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洛杉磯伯班克。
陽光透過酒店房間厚重的窗簾縫隙,在地毯上投下一道狹長的光帶。
王盛生物鐘精準,早已醒來,正站在窗邊,俯瞰著這座“世界娛樂之都”在晨曦中緩緩蘇醒。
遠處的圣加布里埃爾山輪廓依稀可見,城市街道上車流漸密,預示著新一天的忙碌。
他換上一身得體的商務休閑裝,既不失正式,又比昨日的旅途多了一份從容。
下樓來到酒店餐廳的專屬區域,代表團成員已基本到齊。
經過一夜休整,眾人臉上的疲憊褪去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即將開始正式工作的專注與期待。
早餐是自助形式,美式煎蛋、培根、香腸、華夫餅與新鮮水果、酸奶麥片并列,兼顧了東西方的口味。
王盛簡單取了些食物,在與朱泳德相鄰的位置坐下。
“睡得怎么樣,王總?”朱泳德精神矍鑠,一邊用餐刀涂抹著黃油,一邊問道。
“還行,時差需要適應一下。”王盛喝了口橙汁,“朱總您倒是適應得快。”
“老出差,習慣了。”
朱泳德笑了笑,壓低聲音,“今天算是正式開場,看看迪士尼這第一道‘開胃菜’怎么上。”
話音剛落,羅伯特·艾格副總裁與那位迪士尼中國區的女負責人李女士便準時出現,兩人臉上帶著恰到好處的熱情笑容。
“各位尊貴的客人,早上好!”
艾格用他經過修飾的、易于理解的英語開場,“希望各位昨晚休息得不錯,已經感受到了加州的陽光與熱情。”
簡單的寒暄后,眾人移步至餐廳旁一個更為私密的小型會議室,侍者迅速送上咖啡與紅茶。
艾格沒有過多客套,直接切入正題。
他身后的投影幕布亮起,顯示出EPCOT(艾波卡特)主題公園的俯瞰圖,以及其中“世界展示區”的布局,中國館的標志性建筑——天壇祈年殿的仿制穹頂赫然在目。
“諸位都知道,我們此次交流的重要議題之一,是關于EPCOT中國館環形巨幕影院影片的更新。”
艾格操控著遙控器,屏幕上開始播放一些原版《中華奇觀》的片段。
影片是80年代初拍攝的,畫質以當下的眼光看已顯粗糙,內容著重于長城、故宮、桂林山水等傳統地標,敘事節奏舒緩,帶著那個時代特有的紀錄片風格。
“這部由瞿家振導演創作的《中華奇觀》,自1982年EPCOT開幕以來,一直是中國館的核心體驗之一,向數百萬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示了中國的古老文明與壯麗山河。”
瞿家振是上影廠的著名攝影師兼導演,這部環幕電影是當時的重點外宣項目。
新版的《中華掠影》,仍是由上影系承制,導演是上影集團的著名導演,汪以群,擅長拍攝大型紀錄片和風光片。
艾格語氣充滿敬意,但隨即話鋒一轉,“然而,二十年過去了。世界在變,中國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們意識到,這部影片所呈現的中國,雖然依舊美麗、震撼,但已經難以全面反映這個國家,特別是它進入21世紀后的嶄新面貌。”
李女士適時接過話頭,她的中文流利,帶著海外華人的特殊口音:“羅伯特說得沒錯。進入新千年,尤其是中國加入WTO之后,全球對中國的關注度空前高漲。
游客們不再僅僅滿足于看到古老的歷史遺跡,他們更渴望了解當代的中國,現代化的中國,普通中國人生活的中國。
我們收到許多游客反饋,他們想知道, beyond the Great Wall and the Forbidden City, what is China today?(在長城和紫禁城之外,今日的中國是什么樣子?)”
