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京城,熱浪滾滾。
而電影圈內的暗流,比這暑氣更加灼人。
全國首例票房瞞報案,經由《羊城日報》、《南方周末》、《新民晚報》等十余家頗具影響力的南方媒體持續報道和深挖,已然從一樁行業丑聞,演變成了一場席卷全國的電影發行放映體系的信任危機。
隨著細節的進一步披露,此案的被告方——蘇省長江影業有限責任公司,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這蘇省長江影業,來歷頗為復雜。
它是在九十年代初“蘇省突破”(即1993年廣電部3號文后,制片廠可向市級發行放映單位直接供片)的背景下,由地方電影管理部門強力干預,聯合省、市兩級電影公司“捏合”而成的產物,初衷是為了應對市場新情況,減少發行環節,形成規模效應,打造制、發、放一條龍。
1996年11月,試圖加強對地方控制的中國電影公司甚至出資80萬元參股,持股13.79%,意圖形成戰略合作。
然而,這種由行政力量強行“拉郎配”組建的“聯營”模式,看似整合了資源,卻并未觸及根本的產權關系和經營機制。
省公司、各市公司依舊是獨立的利益主體,同床異夢,“聯”而不“合”,內耗嚴重,缺乏應對市場的真正活力與效率。
所謂的“一條龍”體系,在實踐中往往變成了一地雞毛。
此前,蘇省所謂的“七路反王”能繞過省級體系,直接與北影廠聯盟合作發行《30天》、《當幸福來敲門》等影片,聯合京津打造“九地市場”,就是這種內部渙散、各自為政的明證。
而此次票房瞞報案中披露的受害者——羊城國際華僑投資公司及其出品的影片《下輩子還做母子》,影片本身質量尚可,卻在長江影業混亂的發行和各自為政的放映體系中,票房被層層截留、瞞報,最終導致制片方血本無歸,憤而提起訴訟。
各路反王的背影若隱若現。
這場官司,像一根導火索,引爆了積壓已久的行業矛盾,也為一心推動“救市計劃”的韓三坪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契機。
在總局的一間小會議室里,韓三坪面對著幾位總局相關部門和電影行業協會的負責人,神情嚴肅,語氣沉痛卻又帶著不容置疑的堅決。
“長江影業這個案子,絕不是孤例!”韓三坪將手中的一份報告輕輕放在桌上:“它暴露的是我們整個電影發行放映體系長期以來存在的毒瘤——渠道混亂、監管缺失、誠信蕩然!
制片方的血汗錢被層層盤剝,最終打擊的是整個行業內容生產的積極性!現在是什么時候?
是進口片斷檔,市場信心本就脆弱的危急存亡之秋!
如果我們連最基本的市場公平和誠信都做不到,還談什么救市?拿什么來振興國產電影?”
他環視在場眾人,繼續闡述他的應對之策:“我認為,必須借此機會,雙管齊下,重拳整頓!”
“其一,立即推動發行方與主要影院簽訂‘行業誠信協議’。”
韓三坪條理清晰地說道:“協議必須明確票房數據的報送標準、時限和審計權限,建立黑名單制度,對瞞報、漏報、遲報票房的影院,給予從經濟處罰到暫停供片乃至取消合作資格的嚴厲制裁。
同時,我建議由中影牽頭,聯合主要制片單位,向重點影院、重點地區派駐票房監察員,實地監督核查,確保數據真實可靠。這不是不信任,而是在建立信任的必要過程!”
“其二,”他稍微放緩了語速,但語氣依然堅定:“我強烈建議,鼓勵、甚至階段性引導各地影院,對電影票實行打折促銷。”
此言一出,會議室里出現了一些細微的騷動。
畢竟,電影票價在此時仍被視為相對“高端”的消費。
韓三坪早有準備,他分析道:“我知道各位的顧慮。但請大家認清現實,當前電影市場最大的危機是觀眾流失!好萊塢大片進不來,固然是挑戰,但也是機遇,是培養國產片觀眾習慣的窗口期。
很多觀眾不是不想看電影,而是覺得電影票貴,消費不起。如果我們能把票價降下來,哪怕只是暫時的,比如推出‘午間特惠場’、‘學生老人優惠日’,或者直接普遍打折,讓看電影變得像吃頓快餐一樣平常,就能極大地降低觀影門檻,吸引那些潛在的、龐大的觀眾群體重新走進電影院。只有人氣聚攏了,市場才能活起來!”
他最后總結道:“片源問題,請大家放心。‘救市計劃’正在全力推進,盛影傳媒和聯盟廠的新片都在加緊制作。
只要影院能把觀眾請回來,我韓三坪以中影集團的名義保證,絕對有充足的、質量過硬的國產片源供應,絕不會讓影院開天窗!現在,不是計較單張票利潤的時候,而是要做大整個市場蛋糕的時候!規范秩序,吸引觀眾,這兩手抓,才是渡過難關、夯實基礎的正道。”
韓三坪的這番論述,既有對沉疴積弊的痛斥,也有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建立誠信協議和監察員制度,是試圖從制度上堵住漏洞,重塑行業信用,這無疑是正確且必要的方向。
而在特殊時期建議票價打折,雖然看似激進,卻精準地切中了當時市場“觀眾流失”的核心痛點,具有極強的現實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利用價格杠桿刺激消費,在經濟學上是基本原理,用在此時低迷的電影市場,堪稱一劑猛藥,但也是一劑有可能激活市場的良藥。
他的這些舉措,并非憑空想象,而是基于對市場現實的深刻洞察,既治標,也顧本,在當時的情境下,顯得尤為合理和迫切。
會議室內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最終,與會者大多認同了韓三坪的判斷和提議。
不過具體怎么干,還需要再議。
……
紛紛擾擾中,時間悄然來到了七月二十日。
京城,某中學操場,陽光明媚,樹影婆娑。
《初戀這件小事》開機儀式在此舉行。
與《墊底辣妹》開機時的低調內斂不同,或許是受到了外界風波的影響,或許是韓三坪有意要展示國產電影積極向上、團結一心的一面,這次開機儀式辦得頗為正式,邀請了多家主流媒體。
王盛依舊是一身簡單的導演行頭,站在主創團隊中間。
身旁是穿著清爽校服、洋溢著青春氣息的高媛媛、范小胖、黃小明、陳昆等人。
記者們的鏡頭閃爍不停,除了關注影片本身和俊男靚女的組合,自然也少不了問及對近期票房瞞報案和韓三坪救市舉措的看法。
王盛面對話筒,神情從容:“《初戀這件小事》講述的是一個關于美好、關于成長的故事。我們希望通過這部電影,給觀眾帶來溫暖和笑容。至于行業內部的事情,我們相信中影和相關部門會妥善處理。
作為制片方,我們呼吁共同創建一個公平、透明、健康的市場環境,這關乎每一位從業者的切身利益,也關乎中國電影的未來。我們對此充滿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