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機宴的喧囂散去,已是深夜。
王盛和周星星在飯店門口握手道別,約定日后有機會定去港島拜訪。
周星星帶著助理乘車離去,王盛則和李曉冉回到了她的住處。
一夜纏綿自不必細說。
……
次日。
1997年8月11日,星期一。
夏日的晨光透過窗簾縫隙,灑在凌亂的床單上。
王盛輕輕挪開李曉冉搭在他身上的手臂,動作利落地起身。
昨晚的“忙活”讓李曉冉睡得格外沉,只是無意識地咂咂嘴,翻了個身繼續酣睡。
……
來到北影廠。
早晨的北影廠生活區已經開始忙碌,上班的人流和自行車鈴聲響成一片。
王盛在廠門口的小攤買了份煎餅果子,邊吃邊走向行政樓。
一路上,不斷有職工和他打招呼,語氣恭敬中帶著熱絡。
王盛只是點頭回應,腳步未停。
上午九點,廠務例會準時開始。
會議室里煙霧繚繞,各科室負責人基本到齊。
韓三坪坐在主位,面色比前些日子輕松了不少,但眉宇間仍有一絲凝重。
“人都齊了,開會?!表n三坪敲敲桌面,直接進入正題:“今天主要說兩件事。第一,進入下半年,上面的精神大家都知道了……”
他揚了揚手里的一份文件復印件道:“37號文動真格的了,電視臺兼并、撤銷的力度非常大。地市一級以下的電視臺,很多已經停了自辦節目,采購基本凍結。省級臺和保留的地市級以上臺,雖然還有采購需求,但憑借播映權和采購權的壟斷,壓價非常厲害?!?
韓三坪手里的文件,是《關于加強新聞出版廣播電視業管理的通知》中辦廳字〔1996〕37號文件。
去年12月份發布的,1997年上半年主要是調查研究、制定具體治理方案的階段。
靠著這個真空期,地方軍拖了大半年,賺了最后一波廣告費,目前看似是投降了,不過,誰知道呢,那些影院、錄像廳,在上面跟電影廠聯盟打口水戰的時候,照舊在放走私來的片源。
分管發行的副廠長接口道:“廠長,情況確實不樂觀。以前一部電視電影,全國撒網,能賣到上千萬。現在主要靠省級臺和重點地市臺,滿打滿算,一部片子能收回六百萬就算不錯了。
這六百萬里,去掉給聯盟內其他廠的發行分成和各項成本,落到我們制片方手里的純利潤,大概只有兩百多萬?!?
會議室里響起一陣低沉的議論聲。
這個數字比起巔峰時期縮水嚴重,但沒人顯得驚慌。
因為另一組數據支撐著大家的底氣。
“但是!”韓三坪提高了音量,壓下議論:“我們的規模上來了!聯盟現在一個月能穩定生產三十部以上的電視電影!
就算單部利潤降到兩百萬,一個月總利潤依然超過六千萬!VCD市場雖然被盜版沖擊得厲害,但靠著廣告植入,這塊還能補充不少利潤。
總體來看,我們的盈利能力依然恐怖!賬上趴著的幾個億,就是咱們的底氣!”
這話讓在場眾人都挺直了腰板。
沒錯,雖然單產利潤下降,但靠著工業化流水線般的高產,總利潤依舊驚人。
電視電影這根支柱,暫時還倒不了。
“現在的問題是,”韓三坪話鋒一轉,目光投向王盛:“市場天花板肉眼可見了,跟省級電影公司那邊一時半會兒也掰扯不清楚。賬上這么多錢,不能光趴著吃利息。下一步,往哪兒走?大家有什么想法沒有?談一談……”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聚焦到王盛身上。
迎著眾人的目光,王盛停下手中轉著鉛筆的動作:“兩條腿走路。動漫,長劇?!?
他解釋道:“電視電影是快錢,但受政策和平臺制約太大。長劇,尤其是能夠系列化、形成品牌的長劇,播映權可以賣好幾輪,衛視、地面頻道的需求量依舊旺盛。生命周期長,收益更穩定。更重要的是,長劇制作周期長、用工多,能養活更多的人,把咱們聯盟這幾千號人的隊伍穩住、鍛煉出來?!?
“動漫也一樣,《虹貓藍兔三千問》只是試水。動漫產業未來空間巨大,尤其是青少年市場。而且動漫制作同樣能鍛煉特效、后期團隊,為將來的電影大片儲備技術。不過動漫可以先等等,看《虹貓》播出后的市場反應再制定詳細計劃?!?
韓三坪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長劇……這個思路對。我們之前確實囤積了一批長劇劇本,類型也齊全。你的意思是,現在就可以啟動?”
“隨時可以?!蓖跏⒖隙ǖ溃骸安蝗北咀樱蝗比耍蝗辟Y金。只要立項,馬上就能組織編劇團隊完善劇本,組建劇組??梢韵忍粢粌蓚€有潛力的系列開拍,優先選都市輕喜劇和武俠題材,觀眾基礎好,也容易出效果。”
“好!”
韓三坪拍板:“這事抓緊辦。藝辦和制片部門牽頭,盡快把長劇項目立項流程走起來,組織論證會。王盛負責總體把關。”
……
例會結束,眾人散去。
王盛沒有停留,徑直趕往剪輯車間,主持《30天》的后期制作討論會。
與剪輯師、音效師、以及執行導演霍健起等人一起,對剪輯方向、關鍵點進行討論。
會上,王盛強調要突出溫情喜劇的基調,避免過度煽情,確保結尾處男女主角重逢的戲份情緒,要飽滿而自然。
會議持續到近中午才結束。
……
開完會。
回到盛影傳媒總經理辦公室。
王盛隨手拿起了一份李婷婷今天送來的京城本地的都市報。
過去近一個月的輿論攻防戰,雖然核心焦點是電影發行體制,但客觀上卻為王盛錘煉出了一支意想不到的力量——一支隸屬于電影廠聯盟,實則由他間接掌控的“筆桿子”隊伍。
為了反擊,各電影廠匯聚到北影廠的編劇、宣傳干事們,日夜不停地整理材料、撰寫稿件,聯絡各路評論家、學者在媒體上發聲。
這套流程跑下來,不僅打通了與多家報紙,尤其是市場化程度較高、反應更靈活的都市報的合作渠道,更是在無形中“養”出了一批熟悉媒體運作、敢于發聲、也善于按照既定方向“狗叫”的評論員和撰稿人。
王盛翻看著報紙。
在一些非主流版面的文化評論版塊或是娛樂版塊,出現了幾篇風格犀利、矛頭直指的文章。
只是對象不再是省級電影公司,而是換成了另一個目標——剛剛開拍不久、由寶島怡人傳播有限公司和內地合作拍攝的電視劇《還珠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