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京城,秋意已濃。
金黃的銀杏葉點綴著大街小巷,天空高遠澄澈,空氣中彌漫著收獲季節特有的清冽與充實。
《橫空出世》的熱度并未隨著國慶黃金周的結束而消退,反而如同醞釀已久的美酒,香氣愈發醇厚地擴散開來。
影院里的掌聲與熱議,逐漸蔓延到街頭巷尾、辦公室、校園課堂。
這部影片所承載的厚重歷史與磅礴精神,在‘飽和式宣傳’的強有力推動下,精準地擊中了時代脈搏,引發了一場遠超電影本身的社會共鳴。
十月十一日,周一。
經過數天的最終統計與匯總,來自專資辦和中影集團發行部門的權威數據,如同一聲驚雷,正式在業內炸響:
“獻禮巨制《橫空出世》,在十月一日至七日的國慶黃金周期間,全國票房(含各級單位、學校、軍隊系統組織的包場收入)累計達到約五千五百五十七萬元!”
這個數字,如同一塊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了滔天巨浪。
五千五百五十七萬!僅僅七天!
在1999年,這是一個足以讓所有電影人瞠目結舌的成績。
它不僅僅意味著《橫空出世》成為了現象級的觀影事件,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它雄辯地證明了一件事:主旋律影片只要拍得真誠、拍得震撼、拍出水平,同樣可以擁有無與倫比的商業號召力和市場吸引力,甚至遠超許多商業類型片。
這徹底打破了以往一些人對主旋律影片“叫好不叫座”、“只能靠行政指令組織觀看”的刻板印象。
幾乎在同一時間,十月十二日出版的《中國青年報》文化版塊,在顯要位置刊登了王盛的第二篇關于《橫空出世》的文章,這次是一篇更為私人化、情感也更豐沛的觀后感,標題為《那份沉默的驚雷,終在我們心中回響》。
相較于上一篇影評的宏觀與引導,這篇觀后感筆觸更為細膩。
王盛在文章中分享了自己作為一名普通觀眾,在影院里受到的靈魂洗禮。
他寫到那些無名英雄的選擇與堅守,寫到那種“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純粹與偉大,寫到影片如何讓他重新審視個人奮斗與國家命運之間的聯系。
他寫道:“走出影院,秋夜的風拂面,心中卻燃著一團火。那團火,是前輩們用青春與生命點燃的。它告訴我們,個人的價值如何在時代的洪流中找到坐標,告訴我們‘信仰’二字,并非虛言,它曾真實地支撐起一個民族的脊梁……這部電影,是一面鏡子,照見歷史,也照見我們自身;它更是一顆種子,將‘驚雷’埋進我們心里,等待它在各自的崗位上,發出屬于這個時代的回響?!?
王盛的文章,再次以其獨特的影響力和真誠的筆觸,為《橫空出世》的熱度添上了一把至關重要的柴火。
他的觀點被無數青年讀者引用、討論,進一步打破了影片在某些年輕群體中可能存在的觀看壁壘,讓“看《橫空出世》”不僅僅是一種愛國表達,更成為一種有思考、有深度、彰顯品味的文化消費行為。
隨后幾天,《人民x報》、《光明×報》、《文藝報》等眾多權威官方紙媒,也紛紛刊發評論員文章或深度報道,不約而同地將《橫空出世》的商業成功作為重點分析對象。
文章中指出,“《橫空出世》的成功,標志著主旋律影片創作進入了新階段,證明了思想性、藝術性與觀賞性完全可以有機統一”,并盛贊其“探索出了一條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的可行路徑”,“為國產電影的多樣化、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
官方定調性的贊揚與市場數據的雙重肯定,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合力,推動著《橫空出世》的影響力持續攀升。
影片的排片在黃金周后依然保持在一個相當高的水平,許多未能第一時間觀看的觀眾,涌入影院。
…………
就在《橫空出世》高歌猛進的同時,京郊懷揉,《開心家族》的拍攝也漸漸進入了尾聲。
片場的氣氛,在經歷了兩個多月的緊張拍攝后,反而透出一種即將收獲前的沉靜與默契。
王盛坐在監視器后,眼神銳利如初,每一個鏡頭、每一句臺詞依舊要求嚴格,但劇組上下已然適應了他這種高效而精準的節奏。
黃勃的表現愈發穩健,他將陳默那份從絕望孤寂到被“夢中家人”一點點溫暖、最終完成自我救贖的復雜心路歷程,演繹得感人至深。
李曉冉、以及幾位飾演“夢中人”的老戲骨和那位靈性十足的小童星,也都貢獻了極為精彩的表演。
十月十四日,下午。
隨著王盛一聲清晰的“咔!過了!”,《開心家族》最后一個鏡頭,在夕陽溫暖的余暉中順利完成。
現場寂靜了片刻,隨即,不知是誰先帶頭鼓掌,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瞬間爆發開來,席卷了整個片場。工作人員相互擁抱,演員們擊掌慶賀,臉上都洋溢著疲憊卻無比滿足的笑容。
“我宣布,”王盛拿起現場喇叭,盡管臉上帶著連日鏖戰的倦色,但聲音依舊沉穩有力:“電影《開心家族》,歷時六十八天,全部拍攝工作,正式殺青!”
