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春風,不僅吹綠了京城的楊柳,也吹動了東亞文化圈的一池春水。
關于盛影傳媒獲得首批韓國電影引進發行試點資質的消息,并未在大眾媒體上掀起多大波瀾,僅在《華夏電影報》、《中國電影市場》等行業權威報刊的角落,刊登了一則簡短的公告。
然而,這則看似不起眼的消息,在業內有心人眼中,卻不啻于一聲驚雷。
信號清晰而明確,中國電影市場在入世后,正以比預期更快的速度,有限度地向特定區域的特定文化產品敞開一道門縫。
而掌鑰者之一,正是風頭無兩的盛影傳媒及其背后的王盛。
這陣風,很快便越過黃海,吹到了韓國首爾。
韓國文化觀光部(注:2002年時期,韓國電影產業相關事務隸屬于文化觀光部)下屬的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Korean Film Council, KOFIC)內,一份翻譯自《華夏電影報》的簡短公告,被擺在了相關官員的案頭。
官員們敏銳地捕捉到了其中蘊含的巨大機遇。
中國,那個擁有龐大人口和悠久文化歷史、市場潛力深不可測的鄰居,其電影市場的大門,似乎正被一只無形的手,推開了一道縫隙。
而這道縫隙,首先對準的便是與華夏文化淵源頗深的韓國。
“機會!這是韓流(Hallyu)進一步擴大在華影響力,甚至是反向輸入的關鍵一步!”
一位主管國際交流的次官在內部會議上強調,“必須抓住這次試點機會,讓優秀的韓國電影,通過這條官方認可的渠道,成功進入中國市場,樹立品牌,培養觀眾基礎。”
然而,由誰來做這“敲門磚”和“擺渡人”?
官方層面自然需要溝通協調,但具體到商業運作,尤其是影片的遴選、推薦與對接,需要一個既深諳韓國電影產業,又與中方關鍵人物——盛影傳媒的王盛有著深厚信任關系的橋梁。
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約而同地投向了一個名字——鄭泰元,泰元娛樂的社長。
鄭泰元與王盛的合作關系,在韓國娛樂圈高層并非秘密。
從引進《初戀這件小事》大獲成功,到《開心家族》的中韓合拍翻版,再到《我的野蠻女友》韓國翻拍權及改編劇本大綱的高價交易……
這一切都表明鄭泰元是當前與王盛及其盛影傳媒捆綁最深、合作最暢的韓國商人。
很快,鄭泰元便接到了文化觀光部一位局長的正式召見。
在位于首爾鐘路區的政府辦公大樓內,氣氛莊重而略帶急切。
“鄭社長,中國方面的消息,想必你已經知道了。”
局長開門見山,語氣中帶著官方的嚴肅與一絲不易察覺的期待,“盛影傳媒,這家與我們合作良好的公司,獲得了引進發行韓國電影的試點資格。
這是韓中電影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對于推動我國文化產業輸出,意義非凡。”
鄭泰元心中早已波瀾起伏,但面上依舊保持著恭敬與沉穩:“是的,局長閣下。
我一直密切關注此事,王盛社長此前也曾與我透露過,他正在為促進中韓電影交流而努力,沒想到這么快就取得了實質性突破。”
他這話半真半假,王盛確實提過對韓國電影市場的興趣,但具體拿到官方資質這等核心機密,自然不會提前與他交底。
但這并不妨礙他此刻用來抬高自己的身價。
“泰元娛樂與盛影傳媒,特別是與王盛社長的合作關系,是有目共睹的,也是經過實踐檢驗的。”
局長意味深長地看著鄭泰元,“現在,這道門開了,我們需要一個可靠的人,將最適合的、最能代表韓國電影水平的作品,遞到王盛社長的手中,遞到盛影傳媒的選片桌上。
我們認為,鄭社長你是最合適的人選。”
這番話,幾乎是將“官方指定橋梁”的標簽,貼在了鄭泰元和他的泰元娛樂身上。
鄭泰元內心狂喜,他知道這意味著什么——他將在未來中韓電影貿易中獲得近乎壟斷性的先發優勢和難以估量的影響力。
無論是韓國片方的巴結,還是未來分羹中國市場時的主動權,都將掌握在他手中。
“感謝政府的信任!”鄭泰元立刻站起身,微微鞠躬,語氣堅定,“泰元娛樂必定不負所托,竭盡全力,篩選精品,推動優秀的韓國電影進入中國市場。
這不僅是為了公司利益,更是為了大韓民國文化產業的光榮!”
