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時間,2003年5月20日,下午三點。
隨著王盛一聲清晰而平穩的“Cut!我宣布,《間諜過家家》——殺青!”,歷時整整兩個月的緊張拍攝正式畫上句號。
位于伯班克的龐大攝影棚內,瞬間被雷鳴般的掌聲、歡呼聲和口哨聲淹沒。
疲憊卻興奮的工作人員們互相擁抱、擊掌,慶祝這部備受期待的商業巨制順利完成主體拍攝。
馬特·達蒙和凱特·貝金賽爾這兩位好萊塢一線明星,也明顯松了口氣,臉上洋溢著輕松的笑容,彼此友好地擁抱,并向導演王盛以及整個團隊表達感謝。
盡管拍攝期間王盛要求嚴苛,但高效專業的氛圍和最終呈現的效果,讓他們對成片充滿了信心。
王盛站在監視器旁,神情一如既往的沉穩,仿佛剛剛完成的只是一項日常工作計劃。
在“上帝視角”的加持下,他腦海中早已有了《史密斯夫婦》原版電影的成功模版。
這兩個月的拍攝,與其說是創作,不如說是一場精準的“復現”與“優化”。
他憑借前世記憶,規避了原版可能存在的細微瑕疵,強化了動作場面的視覺沖擊與夫妻情感的微妙張力,同時引導達蒙和貝金賽爾演繹出了不同于布拉德·皮特和安吉麗娜·朱莉、卻同樣迷人的角色魅力。
更關鍵的是,他再次采用了“邊拍邊剪”的超前工作流程。
就在殺青儀式舉行的同時,電影的粗剪版已經安靜地躺在剪輯室的硬盤里,時長約兩小時零八分鐘。
這種驚人的效率,讓新線影業方面負責后期制作的副總裁都感嘆不已。
殺青宴的喧囂尚未散去,第二天上午,王盛便帶著助理李婷婷,準時出現在新線影業總部那間熟悉的高層會議室。
……
陽光透過巨大的落地窗,將會議室映照得明亮通透。
長條會議桌旁,新線影業的核心決策層幾乎悉數到場,顯示出對這次會議的高度重視。
王盛坐在客位首席,李婷婷坐在他側后方負責記錄。
他的對面,是新線影業聯合CEO羅伯特·謝伊和邁克爾·林恩。兩側則分別坐著國際部高級副總裁凱文·布朗、制作部主管托比·艾默里奇、首席財務官馬克·里德爾,以及一位資深法律顧問。
可以說,新線影業決定項目生死的“大腦”都在這里了。
會議首先聚焦于《間諜過家家》的后期制作。
“王,首先再次恭喜《間諜》順利殺青!”羅伯特·謝伊作為東道主率先開口,笑容滿面,“粗剪版我們已經看過了,不得不說,動作場面和兩位主角之間的化學反應非常出色,完全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邁克爾·林恩補充道:“節奏明快,幽默感恰到好處,視覺效果也很棒。王,你再次證明了你對商業類型片的精準把控。”
王盛微微頷首,寵辱不驚:“謝謝。粗剪只是骨架,精剪才是注入靈魂的關鍵。我要求精剪工作立即開始,目標是將成片控制在115分鐘以內,節奏要更緊湊,尤其是中段幾個過渡場景,需要再鋒利一些。”
他隨即提出了幾條具體的精剪意見,包括幾個動作場面的鏡頭順序微調,以及幾處文戲的情緒鋪墊強化,要求精準到幀。
其思路之清晰,目標之明確,仿佛他腦海中已經有一部完整的成片。
新線的幾位高管一邊認真記錄,一邊暗自心驚。
他們合作過無數導演,但像王盛這樣,在殺青次日就能對精剪提出如此詳盡、且聽起來無可指摘方案的,實屬罕見。
這種掌控力,讓人安心,也讓人敬畏。
“特效部分,我已經讓盛影旗下的數字團隊同步跟進,確保與你們這邊的維塔數碼等公司無縫對接。配樂方面,我傾向于邀請……”王盛繼續有條不紊地部署著后期流程,將一項項任務清晰拆解。
托比·艾默里奇和凱文·布朗頻頻點頭,表示將全力配合,確保資源到位。他們對王盛的專業和能力毫無異議,只盼著這部電影能復制甚至超越《博物館奇妙夜》的成功。
關于《間諜過家家》后期制作的討論,在高效務實的氛圍中很快達成共識。
會議室內短暫地安靜了一下,氣氛似乎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羅伯特·謝伊與邁克爾·林恩交換了一個眼神,清了清嗓子,將話題引向了另一個重點。
“王,關于《電鋸驚魂》……”
謝伊身體微微前傾,雙手交迭放在桌上,“首月北美6871萬美元的票房,加上后續的長線放映和海外發行,它已經成為了本年度最成功的投資案例,沒有之一。
市場部和董事會經過評估,一致認為‘豎鋸’這個IP擁有巨大的、可持續開發的潛力。”
邁克爾·林恩接話,語氣熱切:“我們希望能夠與你深度合作,共同開發《電鋸驚魂》系列電影。
我們可以成立一個專門的合資公司,你來主導創意和制作,新線負責全球發行和部分投資,利潤分成我們可以談一個非常優厚的比例。”
所有目光都聚焦在王盛身上,期待著他的回應。這幾乎是一個穩賺不賠的提議,沒有人會拒絕一個剛剛證明了自己點石成金能力的導演,尤其是當他手握著一個潛力巨大的金礦時。
王盛沉默了片刻,手指在光滑的桌面上輕輕敲擊著,似乎在權衡。會議室里落針可聞。
終于,他抬起頭,目光平靜地掃過新線眾高管,緩緩開口:“《電鋸驚魂》的成功,確實有些出乎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這個概念的延展性不錯,做成系列,確實有利可圖。”
他頓了頓,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中,拋出了自己的條件:“我可以出讓《電鋸驚魂》系列的部分聯合開發權和后續收益權,與你們共享這個‘金礦’。”
新線高層們臉上露出了笑容。
但王盛接下來的話,讓他們的笑容微微一凝。
“我的條件是,”王盛的語氣依舊平淡,仿佛在說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新線需要支付一筆3500萬美元的現金,買斷我手中《電鋸驚魂》系列除第一部我已占有的收益外,未來系列開發權益的50%。同時……”
他稍微停頓,似乎在組織語言,目光略帶一絲看似隨意地掃過會議室一角,然后才繼續說道:“我聽說你們公司手里,有‘鋼鐵俠’的電影版權?”
