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里正洋洋灑灑講了一些場面話,等他講完話,學堂門前便燃起兩串鞭炮,那學堂大門門楣上懸掛著紅綢覆蓋的牌匾便被保安謝家喬揭開。
這一舉動昭示著桃源學堂的正式開學,一時間現場氣氛熱烈。
接著,李五琰作為校長,詳細宣讀了學堂的獎罰制度,日常紀律和行為準則:
“……凡我學堂學子,需衣著整潔,言語文明。上課專心聽講,不得交頭接耳。尊敬師長,見面行禮。友愛同學,不得欺凌。愛護公物,不得損壞。按時完成課業,不得拖欠……”
“學業優異、品行端正者,每月可得‘勤學獎’,筆墨紙硯或書籍資助。違反紀律者,視情節輕重,予以訓誡、抄書、清掃學堂乃至請家長等懲戒……”
而后,儀式感最濃的“開筆禮”環節,由齊安縣令和四位山長共同主持。
孩子們依次上前,由這五位德高望重者執手,在鋪開的大紅紙上,用毛筆寫下入學后的第一個“人”字。
齊縣令一邊握著一個小男孩的手寫下那端正的一撇一捺,一邊溫和地說道:
“‘人’字雖簡單,一撇一捺,卻要站得穩,行得正。望你從此識‘人’字,學做人。”
嚴松齡補充道:“蒙以養正,圣功也。這開筆第一字,意義非凡。”
白羽仙則吟道:“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雖初執筆,亦當存此志。”
藏書海言簡意賅:“書山有路勤為徑。”
石堅最是實在:“寫好字,做好人,學好本事。”
開筆禮后,理事會為每位學子準備的開學禮物更是將現場氣氛推向了高潮。
那是一個個精致的藏青色書袋,每個書袋上都用藍線繡著“學業進步”四個清秀的字樣。
這份禮物可謂是送到了孩子們的心坎上。
要知道,先前孩子們帶來的書袋五花八門,有的是用舊衣裳改的,有的是母親用碎布頭勉強拼湊的,難免顯得有些寒酸。
如今,這統一制式、顏色沉穩、寓意美好的書袋一發到手中,孩子們立刻愛不釋手,小臉上洋溢著自豪的光彩。
有那心急的,當場就把自己的書本筆墨小心翼翼地放了進去,背在身上,挺直了小胸脯,感覺整個人都不一樣了。
李五琰笑著叮囑:“回去后,讓家里人在書袋左上角繡上自己的名字。往后,你們背著這書袋走在咱們桃源村,就是最精神、最亮眼的一道風景!”
孩子們齊聲應著,清脆的聲音里滿是歡喜。
此外,李五琰還鄭重宣布,經村建理事會決議,由村公賬撥款,將為所有學堂學子提供免費的午間餐食,確保孩子們營養充足,安心向學!
這一宣布,不僅讓孩子們歡呼雀躍,更讓舍不得走、扒拉在大門外的家長們激動不已,紛紛感嘆理事會的仁政和遠見。
齊安縣令和四位山長也頻頻點頭,齊安道:
“村塾辦學,已屬不易,竟還能想到為學子們提供免費餐食,體恤民情,關懷學子,實乃仁政之舉,本官佩服!”
開筆禮成,孩子們在先生們的帶領下,有序進入各自的教室。
而謝文這位“小先生”的開學第一課,也即將開始。
他負責的并非傳統經義,而是結合了新式課程表的開學第一課:“夢想與規矩”以及后續的“體育示范課”。
在寬敞的教室里,謝文站在講臺上,看著下面幾十雙清澈又帶著好奇的眼睛,沒有直接翻開書本,而是問道:
“孩子們,你們為什么來上學?你們長大了想做什么?”
問題一出,孩子們愣住了,交頭接耳,有的說“爹娘讓來的”,有的說“認字”,有的懵懂搖頭。
謝文引導著:“認字是為了什么?算數又是為了什么?也許,是為了將來能像李四璟先生那樣,種出最好的莊稼;也許,是為了像張秋笙哥哥那樣,做出最巧妙的竹器;也許,是為了像廣福伯伯那樣,畫出最厲害的圖紙,建起最堅固的房子;甚至,是為了像縣令大人和各位山長那樣,成為有學問、能為民做事的人……”
他描繪著各種可能的未來,將學習與具體的生活、村子的發展聯系起來,讓孩子們眼中漸漸燃起了對知識渴望的光芒,明白了上學不僅僅是為了認字,更是為了擁有選擇未來的能力。
接著,他又用生動有趣的故事和比喻,將學堂的規矩娓娓道來,讓孩子們在笑聲中記住了何為“有所為,有所不為”。
而這“開學第一課”,所有今日來參觀開學典禮的各位大人和長者們全都靜候在教室的最后一排,靜靜地聽著,感受著,被震撼著。
接下來的體育示范課,更是讓所有觀禮者大開眼界。
孩子們在謝文和李五琰的帶領下,來到小廣場。
課程從簡單的列隊、報數開始,然后是充滿活力的熱身操。
接著,謝文引入了“接力賽跑”、“青蛙過河”等趣味游戲,既鍛煉了孩子們的跑跳能力,又培養了他們的協作精神和規則意識。
孩子們起初有些拘謹,但在游戲的歡樂氛圍中,很快便投入進去,小臉紅撲撲的,汗水與笑容交織,充滿了蓬勃的朝氣。
齊安和四位山長站在操場邊,看得目不轉睛。
齊安忍不住驚嘆:
“這……這體育課,竟能如此有趣?既強身健體,又寓教于樂!孩子們這般活潑,卻又秩序井然,難得,實在難得!”
其他幾位山長也紛紛表示新奇與震驚。
“德智體并重……此理念,雖古已有之,但如桃源學堂這般落到實處,設計得如此精巧,實屬罕見。”
“妙哉!瞧這些孩童,奔跑跳躍間,自有一股昂揚生氣!這比單純關在屋里死讀書,更合天地生養之道。”
“動靜結合,張弛有度,深合教理。”
石堅更是激動道:“這體育課的法子,能否容我崇實學院借鑒一二?這太適合我那幫需要務實精神的學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