“很好。”
局長滿意地點點頭,“希望鄭社長能抓住這次歷史性機遇。相關部門會為你在政策溝通、影片遴選推薦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
務必讓中國同行和觀眾,看到韓國電影的真正實力與魅力。”
“是!我一定親自負責,確保萬無一失!”
會見一結束,鄭泰元幾乎是快步離開了政府大樓。
坐進他那輛黑色的現代雅科士轎車后,他立刻恢復了商人的精明與急切。
“快!回公司!”他對司機吩咐道,隨即拿出手機,直接撥給了自己的首席秘書。
“立刻查詢最快飛往中國京城的航班!對,就今天,越快越好!幫我訂票!”他的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果斷。
掛了電話,他略一沉吟,又親自撥通了盛影傳媒總部秘書處的電話。
電話很快被轉接到負責對外聯絡的專員那里。
“您好,這里是盛影傳媒。”電話那頭傳來年輕女聲專業而禮貌的問候。
“阿尼哈塞喲(),”鄭泰元先用韓語問候,隨即切換成略帶口音但流利的中文,“我是韓國泰元娛樂的鄭泰元,找王盛社長有非常重要的事情商談,請問王社長現在方便接聽電話嗎?”
“鄭社長您好。”秘書處顯然對這位重要合作伙伴的來電有所準備,“非常抱歉,王總目前不在公司。您的來訪意圖我會詳細記錄,并第一時間向王總傳達。”
“不在公司?”
鄭泰元眉頭微蹙,追問道,“請問王社長去了哪里?我確有急事,希望能盡快與他見面。”
“抱歉,鄭社長,王總的具體行程屬于公司機密,我們不便透露。但請您放心,您的信息我們一定會準確傳達給王總。”
秘書處的回答滴水不漏,既保持了禮貌,又嚴守了職業規范,絕不會輕易透露老板的行蹤。
鄭泰元知道問不出更多,只好強調道:“那就麻煩你了,請務必轉告王社長,我有關于中韓電影引進發行的緊急且重要事宜需當面與他商議,我會盡快前往中國拜訪他。謝謝!”
結束通話,鄭泰元靠在真皮座椅上,手指輕輕敲擊著車窗邊緣。
王盛不在京城?會去哪里?在這個關鍵節點,任何與王盛相關的信息都顯得尤為重要。
他再次拿起手機,動用人脈網絡開始打聽。
很快,一條信息反饋回來,近期港島娛樂圈有一場盛事——第21屆港島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將于4月21日舉行。
而王盛主導的《功夫足球》憑借在北美市場的驚人成績和本土的極高口碑,獲得了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周星星)、最佳男主角(周星星)在內的多項重磅提名。
作為該片的核心推手和重要投資人,王盛極有可能親自赴港參加這一盛會。
“港島……金像獎……”鄭泰元眼中精光一閃,立刻對前排助理吩咐道:“取消去京城的機票,改訂最快飛往港島的航班!馬上!”
他必須抓住這個機會。
在官方背書之后,第一時間出現在王盛面前,鞏固自己作為“唯一”且“最佳”合作橋梁的地位。
這不僅關乎泰元娛樂的未來,更關系到他個人在韓國文化產業鏈中能否借此一躍而上,躋身真正的頂層。
此時的鄭泰元,仿佛已經看到了那條連接首爾與京城、通往巨大市場的黃金階梯,而他現在要做的,就是立刻飛往港島,親手將階梯的第一塊磚,穩穩地遞到那位正在香江燈火下準備接受榮譽的年輕掌舵人手中。
首爾的暗流與香江的璀璨燈火,因一紙公告而遙相呼應,一場圍繞文化輸出與市場準入的博弈與合謀,悄然拉開了序幕。
而鄭泰元,正迫不及待地想要成為這幕大戲的主角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