請纓為先鋒,率精銳死士架云梯沖鋒,冒死攀上城頭,在敵軍陣中殺出血路,雖左臂中箭仍揮舞長槍指揮,還親手斬殺元軍將領,甚至將奪下的元軍旗幟擲向城外明軍。】
變態!
太他娘的變態了!
又是先登、斬將、奪旗,這他娘的還是個人嗎?
曹操此刻站在看常遇春的眼神都變了,那眼神猶如在看一個沒有穿衣服的美人一樣。
整個神態中都透露著我想要的模樣!
什么人妻、什么美人,統統靠邊……
猛男……才是吾之真愛啊!!!
【朱元璋攻克集慶后,把集慶當成了大本營,并改集慶為應天府!】
【過了沒幾個月朱元璋派徐達、常遇春等率軍攻打常州,穩固應天府大本營根基地!由于張士誠派軍救援,戰事陷入僵持!】
【然后常遇春又化身“破局尖刀”】
“某來!”
“隨某登城……”
畫面中隨著常遇春的一聲怒吼,帶著一眾死士,開始登城!
隨后大軍進城,激戰中,常遇率隊直插敵軍核心,連殺數員大將,最后奪下張士誠軍的指揮大旗!
……
“乃公,收回之前說的話,這家伙當得起小項羽之名!”劉邦看的膽戰心驚。
這玩意多少有點說法……
先登、斬將、陷陣、奪旗,一氣呵成,簡直不要太絲滑了!
許多武將看的都有些懷疑這是不是他們熟悉的四大戰功了。
這咋不一樣呢?
現在這四大戰功讓我們感到陌生……還有家伙吃啥長大的?
咋這么猛呢?
【此戰過后,過了一個月左右,老朱去攻打寧國,常遇春又是這場戰事的關鍵人物,其作用貫穿戰前、戰中、戰后,正面硬撼守將朱亮祖、牽制敵軍并創造戰機,最終促成明軍獲勝與朱亮祖歸降,徹底幫朱元璋鞏固江南勢力!】
【發育三年后,至正二十三年,老朱與陳友諒的終極對碰也展開了序幕】
【史稱鄱陽湖之戰!】
天幕前。
老朱認真回憶著這場戰役,現在想起來他都覺得贏得稀里糊涂的。
說實話,運氣占了一部分!
當時他的船在岸邊擱淺,然后就看見一莽夫張定遠,奔著他就來了……
那架勢……顯然要搞死他!
要是沒有常遇春來的及時,他還真就被生擒喂魚了。
現在老朱想起來都覺得背脊發涼!
……
天幕之上!
畫面中,此時湖面上,火光沖天,到處都是沉船!
一艘掛有陳字的巨艦如小山般橫在湖面,旗艦上一漢子挺著長矛,直沖朱元璋的坐船!
眼看朱元璋要遇險,常遇春駕著快船,如離弦之箭般截過來。
“張賊!休傷我主!”
一聲怒喝,接著拉滿弓弦,一箭射去,正射中張定邊的左臂。
張定邊吃痛,長矛脫手,無奈避險!
接著常遇春趁機跳上敵艦,揮刀砍斷纜繩,又奪過明軍士卒的長槍,朝著陳友諒旗艦的大旗桿捅去。
“咔嚓”
一聲,旗桿斷裂,陳友諒的大旗墜入湖中。
“奪旗!”
常遇春嘶吼著,明軍見敵旗已倒,個個奮勇,小船圍著巨艦打,火油潑、火箭射,陳友諒的艦隊很快亂了陣腳。
【這一戰,常遇春是朱元璋軍扭轉戰局、擊潰陳友諒的核心猛將!】
【“破陣、奪勢、護主”三大關鍵環節皆是常遇春完成,堪稱明軍勝局的“定盤星”。】
【不僅如此,又再次獲得四大戰功之三,先登、奪旗、斬將:】
各朝各代的武將們看到這都麻了,有的自愧不如,有的有些不服。
劉備忍不住贊嘆:“此等猛將,實乃罕見,備若有此等猛將相助,何愁不能匡扶漢室!”
常遇春沖鋒陷陣,不畏生死,自己每戰必身先士卒,這份膽魄與勇氣,著實讓劉備欽佩。
不過也僅僅只是欽佩,談不上羨慕!
因為他二弟天下無敵!!!
一旁的關羽沒有說話,只是眼神熾熱,充滿了戰意!
強者遇見強者的那種欣賞。
張飛也是如此,仿佛看到了知己一般。
此時,天幕畫面一轉,呈現出常遇春之后更多的赫赫戰功。
【再到后來平定張士誠,攻湖州時,他踩著尸山登城,一刀斬了守將;】
【打平江,他率死士夜襲,奪了張士誠的糧寨大旗,斷了敵軍補給,最后統一江南!】
【在北伐滅元中,塔兒灣一戰,他率騎兵沖鋒,元軍大旗被他一槍挑飛,數萬元軍見旗倒,竟不戰而潰;】
【攻元大都時,他第一個沖進城門,斬殺元軍大將,逼著元順帝往北逃。】
【有人問:“常將軍,你一生先登、奪旗、斬將,就不怕死嗎?”】
【常遇春拍著胸脯,笑得豪邁:“某帶十萬兵,便能橫行天下!戰場之上,只有我斬人,哪有人斬我?”】
【自此常遇春喜提,“常十萬”的稱號,他也從先鋒一路升到徐達的副將,然而卻依舊干著沖鋒陷陣的活!】
【他的先鋒旗——所到之處,敵軍膽寒,明軍膽壯,終成那亂世里最烈的一抹鐵血。】
東吳。
一眾謀士看了看天幕上的常遇春……又看了看他們至尊孫權。
他們家的這個合肥十萬送人,人家號稱十萬縱橫天下。
都是十萬……為何差別這么大呢?
簡直沒眼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