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純于是派人傳旨召見盧坦。只見此人不到六十,身材略瘦,昂然而入,行禮不卑不亢,頗有御史鐵骨風范。
李純問:“盧愛卿為何多次彈劾他人,這樣如何與其他官員和諧相處?”
盧坦凜然道:“看到不合規、不合法之事,彈劾乃御史之責,如果視而不見反而是失職?!?
李純贊道:
“錚錚鐵骨,敢言直諫,方為御史榜樣,這點朕很欣賞。上次淮南、浙東進獻財物,雖有違旨意,但也是一片忠心,故未對兩人責罰,關于裴均,此人在節度使任上多年,有不少人為他說好話,朕也是想籠絡地方節度使,才同意其任右仆射,你怎么又彈劾他?”
盧坦則說:
“皇上下達的旨意和朝廷的法度就是要嚴格遵守,不然其他人就會以種種借口逾越。至于很多人為裴均說好話,是因為他給很多人送了好處,所以才有那么多人推薦他。他常常以宰相自居,傲視他人,做了不少出格的事,臣才彈劾他?!?
李純問:“你說裴均給很多人送了好處,有證據嗎,具體有誰?”
盧坦鄭重地說:
“臣沒有實證,但也是聽了很多傳言,收禮之人,其中就有大內總管薛盈珍,此人喜歡利用手中職權,作威作福,還與朝臣勾結,謀取私利?!?
李純當時為了削去宦官兵權,不得已才任命薛盈珍為大內總管,沒想到這個人不知感恩,毫不收斂,居然重蹈劉光琦的覆轍,做出越軌的事,李純有點怒了。
李純問道:“薛盈珍之事,是否屬實,是否還涉及其他官員?”
盧坦答道:“據臣所知,薛盈珍與其他地方官員也有來往,收了不少好處,甚至聽說他還敢貪污宮中的經費。”
李純道:“薛盈珍之事,我會派人調查,如屬實,朕自會處理。關于裴均,從地方節度使剛入朝,不宜重處,不然其他節度使再不敢入朝了?!?
盧坦說:“陛下所言極是,臣能理解皇上一片苦心?!?
李純道:“御史見到不平事,彈劾乃分內之事,但是朕希望你也要有大局觀,不僅能看到問題,也能看清問題背后的相關因素,還能找到合理的解決之法,這才是優秀的御史?!?
盧坦說:“陛下說的是,前面臣還覺得陛下對那些人處理的輕,現在想來是有些魯莽了?!?
李純道:“我朝近年來國勢日衰,吏治松弛,藩鎮割據,如果驟然收緊,力度太大,會引發混亂,產生副作用,有些事還是要慢慢來,逐步扭轉?!?
盧坦說:“陛下思慮周全,臣以后會從大局上多考慮,彈劾更有針對性,并幫助想一些解決之法?!?
李純道:“朕還是欣賞你的,目前御史大夫空缺,朕不日將讓中書省下旨,任命盧愛卿為御史大夫。盧愛卿要繼續勇于任事,整頓吏治,革除朝中弊政?!?
盧坦沒想到李純還給他升官,心中感激不已,連忙拜謝李純。
盧坦走后,李純派李承閩對薛盈珍暗中進行調查,并暗示如果拿掉薛盈珍,可以讓李承閩總領宮內事務。
李承閩早就對薛盈珍不滿,掌握了不少他的情況,既然皇帝讓他調查,他是非常積極,聯合梁守謙、王守澄等宦官一起搜集薛盈珍的罪證。
宦官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也有利益紛爭,其他宦官對薛盈珍獨享利益、作威作福,非常不滿,看到皇帝要搞他,紛紛告發并提供證據。
經過調查確認,薛盈珍利用職權,經常向其他官員索要財物,很多官員懾于他的威勢不得不給,薛盈珍還利用采買皇宮用品的機會,貪污受賄,甚至私藏宮中物品。
李純早就想搞掉薛盈珍,限制宦官權力,既然他自作孽,就別怪自己不客氣,借機下重手。
按照宮中制度,應該將薛盈珍削去一切職務,打入大牢,李純念其曾有擁立之功,將其趕出皇宮宦,沒收財物時給他留了一點養老錢,讓他回老家。
李純認為,要解決宦官問題,必須要有理有據,分化瓦解,逐步實施,這樣才能減少阻力,防止他們抱團,也不會給人留下口實。
李純覺得,宦官三巨頭全部倒臺,徹底解決宦官問題的時機也成熟了,前面已經削去宦官的兵權,這次要改組內廷樞密院,讓宦官無法再干預朝政。
李純決定把內廷樞密院改為樞密院,驅逐宦官,改由朝官負責,作為自己的秘書處。樞密院主管官員為樞密使,正三品,樞密副使兩人,正四品,下轄四個司。
第一個是秘書司,主要負責皇帝個人的一些文書,向中書省傳達皇帝的意見,這就省的宰相頻繁入宮,也斷絕了宦官干政的機會。
第二個是廷衛司,左右神策軍以后更多的將扮演中央機動作戰部隊的角色,廷衛司專職負責皇宮和朝廷重要場所的安全,擁有八千人。
第三個是察訪司,對于一些事情進行暗中調查,避免偏聽偏信一面之詞,并在民間收集信息,掌握底層的實際情況。
第四個是宗正司,主要負責皇室和宗親人員的管理,相當于皇室大管家的角色。
每個司仿照六部的司,設郎中一名,正五品,員外郎一到兩名,正六品。
內廷樞密院臨近宣政殿,每天晚有專人值班,有重要的事可以隨時進宮稟報皇帝,皇帝一些普通的事,交給樞密院辦理即可。宰相們得到了解放,不用夜間到宮中值班,可以專心處理朝中大事。
關于日常政務,由樞密院代表皇帝跟中書省對接,宦官不再參與。皇帝對外傳旨,由一名宦官和一名樞密院官員同去,由宦官傳旨,樞密院官員監旨,避免宦官利用出去傳旨的機會徇私。
樞密使一職,李純決定讓崔群擔任,此人是做秘書長的最佳人選。秘書司的郎中的人選,崔群推薦了獨孤郁,李純也知道這個人有才華,就同意了。宗正寺轉隸樞密院改為宗正司,宗正寺的原來的級別較高,李純就讓正卿梁懷瑾轉任樞密副使,少卿楚連庸擔任宗正司郎中。
關于察訪司和廷衛司的人選,李純有自己的考慮,決定自己后面親自考察選用。
至于皇宮內的機構,李純決定全部整合進內侍監,專門負責皇宮內的事務,由李承閩擔任總管,由郭貴妃推薦的梁守謙擔任副總管。設立樞密院以后,宮內很多職權都被轉移走,原來內廷樞密院的很多宦官就沒啥作用了,李純于是決定再次裁減宮內宦官、宮女的人數,力爭再減兩成人。
薛盈珍被驅逐,又要裁減宦官、宮女,宮女可以嫁人,宦官們怎么辦。以前愿意走的宦官都走了,剩下的都是不想走的,很多宦官都哭喪著臉,紛紛找李承閩想辦法。
李承閩被任命為總管,權力比以前的總管縮水不少,但也是宦官的頭領,聽著其他宦官的哀求,只能硬著頭皮去找李純。