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九年八月,華夏大地的暑氣依舊蒸騰,但比天氣更熱的,是熒屏內外交織的兩股熱潮。
湘省衛視晚間黃金檔,《絕代雙驕》的江湖風暴愈演愈烈。
隨著劇情深入,小魚兒與花無缺的身世之謎逐漸揭開,恩怨情仇交織,牢牢抓住了全國觀眾的心。
林志銀的機靈鬼馬,蘇友朋的翩翩風度,都成為了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
而在這股武俠熱浪中,范小胖飾演的鐵心蘭,其光芒非但沒有被兩位頂級小生掩蓋,反而因其身處情感漩渦中心的掙扎與堅守,贏得了越來越多的同情與喜愛。
相較于原著,劇本賦予鐵心蘭更豐富的內心戲和更具能動性的選擇,使得這個角色擺脫了單純“夾心餅干”的尷尬定位,顯得更加豐滿和立體。
她女扮男裝時的俊秀灑脫,恢復女裝后的柔美堅韌,都被范小胖把握得恰到好處,尤其是在幾場情感爆發的哭戲中,她眼眶微紅、淚珠欲墜卻強忍不落的模樣,更是被一些娛樂報紙形容為“我見猶憐”,收割了不知多少觀眾的心。
報紙的娛樂版面上,開始頻繁出現“鐵心蘭”的名字和劇照。
她那身兼具柔美與俠氣的形象,以及劇中為愛癡狂又保有原則的演繹,打破了以往武俠劇中女性角色多為花瓶或附屬的刻板印象。
“范小胖把鐵心蘭演活了,那種愛而不得的委屈和俠女風骨,看得人心疼。”
“以前沒太注意這個演員,沒想到演技挺靈動的,扮相也好看。”
“范小胖這鐵心蘭演得真不錯,看得我心都揪起來了。”
“是啊,一邊是古靈精怪的小魚兒,一邊是完美無缺的花無缺,太難選了!”
“感覺這版鐵心蘭比之前幾個版本都有血有肉,不只是個引發矛盾的工具人。”
新興的網絡BBS論壇上,關于鐵心蘭和范小胖的討論帖也日漸增多。
雖然此時網絡影響力尚不及傳統媒體,但已初具規模,成為年輕觀眾表達喜好的重要陣地。
范小胖那張帶著點嬰兒肥卻明艷大氣的臉蛋,開始被更多人所熟記。
……
各地電影發行公司的經理們,嗅覺遠比常人敏銳。
他們緊盯著收視率報表和媒體風向,迅速捕捉到了“范小胖”這個名字背后正在積聚的能量。
在制定《墊底辣妹》的本地化宣傳策略時,許多地區不約而同地將宣傳重心傾斜到了這位新晉崛起的“電視小花”身上。
魔都、羊城、杭城、金陵、泉城……這些主要票倉城市的地鐵通道、公交站牌、地方晚報娛樂版,出現了大量以范小胖為主視覺的《墊底辣妹》電影海報。
海報上,她或是穿著寬大校服、眼神倔強的“差生”王小佳,或是后期蛻變后、目光堅定的奮進少女。宣傳語也著重強調:“《絕代雙驕》‘鐵心蘭’范小胖,大銀幕傾情演繹差生逆襲奇跡!”
這種跨媒體的聯動宣傳,效果立竿見影。
許多因為《絕代雙驕》而關注甚至喜歡上范小胖的電視觀眾,尤其是年輕學生群體,對她首次挑大梁的電影作品產生了濃厚興趣。
“鐵心蘭演的電影?講的還是高考逆襲?有點意思,去看看。”成為了不少潛在觀眾的心理寫照。
與此同時,韓三坪推動的“救市建議”也在持續發酵。
全國主要影院推出的日場特惠、學生半價等活動,確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觀影門檻。
尤其是在非周末的白天場次,以往門可羅雀的影廳里,多了不少拿著高考準考證或學生證結伴而來的年輕人。
《墊底辣妹》精準切中了這個群體在高考后或迷茫、或期待、或需要激勵的情緒痛點。
然而,市場的火熱也伴隨著不容忽視的陰影——盜版。
正如王盛所預料,幾乎在《墊底辣妹》正式上映的第二天,盜版VCD的蹤跡就開始在南方一些城市的電子市場和小攤販中出現。
這些盜版碟片畫質粗糙,常常帶著影院錄制時的雜音和晃動的人影,但價格極其低廉,僅需正版電影票一半的價格就能在家中“先睹為快”。
這對票房的分流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尤其是在一些對價格敏感、版權意識相對薄弱的地區和群體中,盜版嚴重侵蝕了本應屬于制片方和正版渠道的利益。
各地反饋的票房數據中,普遍提到了盜版對上座率,特別是晚黃金場次上座率的沖擊。
一些影院經理私下抱怨,他們能明顯感覺到,影片的口碑在發酵,討論度在升高,但部分場次的售票情況卻不及預期,盜版是重要原因之一。
就是在這樣機遇與挑戰并存的環境下,《墊底辣妹》走完了它的第一個上映周末。
八月九日,星期一。
首周末票房統計出爐。
魔都地區憑借強大的影院基礎和積極的促銷,粗報首周末票房約一百二十萬元;京津兩地合計約一百五十萬元;受《絕代雙驕》熱播和本地宣傳側重范小胖的影響,羊城及周邊珠三角地區表現強勁,粗報約九十五萬元;蘇省七市(盡管長江影業風波未平,但市級公司運作相對獨立)合計約一百一十萬元;杭城、甬城等浙省城市約四十五萬元;其他各省會及重要城市加起來,粗報約一百一十七萬元。
這些數字尚未經過嚴格的審計,部分地區,尤其是一些管理相對混亂、或者受盜版沖擊更嚴重的區域,數據上報遲緩或有明顯缺失。
但將目前已反饋地區的粗報數據相加,一個令人振奮的數字躍然紙上:六百三十七萬元人民幣。
這個數字,在1999年的國產電影市場,尤其是在進口大片缺席、行業自救的背景下,堪稱一份異常亮眼的成績單。
它不僅僅是一個經濟數字,更是一個強烈的市場信號:優質的、貼近現實的國產類型片,完全有能力在特定的市場策略和宣傳助推下,贏得觀眾的認可,創造出可觀的市場價值。
消息迅速在盛影傳媒內部傳開,員工們臉上都露出了興奮的神色。
這意味著公司的投入獲得了市場的積極回報,也意味著他們正在參與的這場“救市”行動,看到了初步的曙光。
而在遙遠的魔都,剛剛下定決心復讀的林曉月,或許并不知道自己貢獻的那五元錢,也是這六百三十七萬分之一。
她只是帶著從電影中汲取的力量,重新走進了熟悉的教室,拿起了塵封的課本。
而在全國各地,還有無數個“林曉月”和普通觀眾,用手中的電影票,為這個夏天,投下了屬于自己的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