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一九九八年四月三日,星期五。
京城的清晨,薄霧如輕紗般籠罩著尚未完全蘇醒的城市。
王盛輕輕帶上了李曉冉住所的房門,走出單元樓。初春的涼意撲面而來,讓他精神為之一振。
……
來到北影廠。
早上八點半,北影廠會議室。
窗簾緊閉,隔絕了外界的光線與窺探。
室內煙霧繚繞,空氣凝重得幾乎能擰出水來。
橢圓形的會議桌旁,只稀疏地坐了六七個人,除了廠長韓三坪和王盛外,其余皆是北影廠最核心的管理人員,每一位都是歷經風雨、在北影廠擁有深厚根基的人物。
韓三坪坐在主位,面色沉肅,手指間的香煙燃了半截,煙灰積了長長一截,顯示出他內心的不平靜。
“人都到齊了,關門會議,內容不出此屋。”韓三坪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嚴肅。他掐滅了煙頭,開門見山:“今天叫大家來,只為一件事,‘北影集團’的推進,遇到了硬釘子。”
他頓了頓,似乎在組織語言,也似乎在給眾人一個心理準備的時間。
“上次內部研討會后,我向總局領導詳細匯報了我們的構想。領導層面……意見并不統一。”
韓三坪語速緩慢,每個字都像石頭一樣砸在桌面上:“有支持的,認為我們思路清晰,有成績打底,敢于探索,符合改革精神,應該鼓勵。但是,反對的聲音……更響亮,也更具體。”
他拿起桌上的一份內部通訊稿復印件,抖了抖,卻沒有念,而是直接說出了核心內容:“反對者,或者說,另一派有實力、有想法的同志,提出了一個截然不同的整合方案。這個方案,不是以我們北影廠為核心,而是以——中國電影公司為核心!”
“什么?”
“中影?他們想干什么?”
會議室里立刻響起了一陣壓抑的驚呼和議論聲。
韓三坪抬手,用力向下壓了壓,示意安靜,他繼續道,語氣帶著一絲冷意:“他們的方案是,以中國電影公司為龍頭,整合我們北影廠、中國兒童電影制片廠、中國電影合作制片公司、中國電影器材公司、電影衛星頻道節目制作中心(CCTV-6)、北京電影洗印錄像技術廠、華韻影視光盤有限責任公司……組建一個所謂的‘仲影集團’!”
“仲影集團?”一位分管生產的副廠長猛地一拍桌子,臉色漲紅:“這名字什么意思?把我們北影廠吃了?連廠名都要沒了?憑什么!他中影憑什么!”
“就是!統購統銷的時代,他們坐在發行端,卡著我們的脖子,利潤大頭都被他們拿走了!現在我們好不容易自己闖出一條路,有點家底了,他們又想來摘桃子?”
另一位老資格的×委成員氣得胡子都在發抖,“憑什么還要我們被他們整合?要整合,去整合兒童廠、青年廠那些困難戶去!想動我們北影廠?沒門!”
“接受不了!絕對接受不了!”
“這是要把我們打回原形啊!”
群情激憤,會議室里充滿了憤怒與不甘的氣氛。
北影廠這兩年憑借自身努力打下的江山,積累的財富和聲望,讓他們擁有了前所未有的底氣和話語權,此刻卻面臨可能被“吞并”的命運,這種落差感和屈辱感,讓這些把小半輩子都奉獻給北影廠的老人們難以接受。
王盛安靜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韓三坪所說的“仲影集團”方案,他并不陌生。
在原本的時間線上,這正是在行業改革和集團化浪潮中,最終落地實施的方案之一,或者說,是某種歷史慣性的體現。
中影憑借其長期把持全國發行網絡的特殊地位和行政級別,在資源整合中占據優勢,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但他更知道,歷史的軌跡已經因為他的出現而發生了偏轉。北影廠不再是那個需要仰人鼻息、等待救濟的困難戶,它擁有了強大的自我造血能力、市場化的團隊和一套初步被驗證可行的運作模式。
更重要的是,它掌握了一條繞過傳統發行體系的、直接連接市場的通道——雖然還不完善,但已顯雛形。
韓三坪等眾人的情緒稍微平復一些,才再次開口,他的聲音更加沉重,拋出了最關鍵的問題:“同志們,冷靜一下。名字、面子,固然重要,但更要命的是里子!”
