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
華盛頓
以新美國現(xiàn)在140多萬人的體量,壓根兒也撐不起來政治首都華盛頓,在各國紛紛獨立以后,大量的參議員、眾議員以及政治掮客離開這座城市,返回了各自所代表國家。
華盛頓在1870年人口達到13.2萬,1890年初本杰明-哈里森總統(tǒng)宣布國家破產(chǎn)前,城市人口一度曾達到26.7萬人高峰,從那時起,城市人口就開始迅速滑落。
一年半后的今天,整個華盛頓的人口已經(jīng)不足20萬,總人口約在18.6萬至19萬出頭一點,約有一半人處于失業(yè)狀態(tài),城市肉眼可見的蕭條起來。
在氣勢不凡的國會山里
大唐帝國皇家陸軍北美總司令凱雷德-弗雷奇中將,法國北美遠征軍司令讓-弗蘭索瓦-佩西尼中將,英國北美軍事聯(lián)絡處喬治-格雷厄姆準將等軍方代表,分別在一份占領區(qū)諒解備忘錄上簽字。
在場眾人中
還有大唐帝國外交部次官林峰子爵,法國總統(tǒng)特使讓-米涅-佩里埃,英國北美事務特別代表亨利-林德男爵等重量級的外交官員,在現(xiàn)場見證了這一重大協(xié)議的簽署。
這一占領區(qū)諒解備忘錄協(xié)議的達成,意味著新美國處于唐法英三國軍事共管的狀態(tài),互相間劃定防區(qū),以避免不必要的擦槍走火引發(fā)更大爭端。
三大列強固然消彌了擦槍走火的危險,但“哥倫比亞爭端地區(qū)”也就失去了獨立國家地位,不再受到國際承認。
這也是新美國的悲哀,作為一個繼承前美利堅合眾國正式國家名稱的地區(qū),由于沒有得到各主要列強正式外交承認,現(xiàn)在只能被冠以“哥倫比亞爭端地區(qū)”這一代指,從而失去了獨立國家的身份。
這是法國人強烈堅持的要求,也是為了國際債務重組談判掃清障礙,在歷經(jīng)幾次談判后,大唐帝國率先認可了,英國人也不再堅持原有獨立國家立場。
弱小者,連最基本的尊重都無法獲得。
諒解備忘錄正式簽署后,是一個簡短的工作午餐會。
英法唐三國列強代表手舉著香檳酒杯,三三兩兩的站在一起紳士的聊天。而這個被稱為“哥倫比亞爭端地區(qū)”的本地代表,卻無權進入這個高端的小圈子里。
法國總統(tǒng)特使讓-米涅-佩里埃神情顯得較為興奮,端著香檳酒杯笑盈盈的走過來……
在他的一力堅持下,法方訴求大部分都得到了照顧,法國遠征軍的范圍也局限在哥倫比亞華盛頓特區(qū)這幾百平方公里范圍內(nèi)。
唐英兩國聯(lián)軍則占據(jù)了馬里蘭州和特拉華州大部分地區(qū),也包括巴爾的摩軍事基地。
法方則將剩余的人手全部轉(zhuǎn)移到哥倫比亞華盛頓特區(qū),從而形成總數(shù)達1.6萬人之多的強大軍事存在。
“伙計們,我認為在共同努力下,我們?nèi)〉昧艘粋€良好的開端,下一步是時候談談國際債務重組的問題了。”讓-米涅-佩里埃特使笑著說道。
林峰子爵風輕云淡的點點頭,道;“可以納入議事日程,但這顯然需要更專業(yè)的財經(jīng)官員參與,以貴國為首的國際債權人也應該體現(xiàn)出應有的誠意,這是展開重組談判的基礎。”
英國北美事務特別代表亨利-林德男爵也表示認可附聲說道;“我認為,法國人只能代表他自己,并且做出實質(zhì)性的減債承諾,我認為5成是恰當?shù)谋壤!?
