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玥的手指靈巧地穿梭在南汐的發絲間,烏黑如瀑的長發被她一點點攏起,先在頭頂綰出一個圓潤的髻心,像一朵含苞待放的牡丹。
隨后分出發絲,以髻心為中心層層環繞,每繞一圈都用銀簪暗暗固定,繞到最后,發尾被巧妙地收進髻底,只留幾縷碎發垂在鬢角,隨呼吸輕輕晃動,添了幾分靈動。
發髻盤得緊實卻不顯僵硬,圓潤飽滿,像一朵將開未開的牡丹花,穩穩地立在頭頂。
司玥又取來幾支嵌著珍珠的銀發簪,斜斜插入髻中,珍珠隨著動作輕輕滾動,在發絲間閃著溫潤的光,既固定了發髻,又添了幾分精致。
“好了,試試這個。”司玥笑著從錦盒里取出鳳冠,小心翼翼地往南汐頭上戴。
這鳳冠通身由真金打造,冠體上雕刻著九只展翅的鳳凰,鳳凰的尾羽層層疊疊,每一片羽毛上都鑲嵌著細小的紅寶石,陽光照在上面,像有火焰在羽毛間流動。
冠頂的鳳凰昂首挺胸,嘴里銜著一串東珠,珠子圓潤光潔,大小均勻,垂在額前輕輕晃動。
鳳凰的眼睛是用鴿血紅寶石鑲嵌的,眸光銳利,仿佛下一秒就要振翅高飛。
冠沿綴著一圈細碎的珍珠流蘇,流蘇不長,剛好垂在眉梢,走動時微微搖曳,卻不會遮擋視線,只在臉頰邊投下淡淡的陰影,襯得膚色愈發白皙。
鳳冠戴在“髻”上,大小剛剛好,赤金的光澤與烏黑的發絲相映,華貴卻不張揚。
司玥退后兩步打量著,滿意地笑了:“你奶奶我當年出嫁時就戴這頂鳳冠,我媽說是當年宮里的手藝,你看這鳳凰的羽毛,一片一片雕得多細,比現在的機器活兒耐看多了。”
南汐對著鏡子抬手輕輕觸碰鳳冠,指尖觸到冰涼的金飾和溫潤的珍珠,心里忽然涌上一股莫名的情緒。
這鳳冠上的每一道刻痕,每一顆寶石,都藏著歲月的故事——奶奶戴著它嫁入南家,經歷過風雨,也享受過安穩,如今它戴在自己頭上。
“好看嗎?”南汐轉頭問。
司玥走上前,替她理了理鬢角的碎發:“好看,比你奶奶當年還俊。這發髻配鳳冠最是合適,不花哨,卻撐得起場面,就像咱們南家的姑娘,看著溫婉,骨子里卻有股韌勁。”
鏡子里的少女,發髻端莊,鳳冠璀璨,眼底映著細碎的光。
那不僅是妝容的精致,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期許,藏在每一縷發絲里,每一片金飾中,等著往后的日子,慢慢鋪展開來。
沈心悅看著如此明艷的閨女眼眶有些熱,眼角流下了溫熱的淚,她轉身把眼角的淚抹去。
寧雪看著南汐,喜歡到骨子里了,這怎么就不是她生的閨女呢?這么多年她都想著再生一個閨女出來,可兩口子也努力了,怎么都沒懷上,現在看著大嫂家的閨女她真眼饞。
江知寧也眼饞啊,這么漂亮的閨女誰不稀罕,司玥看著兩個小兒媳一臉羨慕的樣子她打趣道,“行了,閨女現在是別想了,孫女還是能想想的。”
南汐和江知寧都嘆了口氣,閨女是不敢想了,孫女也不知道能不能如愿。
南汐身上的中式嫁衣,是沈心悅特意請蘇繡老匠人趕制的,單是繡線就用了七十二種色。
嫁衣以正紅色為底,料子是上好的云錦,在陽光下泛著淡淡的光澤,像揉進了細碎的金箔。
衣身主體繡著“龍鳳呈祥”的紋樣,鳳凰展翅于左肩,尾羽迤邐至腰側,每一片羽毛都用極細的金銀線勾勒邊緣,再以絳紅、緋紅、水紅三色絲線層層暈染,遠看像有火焰在羽間流動。
龍紋盤桓于右襟,鱗爪分明,龍須用銀線摻著珍珠線繡就,微微凸起,摸上去能感受到細膩的觸感,仿佛下一秒就要騰云而起,與鳳凰交相輝映。
領口和袖口是雙層的如意紋滾邊,用墨綠絲線繡著纏枝蓮,蓮花的花瓣薄如蟬翼,是匠人選了最細的絲線,一針一線疊繡而成,近看能瞧見花瓣上若隱若現的脈絡,透著江南水鄉特有的溫婉。
衣襟上綴著七對盤扣,都是用同色云錦纏成的琵琶扣,扣頭嵌著小小的珍珠,扣眼處還藏著極小的“囍”字繡,不細看幾乎發現不了,卻藏著“七巧良緣”的寓意。
裙擺寬大,垂落時像一朵盛放的牡丹,裙角繡著“百子千孫”的圖案,十幾個胖娃娃或嬉鬧、或撲蝶,神態各異,眉眼間的靈動全靠繡娘用針尖的轉圜來體現。
行走時,裙擺輕晃,娃娃們仿佛活了過來,在紅綢間穿梭,平添幾分活潑。
最妙的是背后的設計,繡著一幅“并蒂蓮”,兩朵蓮花相依相偎,蓮葉間還藏著一對戲水的鴛鴦,用的是“打籽繡”的技法,每一顆“籽”都是絲線繞針而成的小結,摸上去圓滾滾的,帶著恰到好處的立體感。
嫁衣穿在身上,既有正紅色的熱烈喜慶,又有紋樣間藏不住的精致巧思。
云錦的垂墜感讓裙擺妥帖地鋪展,卻不顯得沉重,繡線的光澤隨著動作流轉,既不張揚,又難掩貴氣。
南汐站在鏡前,紅綢映著她的臉頰,眉眼間的溫柔與嫁衣的隆重交融在一起,像一幅被時光浸潤過的工筆畫。
既有煙火氣的熱鬧,又有沉淀下來的安穩——那是屬于中式嫁衣獨有的浪漫,藏著“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的期許,也藏著兩家人對她往后歲月的祝福。
今天戰星辰穿的是和南汐同款的中式新郎服,此刻他正站在南家門口,幫忙來結親的伴郎們看著門外十幾輛大卡車的嫁妝羨慕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這些都是和戰星辰有生意上來往的年輕老板或者是老板家的子孫,一個個穿的都是大紅色的洗袍。
八個伴郎分兩排站在戰星辰身后,一個個打扮的光鮮亮麗的。
祁宴碰了碰戰星辰,“戰戰,你家媳婦兒家里這么多哥哥嗎?”
戰星辰點點頭,“十一個哥哥,兩個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