她頓了頓,目光掃過在場的中國代表團成員,最終在王盛臉上停留了一瞬,似乎在觀察他的反應。
“同時,電影放映技術本身也在飛速發展。
原來的膠片放映系統和環形銀幕雖然經典,但無論是畫質、音效,還是觀影的沉浸感,都已經落后于新一代數字巨幕體驗。
我們希望借助這次重拍,不僅更新內容,也要升級技術,為游客帶來一場真正符合21世紀標準的、關于中國的視聽盛宴。”
王盛安靜地聽著,手指無意識地在咖啡杯沿輕輕摩挲。
迪士尼給出的理由很充分。
一方面是內容更新的迫切需求,中國形象需要從“古老神秘”向“古老而現代”迭代;另一方面是技術升級的商業考量,保持EPCOT的競爭力。
這背后,無疑也隱含著迪士尼對中國這個巨大潛在市場的更深層次渴望——通過更新中國館這一象征性的文化窗口,向中國政府和民眾示好,為未來更深度的合作(尤其是心心念念的迪士尼樂園落戶中國)鋪平道路。
這是一筆精明的文化和商業投資。
“因此,”
艾格總結道,“我們非常榮幸能與中方合作,共同打造一部全新的、能夠展現中國古今交融魅力的影片。
這不僅是EPCOT的更新,更是一次向世界介紹一個全面、真實、發展中的中國的絕佳機會。”
他隨即介紹了未來幾天的初步行程安排:
今天上午:參觀華特迪士尼動畫工作室,了解迪士尼核心的動畫制作流程與技術創新。
今天下午:參觀華特迪士尼影業在伯班克的制片廠區,了解真人電影制作、后期流程,并安排觀看一些迪士尼最新的視覺特效演示片段。
次日及后續:將圍繞《中華奇觀》重拍項目展開多輪專題討論,內容包括創意方向、技術標準、拍攝計劃、中方參與深度等。同時,也會安排與迪士尼旗下其他業務部門,如試金石影業等,進行交流,探討潛在的電影合拍可能性。
行程安排緊湊而富有針對性,既體現了文化交流的核心任務,也預留了探索商業合作的空間。
早餐會結束,代表團成員稍事休息后,便在艾格和李女士的陪同下,乘車前往位于伯班克的華特迪士尼動畫工作室。
車隊駛入一片環境優美的園區,與好萊塢山的喧囂不同,這里綠樹成蔭,氣氛寧靜而專注。
進入主樓,濃郁的藝術與科技融合氣息撲面而來。
墻上懸掛著迪士尼經典動畫的手繪稿、角色設計圖,從《白雪公主》到《獅子王》,再到近期的《星際寶貝》,仿佛一部濃縮的動畫史。
迪士尼方面安排了資深動畫師和技術總監進行講解。
他們展示了從傳統手繪動畫到逐漸興起的CGI(電腦生成圖像)技術的演變,介紹了此時正應用于《星銀島》等項目的先進制作流程。
王盛對迪士尼在角色塑造、故事板繪制以及將藝術與技術緊密結合的工業化體系尤為關注,這與他正在打造的《博物館奇妙夜》特效團隊面臨的部分挑戰有相通之處。
朱泳德等人則對迪士尼動畫的全球影響力及其衍生品開發、品牌管理表現出了濃厚興趣,不時提問關于市場推廣和IP運營的問題。
參觀過程中,那位中國區的李女士似乎總是有意無意地跟在王盛附近,偶爾會就一些技術或市場問題與他交換看法,言語間透露出對盛影傳媒近年來成就的深入了解。
“王總,聽說您的《博物館奇妙夜》大量運用了實物特效與數字技術結合?”在一處展示動態捕捉技術的區域前,李女士狀似隨意地問道。
“是的,嘗試將東方的奇幻想象與現代化的工業制作標準結合,對我們來說是一次重要的學習和實踐。”王盛回答得謹慎而留有余地。
“迪士尼在打造‘沉浸式體驗’方面有很多積累,無論是主題公園還是電影。”
李女士若有所指地說,“EPCOT的中國館項目,本質上就是一種極致的沉浸式體驗。
或許在未來,我們不僅有影片合作的空間,在更廣泛的‘體驗’領域,也能找到共同語言。
畢竟,王總您在懷柔的‘成龍快樂園’,不也正是往這個方向努力嗎?”
王盛看了她一眼,心中微動。
迪士尼的信息搜集工作做得很到位。
他微微一笑,沒有深入接話:“李女士對國內動態很了解。沉浸式體驗確實是未來的方向之一。”
上午的參觀在一種友好而專業的氣氛中結束。
中午在動畫工作室的餐廳用了簡餐后,代表團再次乘車,前往此次行程的下一站——毗鄰的華特迪士尼影業制片廠區。
一天轉悠下來。
吃過晚餐。
王盛和代表團其他人開小會。
王盛默默聽著,只有被提問到時,會解答一些問題,或者在合拍項目上給出建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