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秋芝略微思索,腦海中浮現出魂穿前去過的幾家大型葡萄園、草莓園的運營模式,心中便有了思路。
她也跟著坐在石凳上,娓娓道來:
“里正爺爺,爹,我覺得咱們可以打一個‘賞花+秋收體驗’的組合拳。現在正值盛花期,再過半個月左右進入末花期和葵籽灌漿期,咱們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差,雙線創收。”
謝里正一聽“創收”,眼睛立刻亮了,但仍有疑惑:
“賞花我知道,可這‘秋收體驗’怎么弄?而且光讓人來看花,能收幾個銅板?”
謝秋芝從容解釋:“首先,咱們可以賣‘花票’。到時候我加急設計一種‘千畝金葵賞花票’,在云槐縣及周邊大量售賣,定價三十文一人,限七日有效。游客需憑此‘花票’方能進入咱們的葵花田區域觀賞。”
“三十文?會不會太貴了?人家愿意買嗎?” 謝里正有些遲疑。
“單單看花或許不值,” 謝秋芝胸有成竹。
“但咱們可以玩很多花樣,讓這三十文物超所值。”
“其一,咱們可以制作‘葵花書簽’。您想啊,這么大一片花海,總有許多初開不久、花瓣完好但個頭極小、注定結不出葵籽的向日葵。這些小花對咱們收獲油葵籽毫無用處,但若是咱們把它們連同一小段花柄完整剪下,經過特殊的脫水壓平處理,不就變成了一件獨一無二、充滿野趣的書簽了嗎?這東西,肯定受學堂的學子、還有那些喜歡風雅的文人墨客歡迎!”
“妙啊!”謝里正臉上露出贊賞之色。
謝廣福也點頭:“這法子好!廢物利用,還能賣出價錢!我還有個想法。可以讓秋笙那邊加急趕制一批簡易的竹邊小畫框,做工不必太復雜,但要打磨得光滑細致。到時候,那些品相完好、形態優美的油葵干花,可以精心鑲嵌在畫框里,配上一張素雅的襯紙,不就是一幅現成的''秋日小品''?往書案上一擺,或是掛在墻上,既雅致又應景,就算價格高一些,想必也會很受歡迎。”
他越說越覺得可行,轉頭看向女兒,語氣里帶著鼓勵:
“這樣一來,咱們的油葵花海不僅能看、還能讓客人把這份金色的秋意帶回家。來,芝芝,你接著說,還有什么好點子?”
得到鼓勵,謝秋芝的思路更順了:
“其二,若是游客在花田里看中了哪朵開得正盛的油葵,特別喜歡,可以直接付銅板給花田的主人,讓鄉親們也掙些家用,不過,咱們必須要統一定價,比如十文錢一朵,游客可以當場剪下帶回去插瓶觀賞。”
她又想起娘最近準備直播榨油,又補充道:
“其三,可以和我娘的月蘭磨坊合作。等過些日子油葵開始成熟,咱們可以引導游客購買新鮮壓榨的‘頭道葵花籽油’。還可以把炒制好的油葵籽,分裝進小巧的竹筒里,做成‘竹筒油葵’零食,既新穎又便于攜帶,保證游客不會空手而歸。”
謝里正聽得連連點頭:“不錯不錯,這些都是好主意!能讓游客心甘情愿地掏銀子!”
謝秋芝越說越興奮:
“其四,咱們可以和淮月樓合作,在花田里辦‘葵下宴’——也就是花田野炊!咱們找幾處田埂邊的空地,收拾平整,鋪上干凈的草席,支起簡單的土灶。請淮月樓準備幾種不同的野炊套餐,比如燒烤套餐有腌制好的肉串和蔬菜、窯雞套餐、烤玉米紅薯套餐等等。”
“每個套餐的售價由淮月樓自行定價,所有食材由淮月樓自行負責清洗、切配、調味好,做成半成品,游客們根據自己選的套餐付銀子后,就能領到相應的食材和基礎野炊的工具,讓他們自己生火烤制。這樣既能讓他們體驗野趣,品嘗美食,又能增進同伴之間的感情,大大提升了游玩的樂趣和黏性。”
“好!這個主意也好!”
謝里正聽得眉開眼笑,仿佛已經看到了游客在金色花海邊炊煙裊裊、歡聲笑語的場景。
“還有呢......”謝秋芝繼續獻計。
“咱們可以設計一個‘葵海尋寶’的小節目。沿著花田的主要田埂,隨機懸掛幾百條寫著謎語的彩紙。游客可以一邊賞花,一邊尋找這些謎語,猜對了就能獲得相應的獎勵。每個謎底對應不同的獎勵,可以是一文、三文,甚至五文錢,增加趣味性和游客的探索欲望,當然了,每個游客最多只能拿取三張謎面,不然咱們可就要虧死了。”
“最后,”她總結道。
“我還可以多畫幾幅以咱們千畝葵花海為主題的畫作,無論是大幅的展示,還是制成小巧的畫片,都可以作為紀念品在大榕樹下擺攤售賣,或者用來裝飾咱們的游客休息區,為花海增添文雅氣息和彩頭。”
謝里正聽完這一連串新穎又可行的點子,激動得大聲贊賞道:
“哎呀呀!芝芝!你這腦袋瓜子是怎么長的?怎么能想出這么多好主意!廣福啊,你們家真是出了個女諸葛!”
謝廣福看著女兒,眼中也滿是欣慰和滿意,點頭笑道:
“孩子也就是點子多,具體的事情還得靠里正叔您來掌舵,帶著大家伙兒一起干才行。”
這時,李月蘭從外面回來了,聽聞了女兒給出的建議,特別是提到與磨坊合作榨油和淮月樓的野炊套餐時,她立刻點頭表示支持:
“磨坊這邊沒問題,我正好打算這幾天也要榨些油,淮月樓那邊,我回頭就去和張秀商量,盡快定下幾種套餐和價格,保證配合好。”
謝里正看著這一家子,不是出謀劃策,就是技術支持,不由得發自內心地感嘆:
“唉,我現在算是看明白了,咱們桃源村最有腦子、最能折騰出新鮮花樣的,怎么全都在你們家啊!”
他感慨著,隨后又意有所指地拍了拍謝廣福的肩膀,語氣帶著深意:
“廣福啊,你們家為村里做的貢獻,大家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放心,村里……絕不會虧待了你們!”
謝里正心滿意足,樂呵呵地離開了謝家,腳步都輕快了許多。
當日下午,謝文和謝吉利便跟著謝大虎一行人,回云槐縣去了。
而桃源村,則因為謝秋芝的這一系列新奇點子,再次變得充實而忙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