英國佬這可是夠狠的,因為美利堅合眾國欠下的國際債務并不全屬于法國高利貸者,法國約占7成多一點比例,其余的是來自荷蘭,比利時,西班牙和丹麥等國,這些人的利益毫無疑問被出賣了。
以美國正式宣布國家破產(chǎn)之前共計約11.67億唐元的未償還國際債務本息計算,這一刀就砍去了3億多唐元。
真正歸屬法國高利貸者國際債權,約8億唐元不到一點的樣子。
所謂的5成,就是指這8億唐元債務本息削減一半,在此基礎上談債務重組問題,也就是4億唐元債務規(guī)模左右。
這樣的債務削減看似攔腰一刀,實則不然。
美利堅合眾國(北方)在戰(zhàn)爭期間,共向國際金融借貸了13.75億唐元(含同等價值英鎊,法郎,馬克貸款),1861年戰(zhàn)后組成“國際債權委員會”,重新商討債務的分期償還事宜。
這期間,美國通過變賣政府資產(chǎn)償還了約2.55億唐元,剩余國際借款總額11.2億唐元。
經(jīng)過近兩年的艱難談判,最終達成總額11.2億唐元國際債權,為期49年一攬子債務償還安排計劃,累計償還本息超過25億唐元(注,有幾次部分資產(chǎn)變賣提前償還債務情況)。
這其中,貸款利息已經(jīng)遠遠超過本金,美國天氣已經(jīng)償還了27年,償還了一半略多點的貸款本息。
尚余22年的貸款期和11億唐元多一點貸款本息。
所以英國人所說的5成,是在保證剩余3.6億唐元本金的基礎上,再適當給予一些補償,減少的主要是利息部分。
貸款期限待定,貸款利息和其他優(yōu)惠條件待定。
減債肯定是要減的,具體要減多少,那就需要詳盡再談了。
讓-米涅-佩里埃特使目光看向林峰子爵,猶豫了下,這才問道;“貴方也是持類似立場嗎?”
原本大唐帝國在國際債務中是超然立場,現(xiàn)如今一口吞下三州一藩國之后,承接了后者的國際債務,就轉(zhuǎn)變成了直接當事人。
按照人口和經(jīng)濟規(guī)模比例來說,基本上是紐約州,大唐和其他分裂的各國,按照5;4;1的比例較為公允,正在磋商中不會有什么大的變化。
紐約共和國雖然只占據(jù)46%的人口,但是擁有北美第三大都市紐約,擁有相對較高的經(jīng)濟產(chǎn)出和富裕城鎮(zhèn)地區(qū),所以在償還比例中應該占據(jù)一半。
大唐帝國占領的三州一藩國合計面積最大,總人口超過886萬,在承擔全美國債務中分配40%的份額。
其余的緬因民主共和國,康涅狄格共和國,再加上哥倫比亞爭端地區(qū)共同分擔10%債務,大致是5;4;1的比例。
林峰子爵淡然一笑,這點債務在分裂后的北美諸國看起來像天塌一般,但是大唐帝國毫不在意,輕松就能承接下來。
大唐帝國一年國民生產(chǎn)總值已突破200億唐元大關,位居世界第一。
區(qū)區(qū)不到2億的債務也就是根粗點的羽毛,帝國皇室收緊現(xiàn)金流一口氣就能兌付了。
皇家內(nèi)務府每年都有一筆應付不時之需的備用金,歷年以來購買黃金儲備在多家皇家銀行中,如今已積攢到上千噸黃金之巨。
這筆錢,僅僅是皇室能夠動用的資金之一。
皇室授權這幾家跨國銀行可以根據(jù)儲備黃金,發(fā)行同等規(guī)模的鈔票流通,通過國際國內(nèi)發(fā)放信貸實現(xiàn)保值增值,用于購買更多的黃金儲備。
大唐帝國皇室豪富那真不是吹的,每年僅投入皇家直屬領地的內(nèi)務府財政資金,就高達數(shù)千萬唐元規(guī)模。
但有錢也不是這樣用的,英國的這一方案也不是最優(yōu)方案,林峰子爵接口說道;
“純以債務本金計算,剩余的貸款本金規(guī)模也就是3.7~3.8億唐元左右,總量并不大。
這次償債談判要考慮多種可能性,包括提前償還貸款,組合型還貸計劃等等,還要考慮債務人的償付能力。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要國際債權人拿出減債的誠意,否則都是空中樓閣,很難達成最后的協(xié)議。
說到底,選擇權還是在你們手上。”
吃了一次大虧,法國人也不再堅持以前的強硬立場,總統(tǒng)特使讓-米涅-佩里埃神色認真的點頭回答道;
“巴黎政府已經(jīng)為金融界做出了一切該做的事,將會極力促成債務重組談判,希望能夠盡早達成相關協(xié)議。”
“但愿如此吧。”英國北美事務特別代表亨利-林德男爵態(tài)度沒有那么熱切,接口應道。
基于三國利益,英方雖然不滿法國綁架式的魯莽行動。但考慮到歐洲力量平衡版圖中,無法缺少法蘭西這一重要板塊,也不得不捏著鼻子忍了下來。
