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剩余門派,頑固抵抗
那輛貼著“仁和藥堂”封條的馬車,轱轆碾過碎石路,晃晃悠悠地往城門去了。
蕭景珩站在高崗上沒動,手里的折扇合得死緊,指節都泛了白。親衛湊上來想問要不要攔,剛張嘴就被他抬手止住。
“放它走。”他聲音壓得低,像砂紙磨刀,“鳥飛出去才好,不然林子怎么全驚起來?”
親衛一愣:“您的意思是……這是餌?”
“不,它是信鴿。”蕭景珩瞇眼盯著遠去的車影,“有人急著報信呢——咱們這邊抓了幾撥人,人家還不知道底細漏成篩子了?這車一進城,就是敲鐘點將。”
他說完轉身就走,大氅在風里甩出個利落的弧度,“回府。把最近十天進出京城的江湖人名錄給我翻出來,連賣藝的、耍猴的都不能漏。還有,各門派駐京聯絡點的老賬本,全都調出來。”
親衛領命而去。
阿箬從旁邊石頭后頭跳出來,嘴里還嚼著半塊餅:“您是打算把整座京城翻個底朝天?”
“不是翻,是篩。”他腳步不停,“魚都快咬到喉嚨了,再不撒網,等它們組團來吃席?”
---
回到世子府書房,天剛擦黑。
蕭景珩直接奔沙盤去,手指在城南一帶劃拉兩下:“三江武社、鐵拳門、鷹爪幫,前兩天挨個來送人頭,看著是各自為戰,可手法太像了——都是先探路、再試探、最后上鉤。誰教的這套流程?”
阿箬抱著膝蓋蹲在矮凳上:“要我說,背后肯定有個‘江湖培訓班’,統一發話術、統一下套流程,連踩陷阱的姿勢都差不多。”
蕭景珩挑眉:“你還挺會起名。”
“那必須的!”她一拍大腿,“我今晚就去南市賭坊,扮個說書女,吹一段《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看有沒有人接茬兒。”
“去吧。”他點頭,“順便打聽誰在收亡命徒,哪兒有大宗兵器交易。別硬查,用嘴撩。”
“明白,主打一個話術拿捏。”
她起身要走,又被叫住。
“等等。”蕭景珩從抽屜里摸出個小布袋扔過去,“里面有五兩銀子,不夠就說是我親戚,賒賬算我的。”
阿箬接住,咧嘴一笑:“您這口碑,比當鋪掌柜還好使。”
---
半夜三更,阿箬溜回府里,頭發亂得像雞窩,眼睛卻亮得嚇人。
“炸了!”她一進門就嚷,“我在賭坊說書說到高潮,底下有個醉漢突然插嘴:‘什么六大派,黑蓮會才是老大!鐵拳門折了六個,鷹爪幫昨夜也丟了倆——聽說月圓之夜要燒官倉、炸西城門!’”
蕭景珩正對著一堆卷宗發呆,一聽這話猛地抬頭:“原話?”
“一字不差!”阿箬拍桌,“我還順著他話頭吹牛,說南陵世子早布下天羅地網,結果那家伙冷笑一聲,說‘黑蓮令一出,九門自開’,然后就被同伙拽走了。”
蕭景珩眼神一沉。
黑蓮令。
之前審俘虜時,有人提過這玩意——說是前朝某個神秘組織的信物,能號令三十六散門。他當時還以為是江湖吹牛,現在看來,真有人在拿它當令牌使。
他立刻翻出俘虜口供記錄,在一頁角落找到一行小字:“玄刀門使者曾攜玉扳指一枚,與鷹爪幫密談于西市茶寮。”
玉扳指。
白天那輛藥堂馬車上,那只露簾的手,戴的不就是玉扳指?
線索串上了。
他唰地站起身,走到沙盤前,啪地按下一枚紅子,正落在西城門位置。
“不是騷擾。”他聲音冷得像冰,“是決戰。”
他提起筆,疾書三道命令:
第一道,發往五城兵馬司:即刻進入一級戒備,所有城門增派雙崗,夜間閉門時間提前一個時辰;
第二道,傳給親衛統領:南陵親衛隊接管九門防務,對外只稱“秋防巡查”,不得引發恐慌;
第三道,密令暗線:盯死玄刀門在京聯絡點,若有異動,立即回報。
寫完,他揉了揉太陽穴。
這才發現,已經一夜沒合眼。
---
外頭天色發青,街上偶爾傳來掃帚劃地的聲音。
阿箬端著碗熱粥推門進來,看他還在沙盤前轉悠,忍不住嘆氣:“世子,您這肝是鐵打的?”
