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六年七月二十九日,星期一。
京城的天空湛藍,陽光毫無保留地傾瀉下來。
王盛一大早便和北影廠廠辦主任出發了。
車子駛出北影廠,匯入周一早晨略顯繁忙的車流。
廠辦主任在一旁說著些注意事項,無非是簽約時的禮節細節,王盛認真聽著,偶爾頷首。
……
京城電視臺的辦公樓比起后世的氣派顯得樸實許多,但在這個年代,已是權威媒體的象征。
臺辦主任早已等在門口,熱情地將兩人引至小會議室。
會議室內,空調冷氣充足,驅散了外間的暑氣。
京城臺方面,負責項目對接的副臺長、購片部主任、廣告部主任胡剛以及法務人員已悉數在場。
雙方寒暄落座,沒有過多虛禮,直接進入了合同審議環節。
厚厚的合同文本一式數份,王盛和廠辦主任面前各擺著一份。
北影廠的法務提前已經審核過主要條款,王盛自己也和請來的律師逐字逐句仔細看過。
聯合攝制,北影廠(含盛影傳媒)與京城臺共同署名出品,京城電視藝術中心掛名協助拍攝。
民營公司無法持有影視作品的著作權,只能依靠北影廠持有。
廣告分成按于臺長定的調子,貼片、冠名等廣告收益京城臺拿五成,北影廠與盛影傳媒共享剩余五成(北影廠拿一成,盛影傳媒拿四成)。
電視劇單集采購價格則按照當前行業內的較高標準確定,算是京城臺在態度上的一種認可和讓步。
反正在他們看來,這就已經是讓步了。
條款清晰,權責分明。
王盛和北影廠廠辦主任交換了一個眼神,均表示無異議。
簽字筆落在紙頁上,發出沙沙的輕響。
王盛在“乙方代表”一處簽下自己的名字,蓋上盛影傳媒的公章,廠辦主任則代表北影廠簽章。
對方代表也依次簽署蓋章。
交換合同,再次簽署。
整個過程莊重而高效。
“合作愉快!”
雙方負責人起身,笑容滿面地握手。
胡剛特意走過來和王盛用力握了握手,眼神復雜的感慨道:“王總,以后可得給我們臺輸送好項目啊!”
“一定一定,還要多仰仗胡主任支持?!蓖跏⑿χ貞?。
正事辦完,氣氛輕松下來。
雙方又閑聊了幾句關于《家和萬事興》籌備的閑話,約定保持溝通。
廠辦主任還要留下與臺辦處理一些后續對接事宜,王盛則準備先行離開。
……
剛走出小會議室沒多遠,身后傳來一個略顯急促的聲音:“王總!請留步!”
王盛回頭,是王長鈿,《緣來是你》(《非誠勿擾》)的總策劃。
上個月把這個項目交給他后,快兩月了,王盛都沒有聽到要播出的動靜。
等王長鈿走近,王盛笑著伸出手道:“王策劃,好久不見?!?
“王總好。”王長鈿語氣很是客氣:“剛才聽說您來臺里辦事,就想著能不能碰碰運氣,耽擱您幾分鐘時間?關于《緣來是你》的項目,有些進展想跟您匯報一下,也想聽聽您的意見。”
王盛看了眼時間,還早。
他對這個自己“借鑒”來的綜藝項目還算上心,這原本是盛影傳媒接觸電視內容制作、擴大品牌影響力的另一條腿。
只是被老韓一提速,這個項目就略顯雞肋了,有種忙了大半天,好像啥也沒得到的感覺。
他轉頭對廠辦主任道:“主任,您先忙,我跟王策劃聊幾句?!?
“行,王總您忙,這邊后續我來處理就行。”廠辦主任識趣地點頭。
王長鈿見狀,臉上笑容更盛,連忙側身引路:“王總,這邊請,我們項目組有個臨時辦公室?!?
……
兩人來到同一樓層的一間略顯擁擠的辦公室,門口掛著“《緣來是你》項目組”的臨時牌子。
推門進去,里面四五張辦公桌拼在一起,堆滿了資料和稿紙,墻上貼著流程圖表和人物關系圖,幾個年輕人正埋頭討論著什么。
“大家停一下,”王長鈿拍了拍手,吸引眾人注意:“介紹一下,這位就是《緣來是你》節目的創意發起人,盛影傳媒的王盛總經理。”
幾個年輕人立刻抬起頭,目光齊刷刷聚焦在王盛身上,好奇、驚訝、甚至帶點審視。
王盛的大名他們自然聽過,但見到如此年輕的真人,還是難免有些意外。
“王總好!”
眾人紛紛起身打招呼。
“大家好,辛苦各位了?!蓖跏⑽⑿χc頭致意,態度平和,沒有半點架子。
簡單寒暄后,王長鈿讓團隊成員繼續工作,引著王盛到旁邊一張相對清凈的桌子旁坐下,然后從一堆文件中翻找出一個厚厚的文件夾,鄭重地遞給王盛。
“王總,這是您之前提供的策劃大綱,我們團隊這一個多月,日夜趕工,總算初步完善出了前三期節目的詳細策劃書,包括環節細化、話題設置、機位設計、甚至燈光音樂都有初步想法,您給把把關?”