相比較法國,英國現(xiàn)在更頭疼的是自己一手扶持起來的大麻煩,那就是德國。
1888年,年輕氣盛的威廉二世繼位以后,實在無法忍受鐵血宰相俾斯麥的保守政策,于1890年3月公開解除了其首相職務,給予陸軍元帥海軍上將的空頭銜。
從此無人制衡,德國進入了真正的威廉時代,其代表性就是“世界政策”,這是一種與英法唐俄爭奪殖民地的擴張政策,攻擊性極強。
尤其是在非洲
德國積極擴張的身影隨處可見,迅速成為了非洲殖民熱潮中的主要玩家之一,占有的大片殖民地也僅次于英法兩國。
在積極擴張的同時,威廉二世注重發(fā)展軍事力量,在他的大力扶持下,德國克虜伯公司就像吹氣球一樣迅速膨脹起來,生產(chǎn)規(guī)模和生產(chǎn)能力連年翻番。
威廉二世訪問英國時,非常羨慕皇家海軍龐大的艦隊,立志于打造一支能夠與世界的德國地位相符合的強大海軍,而這無疑觸動了英國人的敏感神經(jīng)。
雖然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是維多利亞女王的外孫,英國威爾士親王愛德華的表哥,但在觸極英國的根本利益上,根本沒得談。
所以現(xiàn)在英國對德國崛起深懷警惕,已經(jīng)在逐漸疏遠與德國的關系,拉攏法蘭西成為抗衡德奧俄三皇同盟的主要力量,就成為現(xiàn)實的選擇。
歐洲形勢的變化,讓英國對外政策也產(chǎn)生了變化,削弱法國不再成為A選項,在應對北美問題時,英國人調(diào)門也就產(chǎn)生了變化。
“注意那些英國佬,他們可能會出賣我們的利益,去滿足法國人的胃口。”外交部次官林峰子爵走到一邊,小聲的囑咐凱雷德-弗雷奇中將。
他從方才英國人的表態(tài)中,嗅到了一絲不對味,所以過來提醒一聲。
凱雷德-弗雷奇中將眼神一凝,轉(zhuǎn)過臉看了一下英國北美事務特別代表亨利-林德男爵,點頭應道;
“這是我們的主場,無論英國人也好還是法國人也好,必須按照帝國的規(guī)則去玩牌,否則我們也可以掀桌子。”
“沒錯,法國人這場談判的主要對手是我們,是一場強強對話,也必將是一次精彩的國際談判。”林峰子爵端起手中的香檳酒杯喝了一口,眼神中充滿期待。
即將開啟的這場國際債務重組談判,將會是唐法兩國間的角力,將是外交官大顯身手的舞臺。
一個多月后
華盛頓
以法國各債權銀行和大資本家為主組成的國際債權委員會,與大唐帝國北美事務大臣潘守國勛爵領銜的多國代表團,在這里展開了針鋒相對債務重組談判。
談判伊始
雙方就債務減讓比例,展開了激烈交鋒,由于立場差距較大,雙方經(jīng)過多輪談判都未達成一致。
在這種情況下
潘守國勛爵直接宣布第一輪談判失敗,當前國際債權人的情緒和立場不適合繼續(xù)談判。需要在冷靜以后,擇機重啟談判。
至于第2輪談判時間,可能是明年的某個時間點,但目前不能確定。
這一表態(tài),直接讓法國為首的國際債權銀團傻了眼,茫然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情況?
面對這種突發(fā)情況,
法國弗朗索瓦總統(tǒng)緊急發(fā)來協(xié)商電函,被大唐帝國政府直接拒絕,回復沒有討論的余地。
再看看馬里蘭州匯集的約4.5萬大唐帝國軍隊,法國人終于明白了些什么……
以法國為首的國際債權銀行始終沒有擺正位置,殊不知談判的主角已經(jīng)更換,原本的強勢地位已經(jīng)淪落為劣勢。
達不到大唐的要求,債務重組談判遙遙無期。拖個一兩年也好,三五年也好,債務國方面指定不著急。
正好借此機會養(yǎng)精蓄銳,好好的回一波血,反正沒啥損失。
至于法軍占領的“哥倫比亞爭端地區(qū)”,愿意占就占著唄,現(xiàn)在是各掃門前雪。
有大唐帝國軍隊鎮(zhèn)住場面,法國遠征軍也不敢亂來。拖得越久,國際債權人損失越大。
當前最大的分歧點是;
多國代表團要求以未清償本金為基數(shù),即3.632億唐元,在此基礎上進行一定比例的債務減讓。
國際債權銀團則以上一份債務重組條約中,未清償?shù)膫鶛啾鞠⒔?億唐元為基礎,進行一定比例的債務減讓。
這包含未來二十幾年產(chǎn)生的巨額利息,當然對債權銀團更有利。
客觀的講
國際債權銀團的訴求并非沒有道理,因為是有白紙黑字的國際條約,是債務國應該履行的國際償債責任。
但大唐帝國為首的多國代表團訴求也站得住腳,因為大唐帝國是北美規(guī)則的制定者和維護者,拳頭大,拳頭硬就是最正確的道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