他目光銳利地掃視全場:“這套整合方案的核心目的之一,或者說,最致命的一點是——中國電影公司,要借此機會,名正言順地收繳之前已經下放、或者說我們憑借市場力量爭取到的,電影廠對接地方的國產片發行權!”
此言一出,會議室瞬間鴉雀無聲。
所有人都明白這句話的分量。
發行權!
這正是王盛和北影廠聯盟過去兩年拼命爭奪、并賴以打破僵局的核心權利!
從電視電影通過聯盟渠道發行,到后來《30天》在九地的成功試水,靠的就是在一定程度上繞開了省級公司的壁壘,實現了制片方與電視臺或地方影院的更直接對接。
雖然過程艱難,阻力重重,但這扇門已經被撬開了一條縫。
如果這個權利被中影以“集團化整合、統一發行”的名義收走,那么北影廠聯盟剛剛建立起來的、脆弱的全國發行網絡,頃刻間就會分崩離析!
他們將被重新鎖回那個受制于人的籠子里,辛苦制作的作品,命運又將掌握在別人手中。
“這……這是釜底抽薪啊!”財務處處長喃喃道,臉色發白。
他太清楚失去發行自主權意味著什么,那意味著利潤將被層層盤剝,現金流將重新變得不可控,北影廠剛剛實現的良性循環可能就此中斷。
“絕對不能答應!”
“這比丟了廠名還可怕!”
“韓廠長,我們必須頂住!”
韓三坪看著再次激動起來的眾人,緩緩道:“頂?怎么頂?這是上層在討論的方案,涉及的是全國電影資源的重新布局。光靠我們北影廠一家反對,聲音夠嗎?理由充分嗎?”
他看向一直沉默的王盛:“王盛,這件事,關乎我們北影廠的命脈,也關乎你一手搭建的盛影傳媒和聯盟的未來。
你一直腦子活,路子廣,對上面的風向和市場的變化也敏感。說說看,這個問題,我們該怎么破?怎么才能保住我們的發行權,甚至……實現我們‘北影集團’的構想?”
剎那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王盛身上。
這位年輕的“財神爺”、“票房之王”,早已用無數次的成功證明了他的眼光和能力。
在這種關乎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他的意見,或許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王盛迎著眾人期待、焦慮、探尋的目光,停止了沉思。
他身體微微前傾,雙手交叉放在桌上,沉吟了片刻,似乎在整理思緒,又似乎在斟酌措辭。
然后,他抬起頭,目光清澈而堅定,語氣平穩地開口,說出了他思考已久的破局之策:
“韓廠長,各位領導,對方的方案,看似強大,依托中影的傳統地位和發行網絡,試圖以行政力量完成整合,重新確立發行端的絕對壟斷。但這里面,有幾個關鍵弱點,或者說,與當前大勢并不完全契合的地方,我們可以作為突破口。”
他條理清晰地分析道:
“第一,‘抓大放小’與‘激發活力’的政策導向。當前國企改革的核心思路是‘抓大放小’,但更重要的是‘激發微觀主體活力’。北影廠通過市場化改革,實現了扭虧為盈,培養了隊伍,開拓了市場,正是‘活力’的典型代表。
如果強行用舊的行政整合模式,將我們這樣一個充滿活力的市場主體重新納入一個可能僵化的龐大體系內,是否符合‘激發活力’的改革精神?這一點,我們可以向上反映,爭取高層領導中支持改革、看重實效一派的認同。”
“第二,發行端壟斷與市場規律的背離。《30天》的成功,已經證明了分賬制和更靈活的發行模式的生命力。如果走回頭路,重新強化發行端的壟斷,是否會扼殺剛剛萌芽的市場競爭和制片方的積極性?