這個問題來得有些突兀,讓在場幾位高管都愣了一下。
凱文·布朗反應最快,他皺了皺眉,似乎在記憶庫里搜索這個名詞:“鋼鐵俠?你是說……漫威漫畫里的那個二線角色?穿著鐵殼子飛來飛去的那個?”
“是的。”王盛點頭,語氣依然漫不經心,“我對這個角色有點興趣。作為這次交易的一部分,除了3500萬美元現金,我需要新線將‘鋼鐵俠’的完整電影版權,無償轉讓給我名下的公司。”
“什么?”邁克爾·林恩忍不住脫口而出,臉上寫滿了不解和詫異,“王,你要那個干什么?據我所知,那并不是一個多么受歡迎的角色。
漫威這些年賣出去不少版權,X戰警、蜘蛛俠才是熱門。
鋼鐵俠……雖然幾年前有過開發計劃,但一直擱淺,被認為缺乏市場潛力。”
在2003年,漫威公司尚未憑借自家的漫威影業崛起,正處于破產重組后依靠出售角色版權維持生存的艱難時期。
鋼鐵俠雖然在漫畫中擁有一席之地,但在大眾認知度和商業潛力上,遠無法與蜘蛛俠、X戰警等相提并論,普遍被好萊塢視為一個過時且難以改編的二線英雄。
新線影業在多年前購入其電影版權后,曾嘗試開發,但始終找不到合適的方向,項目早已被束之高閣,幾乎被遺忘。
羅伯特·謝伊也疑惑地看著王盛:“王,你確定嗎?用這個……幾乎沒什么價值的版權,來抵充部分交易對價?我們可以直接支付現金,或者提高《電鋸》系列的分成比例。”
王盛擺了擺手,臉上露出一絲看似隨意甚至略帶戲謔的笑容,刻意隱藏了他內心深處對這個未來將開啟一個龐大電影宇宙的IP的絕大潛力認知。他用一種談論小玩意的口吻說道:
“不必了。我只是覺得這個角色的設定有點意思,一套高科技盔甲……或許可以用來嘗試做一部偏成人向的電影短片,或者未來放在盛影的影視城里做個互動裝置。
算是我的個人愛好吧。3500萬現金,加上這個‘鐵皮人’的版權,交換《電鋸驚魂》系列未來50%的聯合權益。我覺得這是個公平的交易。”
他身體向后靠了靠,姿態放松,仿佛在說:你們要是舍不得這個“破爛”,那就算了。
新線的幾位高管迅速交換著眼色。
在他們看來,王盛這個決定簡直莫名其妙。
用真金白銀和一個公認的“金礦”IP的巨大未來收益,去換一個他們眼中幾乎毫無價值的“廢礦”版權和一筆雖然不少但相比系列長期收益只是小頭的現金……
新線影業最會做系列電影,他們太清楚《電鋸驚魂》系列的前景有多光明,保守估計也能拍個四五部,全球賺上數億美元。
而鋼鐵俠?那玩意兒在他們倉庫里吃灰好幾年了!
凱文·布朗幾乎是強忍著才沒讓嘴角翹起來,他看向羅伯特·謝伊和邁克爾·林恩,用眼神傳遞著信息:這買賣太劃算了!趕緊答應他!
羅伯特·謝伊沉吟了不到五秒鐘,臉上重新堆起熱情的笑容:“王,既然你對‘鋼鐵俠’這個角色有特別的興趣,我們新線當然愿意成人之美。你的條件,我們原則上同意。
3500萬美元現金,加上‘鋼鐵俠’的完整電影版權,交換《電鋸驚魂》系列未來開發的50%權益。具體的合同細節,交給我們的法務團隊來敲定,如何?”
“可以。”王盛淡淡地點了點頭,臉上看不出任何喜怒,仿佛剛剛達成的只是一筆無足輕重的交易,“希望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新線眾高管紛紛起身,再次與王盛熱情握手,會議室里充滿了快活的氣氛。
他們都覺得自己占了個大便宜,用一個廢棄的版權和一筆現金,就鎖定了下一個潛力恐怖片系列的一半江山,以及和王盛這位“財神爺”更緊密的合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