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
“破釜沉舟,離心離德,好一個破釜沉舟,離心離德!”
嬴政此刻親眼看著大秦精銳被消耗殆盡,心里十分不是滋味。
看著那戰場上尸橫遍野,那些都是大秦兒郎的鮮血染紅的!
但是戰爭素來如此。
【巨鹿之戰后,項羽雖然徹底擊潰王離率領的長城軍,但是章邯的二十萬刑徒軍并未受到影響,而且章邯在退守棘原后也重新穩住了防線。】
【依托漳河天險,與此時的項羽形成“對峙僵局”,并未陷入絕境。】
【就算主力盡失,秦軍依舊有兩大“贏面”的,第一秦軍兵力占優,20萬對項羽諸侯聯軍約10萬!】
【這個時候只要穩住局面,等朝廷派援軍、補糧草,就能憑借防線拖垮缺糧的諸侯聯軍!】
【第二是章邯自身愣是靠著手中的刑徒軍多次擊退項羽的小規模進攻,這證明刑徒軍還是能和諸侯聯軍碰一碰的。】
【這種“有防線、有兵力、能對峙”的局面,戰局隨時都有可能逆轉!】
【但是,奈何架不住豬隊友……趙高、胡亥,三次致命打壓,斷絕章邯所有退路,活活的把秦朝最后的希望給覆滅了。】
“草!”
“又是這倆畜生,又是這倆畜生!”嬴政血壓瞬間升高。
一個閹豎,一個昏君,真他媽的絕配!
“朕倒要看看這兩個畜生又出什么混招!”
嬴政強壓住心中的怒火,強迫自己冷靜下來觀看天幕。
此時天幕之上旁白隨著畫面推進繼續講解!
【第一次打擊是,追責施壓,否定戰功,巨鹿之戰大敗后,秦二世胡亥非但沒安撫前線將士,反而因王離戰敗追責章邯,派使者斥責他“損兵折將,久戰無功”】
【此時的章邯本想以戰功換信任,卻先被定了“失職”的罪名,一時間也有些心寒!】
【覺得王離之敗原因不在他,畢竟因為壓根就不聽他指揮啊!他絕對比竇娥還冤然后,章邯就派部將司馬欣回咸陽,想請求援軍、糧草,同時解釋戰局。】
【然而卻受到了第二次打擊,就是趙高刁難,阻斷求援,趙高擔心章邯戰敗牽連于,再加上他想奪權鏟除軍方勢力,于是乎不僅拒絕接見司馬欣,還派人追殺他。】
【司馬欣僥幸逃回后,對章邯直言,趙高在朝中獨斷專行,我們打贏了會被他嫉妒害死,打輸了會被胡亥治罪處死,根本沒有活路!】
“砰!”
嬴政氣的直接拍案而起,整個人仿佛被玩壞了。
他從來沒見過這么蠢的人!
想要權利,可以,但是大秦都快覆滅了,你不想著如何穩住局面,再造大秦,反而在這想著如何鏟除己方軍力?
這是人能想出來的事?
這不是活生生的把自己的刀折斷嗎?
……
【然而即便如此,直到此時章邯還是對朝廷抱有一線希望,直到最后第三次一道咸陽來的命令徹底把他逼入絕境!】
【軍令上,既沒有說派援軍,也沒有說給糧草,只有一句催促章邯“速戰速決”。】
【再加上,項羽又派英布截斷秦軍的漳河糧道,此時的局面章邯陷入“前有強敵、后無支援、內遭猜忌”的三重絕境。】
【直到這一刻,章邯徹底心寒了,他終于明白,朝廷早已不把他當“功臣”,而是隨時可棄的“替罪羊”,朝堂之上已經沒了他的容人之地!】
【再打下去只有一個結果,無論是贏了還是沒贏他章邯都難逃一死,贏了再造大秦功勞太大,肯定會被趙高弄死,輸了也是死!】
【于是乎,這位能夠挽大秦于水火之中的名將,選擇帶著二十萬刑徒軍向項羽投降。】
【章邯的投降可以說,是被而趙高、胡亥一步步給逼的,如果他們全力配合章邯那么此戰只能說誰輸誰贏還真說不定,但是歷史沒有如果!】
看完一切之后,嬴政忽然沒那么生氣了,整個人陷入了不喜不悲之中。
而剛接受完封賞的章邯此刻很急!
帶著二十萬投敵,盡管是被逼的……這也是天大的罪啊。
他現在很慌……不知道上邊那位會不會暴怒之下直接把他給拉出去砍了!
而嬴政為什么平靜,因為之前憤怒是他沒見過這么蠢的人,現在平靜是因為他還活著。
至于章邯……如果說他一開始就直接投敵,他想都不想會直接下令把他處死!
但是他是被逼的!
面對,追責、斷援、逼死,活活給逼的無容身之地。
這他還能說什么?
他嬴政的胸襟還沒那么小,李斯他都敢用,更何況一個章邯!
他有這個自信,只要他活著……再猛的人他都敢用。
因為他的目標已經不是僅限大秦了,而是天幕獎勵地圖上的一切!
……
【在這之后,項羽接受了章邯投降,并且為拉攏章邯這位人才,直接封他為“雍王”,還讓他留在軍中隨自己西進關中,可以說待遇極高。】
【但是,那二十萬大軍就沒那么幸運了,全部被項羽拉到新安城預先挖好的大坑中,集體坑殺,僅留下章邯、司馬欣、董翳三人!】
“臥槽!”
“二十萬說坑殺就坑殺?”
“這是個狠人……”陳勝吳廣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震驚!
這樣的人太猛了……也太殘暴了!
白起此時抬頭看著天幕大坑之中的兵卒,眼中毫無波瀾。
“學老夫……坑殺嗎,這坑挖的還不夠深!”
……
【事后,項羽率領著大部隊繼續西進向咸陽城進發,想要按照“先入關中為關中王”的約定,爭奪關中王之位,拿下滅秦首功!】
【然而等他帶人到達函谷關時,項羽發現了不對勁。】
【因為他發現有兵守關,最后得知是劉邦趁著他在巨鹿跟大秦主力大戰之時,帶著人一路偷摸已經攻進了咸陽。】
【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劉邦還讓人把著門不讓他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