這不僅是北影廠一家的問題,也關乎整個國產電影產業的健康發展。我們可以將這個問題,提升到產業生態建設的高度來論述。”
“第三,我們手中的籌碼——市場網絡與現金流。”
王盛的語氣帶著一絲自信:“對方有行政地位和傳統網絡,但我們有實實在在的市場份額和健康的現金流。
我們北影廠聯盟影響下的九地市場,以及通過電視電影業務建立的與數百家電視臺的聯系,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發行渠道。
更重要的是,我們有錢!我們可以明確提出,如果以我們為主導成立北影集團,我們愿意拿出真金白銀,幫助整合過程中的困難單位解決歷史包袱、安置人員、實現轉型升級。這是中影可能無法輕易承諾,或者需要層層審批才能做到的。‘誰改革、誰受益;誰發展、誰主導’,我們應該強調這個原則。”
“那具體到發行權……”一位副廠長急切地問。
王盛給出了他的核心建議:“關于發行權,我們不能硬頂著說不交,那會顯得我們沒有大局觀。我們可以提出一個‘過渡性方案’或‘試點方案’。”
“我們可以向總局建議:在即將成立的集團內部,無論是仲影集團,還是北影集團,設立一個‘制片發行一體化試點板塊’。
這個板塊可以以北影廠、盛影傳媒以及聯盟內的核心制片力量為基礎,賦予其在一定范圍內、一定期限內,比如五年,自主經營其主控出品影片發行業務的權利。
這個權利的范圍,可以界定為我們已經開拓成功的‘九地市場’以及未來聯盟拓展的新市場。”
他進一步闡述其可行性:“這樣做,一來表明了我們對集團化改革的支持,愿意將發行業務納入統一管理框架;二來,保留了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和改革成果,避免了‘一刀切’可能帶來的休克風險;三來,可以作為集團內部機制創新的‘試驗田’。
如果成功,其經驗可以推廣到整個集團,如果失敗,影響也可控。這比強行收走發行權,導致我們現有業務萎縮、利潤下滑,最終拖累整個集團,要穩妥得多。”
王盛最后總結道:“所以,我們的策略應該是,高舉支持改革、擁護整合的大旗,但同時強調北影廠市場化成果的寶貴性和可持續性,以‘試點’和‘過渡’為名。
爭取保留核心發行權利,并以我們強大的現金流和市場能力作為談判籌碼,爭取在未來的集團架構中,占據更有利、更主動的位置,甚至……推動以我們為核心的‘北影集團’方案。”
會議室內一片寂靜,所有人都在消化王盛這番既有高度又有具體操作性的分析。
“試點……過渡……制片發行一體化板塊……”
韓三坪眼中精光閃動,他緩緩點燃了一支新的香煙,深吸了一口,煙霧繚繞中,他微微頷首道:“是個解決思路……”
“諸位。”
韓三坪提高聲音道:“動員動員自己的關系網,和我前面講的那些單位的領導、員工多接觸,向他們闡述清楚,我們北影廠有錢、有路子,能立馬解決資金問題,更能為他們保住飯碗,如果擰不成一股繩,被中影整合后,我們北影廠將會失去主所有自主權,可能會被消減成一個藝術創作中心,而他們各家只會更慘。
總之,要讓上面看到,如果由我們北影廠來主導整合,不僅能保住現有成果,還能帶動更多兄弟單位一起發展!”
“是!”
“明白!”
……
閉門會議結束后,韓三坪把王盛叫到辦公室,又開了個小會。
韓三坪表示,中影背后的人拿捏著大勢和名義,北影廠估計難逃此劫。
王盛回答,就算是電影發行權丟了,還有婚禮錄像和電視電影頂著,在這兩條業務線上吃飯的人有數萬之多,上面也不好動,撐個幾年,等待更大的變局,保下北影廠,也不是沒有機會,但這會影響到您進步。
會談在沉默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