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國際評委的暗線支援
顧晚舟把最后一根辣條塞進嘴里,咔哧兩下嚼完,順手把包裝袋捏成一團,隔空投籃——正中垃圾桶。
她翹起腳晃了晃高跟鞋,對陸硯之說:“錢是有了,可別讓人覺得咱們就靠粉絲打賞過日子。”
陸硯之正在敲鍵盤,頭也不抬:“你現在是‘眾籌影后’,熱搜詞條都給你定制了。要不咱再發個聲明,叫《論藝術與花唄的共生關系》?”
“少扯。”她翻了個白眼,“我們剛贏了一波,不能停在這兒吃薯片看熱鬧。得往上走。”
話音剛落,手機震了一下。
陳墨來電,免提一開,聲音壓得像在地下車庫說話:“我剛跟戛納那邊的朋友通完氣,他們今年特別關注社會議題,尤其是女性集體覺醒類題材。”
他頓了頓,補了一句:“你這《她時代》, Timing 剛好。”
顧晚舟立馬坐直了,連手里的薯片袋子都忘了拆:“啥意思?能沖一把?”
“不止是沖。”陳墨笑了一聲,“選片人明確說了,厭倦了那些偽深刻的家庭倫理劇,想要點真刀真槍的東西。你們這個‘全職媽媽被當成免費勞動力’的設定,直接戳中他們痛點。”
陸硯之轉著鋼筆,瞇眼問:“他們知道這是個頂流拍的劇?”
“知道。但他們更在意的是——”陳墨拖長音,“有沒有人在替沉默的人發聲。”
顧晚舟沒再廢話,直接喊林姐:“把首集粗剪版劇本調出來,我要改兩處。”
五分鐘后,她刪掉了原劇本里女主和前男友深夜談心那段感情戲,換成一場職場會議:四位不同年齡層的女性圍坐一圈,輪流講述自己如何被“你是女人”四個字卡住晉升通道。
“這段必須留。”她指著屏幕,“讓她們一個接一個地說,誰也不許哭,就冷冷地講事實。”
陸硯之已經在寫英文推介信,標題打得飛快:《當代中國女性生存圖鑒》。
“附導演闡述、觀眾調研數據、社交媒體熱評截圖。”他邊敲邊念,“再加一句——本劇由真實眾籌資金支持,每一筆打賞都來自不想沉默的女人。”
顧晚舟瞥了一眼:“可以啊,老陸,你這文化人裝得挺像那么回事。”
“我這不是裝。”他推了下眼鏡,“我是真覺得,現在不是我們在求他們看,是他們在等我們遞素材。”
三天過去。
顧晚舟坐在保姆車后排,腿搭在對面座位上,手里捏著半包新開的薯片。窗外天色漸暗,城市燈光一盞盞亮起來。
林姐在旁邊刷手機,突然“嘖”了一聲:“有人開始帶節奏了,說‘流量劇上戛納?怕不是紅毯走秀吧’。”
顧晚舟冷笑:“讓他們寫,等官宣那天,全給我改成通稿。”
她剛說完,手機響了。
陸硯之正靠在辦公室沙發上,盯著天花板發呆。零點整,腦海里準時跳出三條未來熱搜:
【Chinese Actress Shines at Cannes Preview】
【網友熱議:這才是真正的文化輸出】
【某男星機場被抓現行,警方通報即將發布】
他嘴角一揚,拿起手機撥給小唐:“明天早上八點前,把第一條熱搜的相關外媒報道整理好,發我郵箱。”
掛了電話,他又給顧晚舟發了條消息:“風向沒問題,有人比我們還急著宣布。”
幾乎是同一秒,陳墨的語音跳了出來,帶著抑制不住的笑意:“成了。組委會剛確認,《她時代》入選戛納閉幕影片單元。”
他頓了頓,念出原文:“一部來自真實戰場的作品。”
顧晚舟沒說話,只是把高跟鞋尖輕輕點了點車窗玻璃。
夜色里,車燈劃出一道道流動的光痕。
林姐激動得差點把手機摔了:“姐姐!這可是閉幕影片!多少大師搶都搶不到的位置!”
“嗯。”顧晚舟慢悠悠撕開薯片袋,“告訴他們,姐姐穿睡袍去也行,只要話筒夠響。”
林姐還想說什么,顧晚舟擺擺手:“別急著慶祝。現在才剛開始。”
她打開平板,調出明日拍攝計劃,手指在屏幕上滑動,圈出幾個關鍵場次:“明天這場‘母親身份不該成為枷鎖’的群戲,鏡頭必須穩,臺詞一個字都不能錯。”
陸硯之那邊已經合上電腦,起身準備離開辦公室。路過茶水間時順手泡了杯雙份濃縮,一邊喝一邊翻剛才外媒發布的短訊。
一條法國影評人的推文引起他的注意:“終于有一部亞洲女性題材作品,不再用眼淚博同情,而是用邏輯掀桌子。”
他笑了笑,把這句話截下來,轉發給顧晚舟,附言:“你看,他們懂。”
顧晚舟正低頭看劇本,手機震動了一下。她瞥見截圖,沒回話,只把那句話復制粘貼進了劇組工作群,備注寫道:明天拍這條的時候,所有人都給我繃住情緒,誰哭誰請全組喝奶茶。
林姐湊過來看了一眼,吐槽:“你就不能說點別的獎勵?”
“不行。”顧晚舟搖頭,“哭戲最費眼神,喝奶茶能補糖分,科學養生。”
陸硯之回到辦公室,發現小唐又蹲在門口舉著新牌子:
“下次熱搜還有47小時12分。”
他看了眼時間,打開文檔,繼續寫《粉絲經濟反殺模型》的第二章。
寫到一半,突然停下來,重新命名文件為:《從眾籌到戛納:一場輿論戰的升維打擊》。
他敲下第一句:
“當你被資本踢出局時,最好的反擊不是爬回去,而是直接換個賽場——順便把裁判席也搬過來。”
顧晚舟那邊剛結束通話,陳墨最后補了一句:“組委會特別強調,希望你能出席映后交流環節,他們想聽你說說,為什么敢讓主角說出‘我不偉大,我只是沒得選’這句話。”
她靠在椅背上,咬了口薯片,輕聲說:“因為我說的就是實話。”
保姆車緩緩啟動,駛向下一個拍攝地。
路燈一盞盞掠過車窗,映在她未卸妝的眼尾。
手機再次震動。
是陸硯之發來的消息:“明天記得看熱搜。”
她回了一個字:
“嗯。”
然后打開劇本,翻到第37頁,用熒光筆劃出一段臺詞:
“你可以嘲笑我懶,但別低估我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