王盛接過文件夾,入手沉甸甸的。
他打開翻閱,內心卻暗暗吐槽:一個多月才磨出三期詳細策劃?這效率簡直是磨洋工。
但轉念一想,這是1996年,沒有成熟的模式可套,一切從零開始,團隊也是臨時搭建,能做成這樣,恐怕已是加班加點的結果。
王盛靜下心來,仔細閱讀。
策劃書做得相當認真,用鋼筆和尺子畫出了詳細的舞臺布局和機位圖,環節流程拆解得很細,甚至每一期都設定了一個主題,比如“尋找心動的信號”、“職場精英專場”,還設計了相應的背景板和互動小環節。
看得出來,王長鈿團隊是真正下了功夫去理解和消化他那個超前的大綱,并努力將其本土化、具體化。
“不錯,”王盛合上策劃書,肯定地點點頭:“完成度比我想象的要高很多,環節設置扎實,主題的想法也很好。辛苦了,王策劃。”
得到肯定,王長鈿明顯松了口氣,臉上露出笑容:“有王總您這句話,我們就放心了。都是按照您指的大方向走的?!?
他頓了頓,語氣轉為匯報:“其他方面,道具已經制作完畢,拍攝演播廳也已經協調好了,正在根據圖紙進行布置改造,預計下周末能完成。
嘉賓招募……其實已經啟動了一段時間,通過報紙和電臺發了一些招募啟事,收到不少報名信?!?
說到嘉賓招募,王長鈿的眉頭微微皺了起來,顯露出一絲疑慮:“王總,目前報名的基本都是普通群眾,各行各業都有。我有些擔心……全是純路人,節目效果會不會太平淡?不出彩???畢竟這不是新聞采訪,需要看點……”
他斟酌了下用詞道:“需要戲劇性的看點,或者至少表達能力要強一些?!?
王盛聽明白了他的顧慮。
純素人綜藝確實是大膽的嘗試,沒有經驗可循,擔心效果無可厚非。
“王策劃,你的擔心有道理。純路人,真實是真實,但確實對你們的選人眼光是極大的考驗。要能篩出那些本身有故事、有特點、表達欲強又不怯場的人?!?
他話鋒一轉,給出了另一個思路,語氣平淡卻帶著某種暗示:“或者,你們也可以適當放寬一點范圍,不一定非要完全不知情的純路人。
比如,一些藝術院校的學生、小話劇團的演員,或者有過一些表演經驗但公眾知名度不高的人,他們更懂得如何在鏡頭前展現自己,也更能理解節目需要的節奏和效果。”
王長鈿眼睛一亮,似有所悟:“您的意思是,找一些‘演員’讓他們來扮演‘普通人’?”
王盛笑了笑,語氣微妙:“話不能這么說。我們需要的是‘像’普通人的嘉賓,有真實的情感訴求,但最好具備一定的鏡頭感和表達能力,這樣才能保證節目的可看性。
關鍵在于,無論用什么方法挑選和引導,最終呈現出來的‘真實感’和‘戲劇效果’必須要足。”
“當然,”
王盛加重了語氣,神色也變得嚴肅起來:“做這個,一定要注意保密和分寸。即便用了些方法,底線是不能欺騙觀眾感情,節目內核必須是真誠的婚戀交友。一旦穿了幫,口碑砸了,這節目可就完了?!?
王長鈿神情一凜,認真地點了點頭:“我明白了,王總。您放心,尺度我們一定會把握好。既要效果,也要守住底線?!?
他心里已經有了些模糊的篩選和培訓嘉賓的想法,感覺思路一下子打開了。
又交流了一些節目細節后,王盛起身告辭。
王長鈿一路將他送到辦公樓門口,態度愈發恭敬。
……
回到北影廠。
來到盛影傳媒調度中心。
李婷婷拿來一沓簡歷。
“老板,這些是藝辦送過來的,想要試鏡《家和萬事興》女一號的演員簡歷?!?
“哦,我看看?!?
王盛接過來。
嗯?
王盛目光一凝。
第一張簡歷就是徐凡的。
誒?
嘿!
王盛琢磨了下:“婷婷……”
“怎么了,老板?”
“給這個叫徐凡的打電話,通知她明早十點過來試鏡?!?
王盛把徐凡的簡歷遞給李婷婷。
“哦,好的。”
李婷婷接過簡歷去忙了。
王盛對徐凡并不感興趣,他主要是對徐凡背后的辣個男人感興趣。
他聽說,馮褲子似乎對他不太滿?
這事情是北影廠的一個管理層告訴王盛的,說是前段時間去參加了一個圈子里的酒局,馮曉剛也在,眾人聊起王盛時,馮曉剛對王盛頗有微詞。
誰不知道北影廠上上下下都是我的人,大膽!
拿你女朋友打個窩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