“喔——!”
更大的歡呼聲響起。
晚上,殺青宴在懷柔一家頗具特色的餐廳隆重舉行。整個劇組主創、主要演員以及幕后工作人員濟濟一堂,氣氛熱烈非凡。
王盛作為導演和制片人,發表了簡短的致辭,感謝了全體劇組人員的辛勤付出和專業精神。
他沒有過多煽情,但每一句肯定都落在了實處,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感受到了尊重與認可。
“這部電影,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次特別的旅程?!蓖跏⑴e起酒杯:“它關于家庭,關于溫暖,關于救贖。我希望,當我們完成所有后期,將它呈現在大銀幕上時,它能將這份溫暖,傳遞給每一位觀眾。”
“為了《開心家族》,干杯!”
“干杯!”
所有人大聲應和,共同舉杯,清脆的碰杯聲此起彼伏,象征著一段共同奮斗歲月的圓滿落幕。
宴席間,氣氛熱烈。
黃勃顯然格外激動,端著酒杯來到王盛面前,黝黑的臉上因酒意和興奮泛著紅光:“王導,我……我敬您!謝謝您給我這個機會!我……我一定……”
他似乎有千言萬語,卻激動得有些語無倫次。
王盛拍了拍他的肩膀,與他碰了下杯,語氣平和卻帶著力量:“勃兒,路還長,這才剛開始。保持住這份勁兒?!?
“哎!我明白!”黃勃重重地點頭,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
殺青宴結束。
王盛回到酒店房間,已是深夜。
洗去一身疲憊和淡淡的酒氣,他剛換上舒適的睡衣,準備處理一下積壓的手機短信,放在床頭柜上的手機便嗡嗡地震動起來。
瞥了一眼來電顯示,是韓三坪。
王盛接通電話,將手機貼在耳邊:“韓叔,這么晚了還沒休息?”
“休息?哈哈,盛子,我高興得睡不著??!”
電話那頭,韓三坪的聲音洪亮,帶著難以抑制的興奮和喜悅,透過聽筒清晰地傳來:“專資辦加班傳來的最新數據!你想都想不到!”
王盛走到窗邊,看著窗外京郊沉靜的夜色,嘴角微微勾起一絲了然的弧度:“哦?《橫空出世》票房又漲了?”
“何止是漲了!”韓三坪的聲音拔高了幾分:“截止到今天,十月十四號晚上十點,《橫空出世》全國累計票房,已經突破七千五百萬了!七千五百萬啊!照這個勢頭下去,破億,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有記載以來,首部破億的國產片!咱們北影廠出的!”
盡管有所預料,但這個數字依然讓王盛眼中閃過一絲驚異。
他知道這部電影會成功,但成功到如此地步,速度如此之快,還是略微超出了他最初的預估。
“這么快?”王盛的語氣也帶上了幾分真實的感慨。
“是??!”韓三坪難掩激動:“這里面,有你的一份大功勞!你那兩篇文章,尤其是后面那篇觀后感,寫得太是時候了!不知道引發了多大的討論,吸引了多少原本可能不會進影院的年輕人!上面領導開會都點名表揚了,說這是文藝評論引導市場的成功范例!”
王盛笑了笑,語氣謙遜而真誠:“韓叔,您過獎了。我不過是說了些心里話。電影能成功,歸根結底是片子本身拍得好,李雪鍵老師、李呦斌老師他們演得好,是所有主創人員的心血結晶。
再加上這幾年,咱們搭建的這個發行網絡,還有您那邊對影院監察體系的初步建立,減少了瞞報漏報,讓票房能更真實地反映出來……
最重要的是,是時代需要這樣一部電影,是老百姓心里憋著的那股勁兒,需要這樣一個出口。我們,不過是恰逢其會,站在了這個舞臺上。”
電話那頭的韓三坪沉默了幾秒,似乎在消化王盛這番話里的深意,感慨道:“是啊,大勢已成,我們不過是順勢而為!但能抓住這個‘勢’,把它變成現實,這就是你我的本事!”
他話鋒一轉,語氣變得正式了些:“對了,打電話給你,還有個正事要通知你。十月二十號,在遼省沈城體育館,舉辦今年的金雞百花電影節頒獎典禮。
你可是咱們北影廠,哦不,現在是北影制片公司和中影集團的功臣和門面,《30天》、《當幸福來敲門》都報了名,你得親自到場。
我已經讓辦公室把邀請函和行程安排發給你助理了,你記得查收,提前做好準備。”
王盛對此早有預料,點頭應道:“好的,韓叔,您放心,我一定準時到?!?
“好!那咱們沈城見!到時候,好好喝一杯,慶祝慶祝!”韓三坪志得意滿地掛了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