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廣福笑著拿出棋盤,李月蘭則麻利地收拾好賬本和那箱子銀錢,沏了一壺新茶端上來。
謝里正一邊擺棋子,一邊打開了話匣子:
“廣福啊,你牽頭的那幾件大事,牧場清理、村道綠化、還有這鋪磚石硬化村道,眼下都算是順當開了工了。長河那小子帶著村里選出來的一幫老把式當組長,領著新來的工人們慢慢上手了。我看哪,這幫人剛開始還有些生疏,現在漸漸摸到門道了,進度嘛,還算合格。”
謝廣福落下一子,沉吟道:
“里正叔,進度快是好事,但有幾處咱們還得提前想著。”
“一是這工期進度得有個大致規劃,不能干到哪兒算哪兒,最好讓長河他們簡單記一下,每天干了多少,心里有數,也好及時調整速度。”
“二是安全,尤其是清理牧場那活計,農具鋒利,地形也雜,得反復提醒大家小心,萬一出了事,對誰都不好。”
“三是安居房那邊,一下子住進這么多外人,防火、衛生、還有人員進出,都得有章程,不能亂了套,咱們村里不能臟,那條清川河更不能臟,下游這么多村子都靠著這條河過日子,可得看好了,不許人往河里扔雜物啥的。”
謝里正呵呵一笑,吃了謝廣福一個卒子:
“廣福,你就把心放肚子里吧。聽了你的建議,村里組建的臨時保安隊,日夜巡邏著呢。雖說比不上正規官兵,但管束這些外來工人還是有一套的。”
“再說了,咱們村給的待遇這么好,活也輕省,誰舍得犯錯丟了這鐵飯碗不是?”
謝里正說著,不由想起了村道那兩行新栽的桃樹。
終究還是沒忍住心里的嘀咕問謝廣福:
“廣福啊,這村道綠化用的桃樹,都是從奇珍坊買的,我家大虎那嘴,最近可真是厲害得不行,啥都能說得天花亂墜的,他說這桃樹是‘觀賞兼用’的新品種……老頭子我見識少,就想問問,它們……真能開出漂亮的桃花?結能吃的果子?”
他瞇著眼,語氣里帶著七分期待三分懷疑:
“哦.....我當然不是說你這奇珍坊賣的桃樹苗不好啊,就是......就是大虎這家伙,總跟我吹,我就想著還是問你實在一些。”
謝廣福聞言,有點失笑,知道謝里正這是心里打鼓呢,不過那些桃樹苗可是他和李月蘭早早就做好功課才定下的品種,此刻正好給謝里正答疑解惑:
“里正叔,您放心,這事兒,錯不了!”
“奇珍坊這次出的桃樹,叫做‘灑錦蜜’。您聽這名兒,‘灑錦’是說它花開得好,重瓣的,顏色從淺粉到深玫,層層疊疊像水墨畫,‘蜜’呢,就是說它果子甜!”
他見謝里正聽得認真,便繼續解釋起來,仿佛那成片的桃樹就在眼前,已經開得枝繁葉茂、花果滿枝。
“大虎說的沒錯,這樹啊,栽下去,明年三月初就能開花,那花兒比葉子出來得還早,到時候整條村道就像罩了一片粉云,好看得很!”
“花謝了,長出來的新葉子先是絳紅色,過半個月才慢慢變綠,咱們這路啊,就跟披了漸變色的綢緞似的好看。”
“到了四月中,就能看見小青桃掛滿枝頭了。果子長得也講究,六月開始膨大,七月底成熟。成熟的果子有拳頭大小,向陽那面覆著一層玫瑰紅霞,背陰處還留著一條金黃色的‘月牙彎’,瞧著就喜慶!”
“最關鍵的是桃子的味道!”
“這‘灑錦蜜’是把好看的重瓣花和一種叫‘早霞蜜’的甜桃反復雜交選育出來的,既保留了花的美觀,又繼承了果子的香甜。”
“單是一個果子都能有三四兩重,一口咬下去,汁水足,果肉又細又脆,核還是離核的,不沾肉,糖酸比例恰到好處,聽說味道不比皇上吃的貢桃差呢!”
“總之啊,您就把心放肚子里吧,到時候這開花結果的,指不定能引來多少游客賞花摘桃子呢,絕對不比那桃溪村的荷塘竹樓差了去!”
謝里正聽著這番活色生香的描述,仿佛已經看到了來年夏天村道上桃紅柳綠、果香四溢的景象,心里那塊石頭總算落了地。
他捋著胡子,臉上的皺紋都笑開了花:
“好!好!果然還得是奇珍坊出品,前有“百日收”的畝產千斤,后有各式各樣盛產的瓜果蔬菜和油葵的新式種子,現在還有這既能看花賞葉,又能結果吃桃的桃樹,這錢花得值!”
“唉,你說.....我這老頭子,是不是過于瞎操心了,哈哈哈.......你家就是奇珍坊的東家,我竟......我竟還質疑我家大虎的話,可能是這家伙自從去了你那奇珍坊上......上班,現在他那嘴皮子,我可真是招架不住喲,哈哈哈哈!”
“不行,按你的說法,這桃樹莫非還種得少了些,怎么只能只種在村道兩旁呢,還得要開荒,就在牛馬車站的斜對面的荒地上開荒,咱們多種它個幾十畝上百畝的桃林,到時候又是村里的一項收益......說不準到時候那些桃花還能采了做桃花釀呢......”
他越想越高興,眼中閃著光,便開始規劃起來。
“等明年這些桃樹掛了果,熟了的時候,咱們就在這村道上,辦它個‘桃燈夜宴’!讓全村的老少爺們、媳婦閨女都來嘗嘗鮮,也讓大家伙兒都看看,咱們這村道綠化,可不是光景色好看,是實實在在能甜到嘴里的!到時候咱們這桃源村可就是實實在在的桃源村了!”
謝廣福失笑:“里正叔,您可別想得太遠了,眼前的“五圣宴”你可是還欠著呢,還是先把這宴席先兌現了吧,省得鄉親們日日問你。”
謝里正一聽"五圣宴",頓時覺得手里的棋子都重了三分,苦著臉道:
"快別提這茬!自打上回夸下海口,天天有嘴饞的小子探頭問''里正爺,啥時候請吃五圣宴啊'',可你算算,上回的“五喜宴”咱們秋收前才剛吃過,這也沒隔多久呢。”
“全村如今五百多號人,到時真辦宴席,少不得還要請趙老七那一伙嘴饞巴巴的,還有縣令大人他們那些官老爺.......這真要擺開場面,怕是又要從淮月樓擺到牛馬車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