“鐵打的也快冒煙了。”他接過粥,喝了一口,燙得直哈氣。
“您說這些人,圖啥呢?”阿箬靠在門框上,“朝廷又沒動他們祖墳,新政也沒收他們門派田產,干嘛非要玩這么大?”
蕭景珩放下碗,目光沉了下去:“因為他們怕。”
“怕啥?”
“怕變。”他冷笑,“現在百姓日子好過了,衙門辦事講規矩了,他們那些私設刑堂、強收保護費的勾當,還能繼續?他們不是反對改革,是反對自己被踢出局。”
阿箬點點頭:“所以寧可掀桌子,也不愿坐下來吃飯。”
“對。”他站直身子,“他們要的不是贏,是亂。只要亂起來,舊秩序崩了,他們就能趁火打劫。”
“那咱們呢?”
“咱們守的不是城墻。”他望向窗外漸亮的街巷,“是這滿城煙火。是老百姓早上能買上一碗豆腐腦,孩子能在巷口跳房子,老頭能在樹下擺棋攤吹牛——這些事,比龍椅還重要。”
阿箬沒說話,默默把手伸進袖子里,掏出一把短匕,往桌上一拍。
“那我也留下。”
“你去睡會兒。”
“我不困。”她咧嘴一笑,“再說,您在這兒,我能睡著?夢里全是您念公文的魔音灌耳。”
蕭景珩瞥她一眼:“嘴貧。”
“這不是傳承您的優點嘛。”她眨眨眼,“南陵世子,京城第一嘴硬心軟,裝紈绔實則操心全民。”
他懶得理她,低頭繼續看地圖。
阿箬卻不走,搬了張椅子坐在旁邊,手里把玩著那把短匕,刀尖在指尖轉圈。
“您說,他們真敢炸城門?”
“敢。”他頭也不抬,“瘋狗咬人,從來不講道理。”
“那要是百姓遭殃呢?”
“他們不在乎。”他終于抬頭,“在他們眼里,百姓不是人,是棋子,是炮灰,是可以用來逼宮的籌碼。”
阿箬臉色沉了沉,刀尖停住。
“那咱們就得讓他們知道——”她忽然開口,聲音不大,卻透著狠勁,“誰碰這座城,誰就得掉層皮。”
蕭景珩看了她一眼,沒說話,嘴角卻微微揚了揚。
這時,親衛匆匆進來:“大人,東線哨探回報,又有兩撥人靠近,一撥穿鏢局服,一撥像商隊,但走路帶風,明顯練家子。”
“正常。”蕭景珩淡淡道,“魚餌撒多了,總會有貪心的。”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遠處城樓輪廓。
“傳令下去,新增三處瞭望點,按昨夜沙盤標定位置布置。所有人繼續偽裝百姓,口號還是那兩句——‘抓賊護村’‘滅門不冤’。”
親衛領命而去。
阿箬跳起來:“那我再去南市轉轉,看看有沒有新消息。”
“去吧。”他點頭,“小心點,別硬扛。”
“放心,我主打靈活就業,打不過就跑,絕不拖累組織。”
她轉身要走,忽又停下,回頭看他一眼:“您……真不睡會兒?”
“等他們動手。”他靠著窗框,目光如釘,“我倒要看看,這幫人到底有多不知死活。”
阿箬抿了抿嘴,沒再勸,輕手輕腳地退出去。
屋內只剩他一人。
燭火搖曳,映得沙盤上的紅子格外刺眼。
他伸手摸了摸腰間佩劍,劍柄微涼。
外面傳來更夫敲梆子的聲音,三更了。
他沒動。
忽然,院外一陣急促腳步聲逼近。
親衛沖進來,臉色發白:“大人!西城門外發現一具尸體,穿著玄刀門服飾,胸口插著半截斷刀,刀柄上……刻著黑蓮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